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33篇
化学   240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29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91篇
物理学   1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1.
沸石微孔晶体材料作为客体功能物种的主体材料在主-客体组装化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微型激光器、非线性光学、生物成像、光放大及光显示等高技术领域已显示出广阔、诱人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国内外,特别是河北工业大学在稀土/L型沸石主-客体杂化功能材料的组装、结构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工作,具体包括:稀土有机配合物在L沸石孔道内的组装、L型沸石-有机高分子透明杂化发光材料的制备及稀土有机配合物诱导控制的L型沸石自组装等.此外,本文对稀土/L型沸石主-客体杂化发光功能材料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12.
李振华  姜源  赵沛  尚学府  杨辉  王淼 《物理化学学报》2009,25(11):2395-2398
介绍了一种制备大面积高纯度单壁碳纳米管(SWCNT)薄膜的新方法. 利用改进的电弧放电法, 在真空放电室内分别安装两枚石墨极板, 使之形成一个球冠型电容器. 使用这种新型装置, 可以在两枚球冠型石墨极板之间产生一个合适的附加电场和成膜基板, 通过控制放电时间, 可在阴极的球冠型石墨极板上制备出厚度从数微米至1毫米不等的SWCNT薄膜.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拉曼光谱和热重分析(TGA)的表征结果表明, 这个方法可以高效地制备具有高纯度的SWCNT薄膜.  相似文献   
513.
高在瑞  沈艳霞  纪志成 《物理学报》2012,61(12):120203-120203
针对一类离散时间切换广义系统, 研究其一致有限时间稳定性问题. 首先, 把广义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概念推广到离散切换广义系统; 然后, 利用Lyapunov-like函数方法, 给出了离散切换广义系统在任意给定的切换规则下是正则、 因果的, 且有限时间有界和有限时间稳定的充分条件, 同时给出了保证离散切换广义系统一致有限时间稳定的状态反馈控制器的具体设计方法. 仿真算例结果说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14.
本文研究一类非线性卷积拟抛物型积分微分方程的初边值问题,是运用Galerkin方法结合能量型先验估计证明了其整体强解的存在性、唯一性和正则性,并在一定条件下讨论了整体解的不存在性.  相似文献   
515.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阿胶糕中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水杨酸、苯氧异丙醇、2,6-二氯苯甲醇、苯甲酸甲酯、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对氯间甲酚、2,4-二氯苯甲醇、σ-伞花烃-5-醇、氯二甲酚、氯咪巴唑、苄氯酚、三氯卡班和硫柳汞钠16种防腐剂的分析方法。阿胶糕经提取、除蛋白质等处理后,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分离,以0.025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含0.02 mmol/L EDTA-2Na,pH为3.8)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样体积为10 μL,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0 ℃,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30 nm。16种防腐剂的质量浓度在20~500 n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 5,检出限为1~20 ng/mL,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8%~102.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8%~2.36%(n=9)。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可用于阿胶糕中多种防腐剂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516.
梁艳霞 《数学季刊》2023,(2):196-209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following Kirchhoff equation ■ where a, b, μ and c are positive numbers, λ is unknown and appears as a Lagrange multiplier,(14)/3< q < p < 6 and V is a continuous non-positive function vanishing at infinity. Under some mild assumptions on V, we prove the existence of a mountain pass normalized solution. Here we study the existence of normalized solution to mass supercritical Kirchhoff equation with potential via the minimax principle and Nehari-Pohozaev mani...  相似文献   
517.
颜雨  尚蒙蒙 《发光学报》2023,(8):1369-1379
近红外荧光转换型发光二极管(pc‐LED)在光谱分析、生物成像、夜视照明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Ca_(2)TbHf_(2)Al_(3)O_(12)∶Ce^(3+),xCr^(3+)(CTHAO∶Ce^(3+),xCr^(3+))近红外荧光材料,通过粉末XRD表征结合结构精修技术确定制备的CTHAO∶Ce^(3+),xCr^(3+)为纯相石榴石结构。在该样品中,Tb^(3+)作为基质组成,与掺杂离子Ce^(3+)共同作为Cr^(3+)离子的敏化剂,三者之间存在多种能量传递效应,通过光谱及荧光寿命表征证实存在Ce^(3+)→Tb^(3+)、Ce^(3+)→Cr^(3+)、Tb^(3+)→Cr^(3+)的能量传递过程;重点分析了Tb^(3+)向Cr^(3+)的能量传递机制,以偶极‐四极交互作用为主导,能量传递效率可达79.5%。CTHAO∶Ce^(3+),0.02Cr^(3+)在100℃时的近红外发射强度能保持初始强度的36%,计算得到活化能为0.30 eV。将该样品与410 nm芯片相结合制成器件,在驱动电流为200 mA时,近红外最大输出功率可达7.5 mW,光电转换效率为1.2%。本工作研究了通过多重能量传递提高Cr^(3+)的发光,对于设计和开发Cr^(3+)激发的高效近红外发光材料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18.
针对空间行波管阴极预热过程中热子电流周期性波动的故障,建立热子等效电路估算了热子电流波动范围,采用激光测振频谱分析的手段测试了热子双螺旋结构的固有频率,进而完成了问题定位,对热子电流周期性波动进行了机理分析,阐明了热子电流发生周期性波动的条件,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同时从理论上定性分析了热子电流波动对空间行波管可靠性的影响,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可靠性影响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19.
介绍了一种全新的迈克耳孙X射线干涉仪设计,可用于57Fe穆斯堡尔14.4 keV核共振波长超精准测量。所设计结构是由反对称的三次劳厄衍射型(LLL)的X射线干涉仪和可以匹配14.4 keV波长的一体型双通道切槽单色器(MDCM)构成。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利用14.4 keV单色光对国内首个自制LLL干涉仪的性能和MDCM的工况进行了在线测量和定量表征,得到了干涉仪条纹对比度的测量结果(0.37~0.63)和MDCM光学元件的修正参数。该研究为国内复杂构型X射线光学元件的研制和在线表征积累了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520.
具有特定构象的富G序列(如G-四链体和G-三链体)与荧光染料相互作用可有效增强其荧光信号强度,被广泛应用于构建无标记荧光生物传感。本研究以硫磺素T(Thioflavin T, ThT)为荧光染料,构建了两种基于富G序列的无标记荧光传感器,用于检测阿尔兹海默病标志物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 Aβ)的基因序列。实验结果表明,分子发夹茎长为4个碱基时,富G序列以G-三链体的结构存在,以此构建的G-三链体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随Aβ基因浓度增加而降低,线性检测范围为1~100 nmol/L,检出限为0.3 nmol/L(S/N=3)。分子发夹茎长为8个碱基且5′端添加碱基AATT时,其与Aβ基因结合后,富G序列多以G-四链体结构存在,以此构建的G-四链体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随Aβ基因浓度增加而增强,线性检测范围为0.1~100 nmol/L,检出限为0.04 nmol/L (S/N=3)。两种传感器制备过程相似但检测原理不同,为富G序列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参考,同时为单链核酸的无标记荧光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