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9篇
晶体学   1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对二维空间Stokes问题提出了各向异性平行四边形混合有限元逼近格式,证明了其在不要求满足正则性和拟一致条件下的收敛性以及在各向异性条件下对相容误差部分的超收敛估计.  相似文献   
22.
用高分辨电子显微学方法对从极稀的二甲苯溶液中得到的纳米级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微晶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种纳米级微晶是分子堆砌不完善,但可以独立存在的一种亚稳态结构,其晶格存在着大量的弯曲、分叉、位错等缺陷,经热处理后有序程度大大提高.表明高分辨电子显微学方法是研究PE和PP纳米级微晶的亚稳态结构和稳定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3.
红荧烯薄膜生长及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二氧化硅衬底上红荧烯薄膜的生长及稳定性。在较低沉积速率下,较低衬底温度时,红荧烯分子有充足的扩散时间,利于薄膜的横向生长,形成连续性、均匀性较好的薄膜。快速蒸镀及较高衬底温度使红荧烯薄膜转变为纵向生长模式,形成团粒状岛。横向生长的红荧烯薄膜在退火和空气中表现为亚稳特性,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空气中放置时间的延长,红荧烯分子会自发地进行质量传输,发生纵向转移,转变为团粒状岛。获得了二氧化硅界面上红荧烯薄膜的生长及亚稳定机制模型。研究结果证明红荧烯分子与二氧化硅界面之间的作用力小于红荧烯分子间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24.
王忠亮  赵晓礼  杨大磊  李自东  张通  尹丽 《合成化学》2015,23(11):1017-1021
分别以噻吩、联二噻吩和三联噻吩为给体单元,氟代噻吩基喹喔啉为受体单元,通过Stille反应合成了三种新型的聚合物太阳电池材料(PT-TFQ, PTT-TFQ和PTTT-TFQ),其结构经1H NMR表征。研究了不同给电子能力的结构单元对其UV-Vis谱光谱、电化学性质以及光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T-TFQ, PTT-TFQ和PTTT-TFQ氯仿溶液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545 nm, 578 nm和649 nm,而薄膜的最大吸收峰相对于溶液的吸收峰分别红移了81 nm, 97 nm和44 nm; PT-TFQ, PTT-TFQ和PTTT-TFQ的开路电压依次降低,分别为0.86 V, 0.60 V和0.50 V;基于三者的器件效率分别为3.19%, 3.10%和2.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