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96篇
化学   157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34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58篇
物理学   26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工艺应力模拟技术中的热相似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新成  赖曾美 《实验力学》1993,8(4):311-317
分析了热处理及焊接的热过程,从热传导的基本方程及边界条件出发,结合不同工艺过程的特点,提出了用光弹法模拟整体淬火热应力,表面淬火热应力和焊接过程热应力及残余应力的热相似律。  相似文献   
52.
在群居蜘蛛优化算法中引入自适应决策半径,将蜘蛛种群动态地分成多个种群,种群内适应度不同的个体采取不同的更新方式.在筛选全局极值的基础上,根据进化程度执行回溯迭代更新,提出一种自适应多种群回溯群居蜘蛛优化算法,旨在提高种群样本多样性和算法全局寻优能力.函数寻优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高的收敛精度.最后将其应用于TSP问题的求解.  相似文献   
53.
通过简单高效的醛酮缩合反应,合成了碱性配体2,6-二(4-吡啶基亚甲基)环己酮(BPCH),采用3种芳香羧酸配体:对苯二甲酸(H2TP)、间苯二甲酸(H2IP)和均苯三甲酸(H3TMA),以混合配体策略制备了7例金属有机骨架(MOFs)。用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对其进行表征并分析其拓扑结构。MOFs123均呈现为多样的三维结构,MOFs4~7表现为同构的二维结构。荧光测试结果显示该类化合物对Fe3+有较好的荧光猝灭效应,同时对于染料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54.
A homochrial manganese(Ⅱ) complex derived from chiral salen ligand (1R,2R)-(-)diaminocyclohexane-N,N-biscarboxyl-salicylidene) (1) has been synthesized through solvothermal procedure and characterized by IR,elemental analysis,TGA,circular dichroism (CD),powder and single-crystal X-ray crystallography.It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space group C2 with a=32.987(7),b=7.4662(15),c=17.931(4),β=97.82(3)°,V=4375.0(15) 3,Z=8,D c=1.544 g/cm 3,F(000)=2096,M r=508.36,μ=0.658 mm-1,the final GOOF=0.975,R=0.0676 and wR=0.2068 for 6357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 2σ(Ⅰ).The coordination polymer 1 possesses a 1D infinite zigzag chain architecture constructed by the dicarboxyl-functionalized metallosalen ligand (MnSalen),and the polymeric chains are further assembled into a 2D supramolecular network structure via strong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adjacent zigzag chains.  相似文献   
55.
设计制作了用于单分子动力学实验的微流控混合器, 该混合器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芯片和石英载玻片密封而成, 具有低的荧光背景, 广泛的生物相容性, 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能够在非平衡态下进行单分子荧光探测. 我们设计的压力控制系统和进样流路方便而稳定, 保证了微流路中流形的长时间稳定, 从而实现了样品流速和流量的精准控制. 这些技术特点保证了单分子探测得到准确和高信噪比的结果. 利用蛋白质的塌缩过程远快于混合过程的特点,采用荧光标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作为指示物,分辨出蛋白质变性态的特征峰,并利用变性态的荧光共振能量传递效率随时间的变化表征出混合器在适合于单分子探测条件下的混合时间为150 ms.  相似文献   
56.
赵婷婷  王湘美 《经济数学》2019,36(3):104-110
次梯度法是解决大规模凸优化问题的经典和有效的方法之一,步长的选取对次梯度法的收敛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offino等(1999)提出了动态步长次梯度算法,通过改进其中的一个参数,提出了改进的动态步长次梯度算法,并证明了改进算法的收敛性.最后,通过数值实验可以看出改进的算法比原来的算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57.
固-液接触状态广泛存在于机床核心单元关键零部件的接触运动副中,精确获得固-液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及阻尼参数是高档数控机床产品在研发阶段就存在的一个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并且仍然尚未根本解决。固-液结合面在介观层面上表现为两个粗糙表面的接触,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微凸体之间的接触,并在中/重载荷作用下微凸体可能会发生弹性/弹塑性/塑性变形。为了揭示静动态外载荷对固-液结合面接触刚度及阻尼的影响,分别基于GW模型、KKE模型和AF模型对接触微凸体弹性/弹塑性/塑性变形展开研究,并结合流体动力润滑REYNOLDS方程,建立了考虑接触微凸体弹性/弹塑性/塑性变形的固-液结合面接触刚度及阻尼模型。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预载荷的增大固-液结合面法向动态接触刚度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当接触载荷小于某阈值时动态接触刚度较大,反之静态接触刚度较大;法向动态接触刚度随着法向相对位移幅值的增大而增大,在低载荷时呈线性规律,而高载荷呈非线性规律;法向动态接触刚度随激振频率增大呈线性增大,且载荷越大线性斜率越小。对于法向接触阻尼,随着法向相对位移幅值和接触载荷增大呈非线性增大,随着激振频率增大几乎不变。精确获得固-液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和阻尼及其关键因素的影响规律,对机械系统的分析、设计、优化以及静、动态性能控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8.
黄骏  陈维  李辉  王鹏业  杨思泽 《物理学报》2013,62(6):65201-065201
研究了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射流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的灭活机制. 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等离子体处理条件下的细胞形态, 并通过中性红吸收测试定量测定各个条件下的细胞存活率. 将功率维持在18 W, 在900 mL/min 氩等离子体中添入氧气的百分含量分别为1%, 2%, 4% 和8%的条件下处理Hela细胞, 探讨活性气体氧气在惰性气体氩气中的百分含量对Hela癌细胞灭活效率的影响, 发现添加2%氧气时, 氩/氧等离子体灭活效果最佳, 处理180 s后细胞存活率可降至7%. 当继续添加氧超过2%时, 灭活效果逐渐减弱, 直至8%时, 其效果反而不如单纯氩等离子体. 通过测量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结果表明活性氧自由基在癌细胞灭活过程中可能起关键作用. 关键词: 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射流 Hela癌细胞 存活率 发射光谱  相似文献   
59.
本文将实际物理系统的暂态过程理想化,得到 了便于进行定量分析的理想电路,并说明了这类电路 电感电流和电容电压发生突变的可能性.本文还从电路结构上讨论了电感电流和电容电压发生突变的必要 条件.  相似文献   
60.
潘潇宁  林美荣 《光学学报》1995,15(8):037-1041
测量了间位甲苯酚和甲酚异构体混合物能量在35180-36002cm^-1范围的双光子共振四光子电离谱。对第一电子激发态振动带做了分析和归属,并对苯分子的不同取代对振动模的影响做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