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96篇
化学   157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34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58篇
物理学   26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研究了固体超强酸(SO4^2-/ZrO2)催化剂的酸性及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固体超强酸的酸性与焙烧温度有关,适当提高焙烧温度有利于样品酸强度的提高,但焙烧温度过高会导致脱硫,使样品酸强度和酸量降低,固体超强酸的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催化反应活性与其酸性相对应,酸性强,反应活性高,但催化剂的活性衰减很快,这是催化剂表面的快速积炭所致。  相似文献   
12.
13.
本实验测定了二苄基马来酸酯甲醇溶液的荧光光谱,并发现马来酸酐对该荧光体系有猝灭作用,通过对不同马来酸酐浓度与各种浓度的二苄基马来酸酯甲醇溶液在400nm处荧光强度数据的分析,发现马来酸酐的浓度与荧光猝灭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型关系。据此,提出了用荧光猝灭法对马来酸酐及二苄基马来酸酯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15.
利用抗坏血酸可定量还原Fe(Ⅲ)-邻二氮菲(phen)为Fe(Ⅱ)-phen,建立了在玻碳电极上进行抗坏血酸的一阶导数阴极溶出伏安测定方法。在pH为4.5的HOAc-NaOAc缓冲体系中,抗坏血酸的浓度在5.0×10-6~2.0×10-4mol.L-1范围内与一阶导数溶出伏安峰电流值的增加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该方法应用于测定水果和蔬菜中的抗坏血酸,回收率在98%~104%之间,测得结果与光度法的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17.
合理预测产品市场占有率是企业进行营销决策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我国三大运营商移动用户数为基础,借助马尔科夫理论中的市场占有率的预测模型,探讨了在保持市场变化趋势稳定的情况下,未来市场占有率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未来我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移动用户数的市场占有份额将稳定在65.7%20.0%14.3%左右.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发酵液中赤霉素GA4,GA7的方法。探讨了流动相缓冲盐与甲醇的比例、缓冲盐pH、温度、流速等对两种赤霉素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下,以V(甲醇):V(pH3.0,0.05 mol/L KH2PO4)=60:40为流动相,柱温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8nm,进样量20μL,分离度良好。GA4,GA7标准品质量浓度分别在0.1~8.0 mg/mL,0.1~3.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4=1.58878+7.06978X4,Y7=0.48281+7.12931X7;GA4,GA7检出限分别为19.6,14.3μg/mL,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8%,99.9%,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5%,0.34%。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浇注成型的方法研究并发现了苎麻纤维与阴离子聚合尼龙6(APA-6)反应加工过程中严重的阻聚和变色问题.为了分析阻聚和变色的机理并寻找解决方案,选取了3种不同的引发剂(氢氧化钠、己内酰胺钠盐和己内酰胺溴化镁)分别与微晶纤维素(MCC)在150℃的真空条件下反应.然后分别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原子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和核磁共振波谱表征了引发剂和MCC反应前后的变化.结果证明,阻聚和变色的机理是在强碱性和高温条件下,纤维素发生了剥皮反应,产生的副产物又极易与引发剂反应,因此导致APA-6中起引发作用的己内酰胺阴离子被消耗,从而使得聚合反应终止.另外,由于己内酰胺溴化镁(C1)的低活性和弱碱性,使得剥皮反应很大程度的降低,进而避免了引发剂阴离子的消耗,从而使得阻聚和变色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最终实现了通过反应加工的方法制备APA-6与苎麻纤维复合材料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测定白酒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真空离心浓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样品经真空离心浓缩,正己烷提取,取上层正己烷,4000r/min离心5min,采用GC-MS测定,外标法定量。在0.10~5.00μg/mL范围内,相关系数r20.992,样品在0.10~2.00 mg/kg范围内加标,平均回收率在88.83%~111.6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85%~11.35%,检出限(LOD)在0.02~0.05 mg/kg之间。采用该方法对16个白酒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能够满足白酒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