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9篇 |
免费 | 76篇 |
国内免费 | 91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51篇 |
晶体学 | 8篇 |
力学 | 71篇 |
综合类 | 6篇 |
数学 | 42篇 |
物理学 | 15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38篇 |
1975年 | 6篇 |
1974年 | 6篇 |
1973年 | 8篇 |
195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反应温度对加氢残渣油四组分含量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沙轻减渣为原料,在高压釜内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下加氢反应前后渣油的四组分含量及其结构组成变化。结果表明,加氢残渣油中的饱和分含量明显增加,而芳香分和胶质的含量均降低,四组分含量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均呈现规律性变化。加氢后四组分的H/C摩尔比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均降低,芳碳分率增加。随反应温度升高,四组分的H/C摩尔比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降低,烷基碳分率降低;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的芳碳分率增加;胶质和沥青质的总环数和芳环数均降低。渣油加氢过程中四组分都发生了明显的氢解和脱烷基反应。加氢反应中,胶质和沥青质结构单元间的各种桥键可发生明显地断裂,导致其结构单元数减少,且结构单元数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相似文献
63.
使用3,3''-硫代二丙酸、4,4''-联吡啶和硝酸锰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合成了1个锰配合物,即{[Mn(DPA)(4,4''-bipy)]·H2O}n(1)(DPA=3,3''-硫代二丙酸,4,4''-bipy=4,4''-联吡啶);然后又利用3,3''-硫代二丙酸、1,3-双(4-吡啶基)丙烷和硝酸铜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合成了1个铜配合物,即{[Cu(DPA)(bpp)(H2O)]·H2O}n(2)(DPA=3,3''-硫代二丙酸,bpp=1,3-双(4-吡啶基)丙烷)。并对它们分别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稳定性、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衍射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分别由3,3''-硫代二丙酸配体和不同氮杂环分子以及金属离子构筑,形成了二维层状的结构。氢键和π-π作用进一步将二维结构拓展成三维超分子网络。 相似文献
64.
利用生物酶高反应活性、高区域及立体选择性和催化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酶催化拆分技术已应用于多种重要的手性化合物单一对映体的制备中。化学合成与酶催化联合,二者优势互补,使得手性化合物的制备原料易得、工艺简捷高效且环境友好,获得的手性单一对映体的光学纯度高,因此化学-酶联合催化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断地被开发并应用于传统化学法不易制备的手性化合物的合成体系中。本文总结和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化学-酶催化技术合成醇类、胺类和氨基酸类以及其他手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5.
以2,2′-二硫代二苯甲酸、2,2′-联吡啶、咪唑、硝酸锌和硝酸锰为原料,使用水热方法合成了配合物[Zn(EBLA)(2,2′-bipy)(H2O)](EBLA=2,2′-二苯甲酸硫醚)(2,2′-bipy=2,2′-联吡啶)(1),自然挥发法制备了配合物[Mn(EBSA)(im)2(H2O)]n(EBSA=2,2′-二硫代二苯甲酸)(im=咪唑)(2)。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和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结构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配合物1的荧光性质。配合物1中,2,2′-二苯甲酸硫醚是通过水热方法由2,2′-二硫代二苯甲酸发生原位反应制备,Zn2+离子是五配位的四角锥双核结构;配合物2中,Mn2+离子是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中存在氢键和π-π堆积等弱的分子间作用力。 相似文献
66.
0IntroductionThe solid-state chemistry of manganese!car-boxylate coordination polymers has received growingattention over the past few years,owing to their fasci-nating network topologie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the field of molecular magnetism and bi… 相似文献
67.
吉林大学化学系赵慕愚教授和宋利珠教授合著的《相图的边界理论及其应用》一书,是一本介绍和讨论赵慕愚教授所提出的相图边界理论的专著。为了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图和应用相图,作者积多年教学获得的经验和科研成果,对原有的相图构成理论做了重要的补充和完善,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找到了在相图中,相区及其边界构成相图的基本规律。相平衡理论和相图是物理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化工、冶金和材料等学科及相关的技术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但是对于相图构成原理的研究并不完善。赵慕愚在研究恒压相图的边界理论时发现,相区的概念清楚(相… 相似文献
68.
本文将汽车绕流模块化为各典型局部流动,通过常用湍流模型对各典型局部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湍流模型对转捩的捕捉能力是准确模拟汽车绕流的关键. 在分析汽车绕流分离及转捩机理的基础上,优化了稳态和瞬态求解方法,改进了湍流模型对转捩的预测能力,进而提高了湍流模型在汽车流场模拟上的精度. 针对汽车绕流的稳态问题,将流线曲率因子及 响应阈值引入 LRN $k$-$\varepsilon $ (low Reynolds number $k$-$\varepsilon $) 模型,获得了一种能够更准确预 测转捩的改进低雷诺数湍流模型 (modified LRN $k$-$\varepsilon $),改善了原模型对湍流耗散率的过强依赖性及全应力发展预测不足等问题;针对汽车绕流瞬态求解,通过分析 RANS/LES 混合湍流模型的构造思想及特点,引入约束大涡模拟方法,结合本文提出的改进的 LRN $k$-$\varepsilon $ 湍流模型,提出了一种能准确捕捉转捩现象 的转捩 LRN CLES 模型. 分别将改进的模型用于某实车外流场和风振噪声仿真中,通过 Ansys Fluent 求解器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常用湍流模型的仿真结果、HD-2 风洞试验结果和实车道路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改进后的湍流模型能够更准确模拟复杂实车的稳态和瞬态特性,为汽车气动特性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理论依据及有效数值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0.
不对称变色酸双偶氮类衍生物是测定钍和稀土的新显色剂。本文研究了对硝基偶氮氯膦(简称CPA-PN)对钙形成络合物的最佳条件。实验表明,在PH为6.6时,ε=2.6×10~4,氧化钙在0—3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法灵敏度和选择性较好,能够在大量镁离子存在下测定微量钙。实验部分 (一)主要试剂和仪器 CPA-PN溶液:配成2×10_(-4)M水溶液。钙标准溶液;准确称取经105℃烘干的基准碳酸钙,用盐酸溶解后配成lmg CaO/ml,再稀释成10μgCaO/m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