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95篇
化学   300篇
晶体学   31篇
力学   60篇
综合类   24篇
数学   179篇
物理学   2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关于拟AP内射模的注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玉娥  杜先能 《东北数学》2006,22(4):433-440
Let R be a ring.A right R-module M with S=End(MR)is called aquasi AP-injective module,if,for any s ∈ S,there exists a left ideal X_s of S such thatl_s(ker s)=SsX_s.Let M be a quasi AP-injective module which is a self-generator.We show that for such a module,if S is semiprime,then every maximal kernel of S isa direct summand of M.Furthermore,if ker(a_1)ker(a_2a_1)ker(a_3a_2a_1)satisfy the ascending conditions for any sequence a_1,a_2,a_3,...∈ S,then S is rightperfect.In this paper,we give a series of results which extend and generalize resultson AP-injective rings.  相似文献   
212.
本文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了在应变幅比为R=–1的循环载荷条件下,扩散焊纳米铜/铝双层薄膜内部孔洞形核、生长以及闭合的演化机理.研究发现,在循环载荷条件下,孔洞主要在铜/铝双层膜的铝侧内部形核,且有孔洞Ⅰ和孔洞Ⅱ两种演化方式.孔洞Ⅰ在铜-铝相互扩散形成双层膜时在因柯肯达尔效应所产生出的空隙缺陷位置处形核,这种形核方式下,空隙缺陷形成空位后,空位在铝侧无序结构内部向铜原子数相对密集的区域移动.当空位聚集形成孔洞时,孔洞在固定位置生长.孔洞Ⅱ在压杆位错被克服所形成的空隙缺陷位置处形核,在铝侧形核后的孔洞没有发生移动.与孔洞Ⅰ相比,孔洞Ⅱ在应变加载过程中孔洞形核时的应力大、孔洞生长速度较快且尺寸稍大,在应变卸载阶段孔洞闭合速度也较快.两种孔洞在形核、生长和闭合过程中有两方面的共同特点:1)两种孔洞都是在铝侧无序结构内部的空隙缺陷处形核. 2)两种孔洞在其生长、闭合过程中外形变化相同.在孔洞生长阶段,两种孔洞在外形上都是先沿应变加载方向拉伸长大,然后沿与应变加载相垂直的方向长大,最后趋向球形发展.在孔洞闭合阶段,两种孔洞在外形上首先沿应变加载方向压缩成椭球状,然后沿与应变加载相垂直的方向从孔洞两端向孔洞中心闭合消失.在随后的循环加载过程中,孔洞消失位置处没有再次出现新孔洞,而是在铝侧其它位置无序结构内部的空隙缺陷处形核.  相似文献   
213.
例题讲解2 33.欧洲及世界排球冠军赛同时举行 ,共有 n个队参赛 ,其中有 k个欧洲队 .比赛只赛一轮 (即每两队之间只赛一场 ) ,以其中欧洲队之间相互比赛的成绩作为产生欧洲冠军队的依据 .结果发现 :欧洲冠军队在欧洲冠军赛中的得分严格地最多 (即比其它每个欧洲队在欧洲冠军赛中  相似文献   
214.
奇特核的研究是核物理中最有趣的前沿课题之一。中等质量核中是否存在晕现象,目前的研究相对较少。复动量表象(CMR)方法可以用来探索原子核中的奇特结构。连续谱阈值附近的共振态在奇特现象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相对论点耦合框架下的复动量表象(RMFPC-CMR)方法研究了丰中子Cr同位素中的奇特结构,得到的非常接近于零的双中子分离能和迅速增大的中子均方根半径表明在靠近中子滴线的Cr同位素中存在晕结构。从获得的单粒子能级、费米面附近价核子占据几率、中子和质子密度分布以及各能级对原子核密度的贡献可以发现3s1/2和2d3/2能级的占据有利于中子晕的形成。研究发现,低角动量弱束缚能级对异常增大的半径和弥散密度分布有显著的贡献,这导致靠近中子滴线的76-82Cr是中子晕核。这一预测结果对在实验中探索中等质量区的晕核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15.
在第一性原理基础上,理论研究了苯环上含有不同取代物的四个联苯分子的电输运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当苯环上的氢被取代时,联苯分子的两个苯环之间的扭转角增大。分子结的电导随苯环间扭转角的增加而减少,且电导值与扭转角余弦平方成线性关系。在低偏压下,分子结的电输运机制是电子通过 轨道的隧穿过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的较好。  相似文献   
216.
原流化床干燥实验装置没有布置气体分布板,使得床层内存在很大的死角,难以形成较佳的床内流场分布,导致学生做实验时所测得的临界含水率增大,干燥速率变小,干燥速度曲线恒速干燥阶段无法确定,鉴于此,采用双层直流式锥形孔气体分布板改进了原流化床干燥实验装置。经FLUNET数值模拟分析发现,经改进后,热空气在颗粒床层内分布的均匀性显著提高,其扩散范围明显扩大,流速更加趋于稳定,则进出口的速度差显著地降低了,减小为原实验装置的0.072倍,从而使热空气更均匀地干燥床层内的固体颗粒变色硅胶,可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17.
首先,论述了韧性-脆弱性理论,界定了韧性-脆弱性的内涵.其次,分析了全产业链的产业韧性-脆弱性的形成机理,包括全产业链韧性-脆弱性和轨道交通产业全产业链韧性-脆弱性两个概念的界定.第三,构建了轨道交通产业全产业链韧性-脆弱性评价指标,内部评价指标来自于企业管理水平等5个影响因子,外部评价指标来自于资源禀赋等3个影响因子.第四,实证分析了轨道交通产业全产业链韧性-脆弱性评价,得出8个指标分别影响该产业全产业链韧性-脆弱性的情况是:企业规模、技术密集度、交通成本和对外开发程度这4个指标的影响显著,劳动力成本对产业影响程度不大,消费购买力和专利申请数及政策支持影响不显著.最后,从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等5个方面,提出缓解轨道交通产业全产业链韧性-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18.
关于环的理想的根有两种定义,一种是所有包含I的极大理想的交,另一种是所有包含I的素理想交,本文主要研究后者定义的一些性质,以及和理想簇V(I)(所有包含I的素理想的集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219.
包括老年痴呆症在内的许多疾病与蛋白质或多肽的淀粉样聚集(纤维化)有关. 由于这类疾病的机制尚不清楚, 因此还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 研究各种因素如小热休克蛋白对蛋白质或多肽淀粉样聚集的影响对开发防治相关疾病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甲状腺素运载蛋白(TTR)及其突变体很容易形成淀粉样纤维, 并与多种疾病相关. Mj HSP16.5是一种来源于嗜热古细菌ethanococcus jannaschii的小热休克蛋白, 它在酸性条件下具有非常高的分子伴侣活性. 本文研究了Mj HSP16.5对WTTR肽(在N端添加了色氨酸的TTR 105-115片段, 序列为WYTIAALLSPYS)纤维化的影响, 发现Mj HSP16.5能够显著地抑制WTTR肽纤维的生长, 且在Mj HSP16.5存在下, WTTR肽形成的纤维比正常条件下形成的要显著细小. 尤其是Mj HSP16.5还可以使已经成熟的WTTR肽纤维解离. 结果表明, Mj HSP16.5抑制多肽纤维的机理可能在于其能够与多肽纤维及纤维种子结合.  相似文献   
220.
聚合物分子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刚性链高分子增强柔性链高聚物的分子复合材料中,刚性高分子链的增强作用与增强原理。评价了获得高模量、高强度分子复合材料的几种途径及其特点。综述了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现况与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