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84篇
化学   109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36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31篇
物理学   1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毒死蜱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结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路枫  杨明  刘骏  胡娟 《应用化学》2009,26(10):1144-1148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得的微米级聚苯乙烯微球为种球,以毒死蜱为模板分子,通过单步溶胀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通过紫外光谱研究了MIPMs的结合机理和识别特性;利用红外光谱分析MIPMs的结合位点;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微球进行形貌分析,MIPMs的粒径分布为0.5~3 μm(UMIPMs为2~3 μm),其表面粗糙具有一定层次孔径分布的多孔性聚合物,有利于底物和结合位点的接触,从而获得高负载量和高效识别性;Scatchard 分析表明MIPMs在识别毒死蜱过程中存在两类结合位点,计算得高亲和性位点的解离常数为 KD1 = 0.526 mmol/L,最大表观结合量Bmax1 = 35.91 μmol/ g,低亲和位点的解离常数为 KD2 = 2.19 mmol/L,最大表观结合量Bmax1 = 83.87 μmol/g。  相似文献   
62.
T300/AG80复合材料高温拉伸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SS电子万能实验机上,采用QBT高低温环境箱实现控温,测试了T300/AG80复合材料试件纵向、横向的高温拉伸性能,其中纵向试件选取的温度范围为室温~375℃,横向试件的温度范围为室温~325℃。采用非接触方式即远程摄像和图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测量了试件在不同温度、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并依据变形计算材料纵向、横向的高温弹性模量。获得试件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保留率,分析了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进而对材料的高温性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3.
SBA-15的二氧化钛改性及其光催化降解对氯苯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后合成”法在介孔二氧化硅SBA-15的孔壁表面键接了二氧化钛,并对其 结构进行了表征。改性后的SBA-15保持了规则的介孔结构,并在孔壁表面形成了 类似于锐钛型二氧化钛的Ti-O-Ti网络结构。光催化降解对氯苯酚的结果表明,经 过两次二氧化钛键接的样品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效率。但是由于对酚、醌等中间产 物的强烈吸附以及孔道中反应物质的扩散速度慢,使得其光催化活性略低于纯的锐 钛型二氧化钛。  相似文献   
64.
弯曲梁随机刚度有限元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弯曲梁的随机材料参数和随机几何参数可结合为一个随机参数-弯曲刚度。以位移的均值和协方差函数的变分原理为基础,根据基本方程推导出具有随机刚度的静定弯曲梁的有限元法。这种方法不再采用摄动技术,可直接建立位移的均值和协方差函数。  相似文献   
65.
研完了邻{2-[α-(2-羟基-5-磺基苯偶氮)-亚苄基]-肼基}苯甲酸(锌试剂,ZcN)与L-粕氨酸(L-Lys)复合物的吸光光度测定基本条件,在pH1.9的缓冲溶液中,ZCN与Lys结合生成紫红色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605nm处,标准工作曲线在5.47×10-6~1.64×l0-4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在最大吸收峰处比锌试剂本身红移145nm,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2.5×104。同时,研完了离子强度对反应体系的影响.ZCN作为光谱探针与Lys的结合数。  相似文献   
66.
聚合物材料表面纳米条纹对生物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世纪 80年代后期 ,工程学科与生命学科的交叉融合产生了组织工程学 [1,2 ] ,细胞与生物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组织工程学的一个主要领域 .细胞必须与材料发生适当的粘附 ,才能进行迁移、分化和增殖 ,细胞与材料粘附及随后的扩散能力的大小主要由材料表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所决定 [3,4 ] .目前 ,材料表面改性以提高细胞粘附力是组织工程学的一大难题 .聚苯乙烯 (PS)以其无毒、高透明度、低成本以及易加工等性能 ,被广泛应用于基础医学研究及临床医学实验 [5,6 ] .未改性 PS的生物相容性较差 ,只有表面改性后才能用于细胞培养 .目前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67.
复杂应力状态下应力分量的解耦分析对半导体的设计和制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开展了方法学研究,首先建立了{100}晶面族单晶硅面内应力分量解耦分析模型,基于该模型,通过改变入射光和散射光的几何构型和偏振构型,可得到单晶硅拉曼频移与应力分量的解析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斜向背散射偏振拉曼光谱在不同倾角、偏振方向和样品旋转角度下开展原位拉曼探测实现应力分量解耦分析的实用技术。本文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8.
通过缓慢蒸发溶剂法合成了2例新的三维稀土钼酸盐:[Ln (H2O)3]3[LnMo12O42xH2O,其中Ln=Eu (1)、Tb (2),x=7(1),10.17(2)。这2种稀土钼酸盐中都含有新颖的二十面体[LnMo12O42]构建单元,该单元通过与{LnO9}多面体进一步连接形成三维网络。光致发光测试表明,化合物12显示出明显不同的发射特征,这与Eu3+和Tb3+离子的不同能级跃迁密切相关。化合物1表现出较强的红色发射(CIE色度坐标为(0.66,0.33))、高发光强度、较大的荧光量子产率(约60%),对应于从5D07FJ (J=4、3、2、1、0)的跃迁;化合物2表现出浅绿色发射(CIE色度坐标为(0.34,0.60)),对应从5D47FJ (J=6、5、4、3)的能级跃迁,其发光强度较弱和荧光量子产率较低(约20%)。有趣的是,一定量的Tb3+引入和大量溶剂分子的存在导致化合物2发生部分荧光猝灭,但对化合物1的荧光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9.
利用3种廉价易得的含短侧链(甲基或乙基)芳香族二胺单体分别与3,3′,4,4′-二苯甲醚四酸二酐(ODPA)进行溶液缩聚反应制备了聚酰胺酸,再在三乙胺催化、乙酸酐脱水作用下进行化学亚胺化反应,成功制备出聚酰亚胺(PI)。通过红外光谱(FT-IR)证明PI已经完全亚胺化。溶解性实验表明这3种PI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能,如:在极性非质子溶剂1-甲基-2-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亚砜(DMSO)乃至低沸点溶剂氯仿和四氢呋喃(THF)中都可以溶解。采用DSC、TG、频谱分析仪、交流耐压试验装置、电阻测量仪、万能电子拉力机等多种手段对PI薄膜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这3种PI保持了优良的热性能、电性能、力学性能等。  相似文献   
70.
通过异亮氨酸甲酯盐酸盐与4-硝基苯基异硫氰酸酯或4-氰基苯基异硫氰酸酯反应合成2-硫代海因探针1和2.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用系列含阴离子的四正丁基铵盐来评价其阴离子识别能力.加入F-后,1和2的DMF溶液由无色立即变为黄色,而加入Cl-,4HSO-,Br-,3NO-和3 2CH CO-均不变,表明1和2对氟离子显示出良好的识别性能.核磁滴定氢谱揭示了F-与2-硫代海因的氢键作用引发了1和2的识别,结合常数显示1比2对F-更敏感.此外,1作为化学传感器还可以制成试纸检测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