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72篇
化学   339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74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84篇
物理学   20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691.
Ti_3AlC_2 samples are irradiated in advance by 3.5 MeV Fe-ion to the fluence of 1.0×10~(16) ion/cm~2,and then are implanted by 500 keV He-ion with the fluence of 1.0×10~(17) ion/cm~2 at room temperature.The irradiated samples are investigated by grazing incidence x-ray diffraction(GIXRD)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GIXRD results show serious structural distortion,but without amorphization in the irradiated samples.Fe-ion irradiation and He-ion implantation create much more serious structural distortion than single Fe-ion irradiation.TEM results reveal that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defect clusters in the damage region,and dense spherical He bubbles appear in the He depositional region.It seems that the pre-damage does not influence the growth of He bubbles,but He-ion implantation influences the pre-created defect configurations.  相似文献   
692.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牛奶及其制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奶及其制品作为一类营养全面的理想食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乳制品的质量和品质,实时、快速、准确地检测牛奶及其制品成分和其他物质含量是提高乳制品质量,进行牛奶及其制品质量控制的首要条件。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析检测技术,由于其快速、准确、无损的特点在乳及其制品产品检测和生产监控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前景。文章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优点以及在牛奶及其制品营养成分含量测定、质量评定、在线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合阐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牛奶及其制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证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有效地对乳及其制品的营养成分含量以及掺假物、残留物和防腐剂等进行快速、准确、无损的测定,从而实现对牛奶及其制品质量的检测和评定,以及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随着近红外技术的不断发展,近红外检测技术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牛奶及其制品的品质检测。  相似文献   
693.
负载型MoOx和VOx催化剂甲醚选择氧化制甲醛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考察了负载型MoOx和VOx催化剂上二甲醚选择氧化制甲醛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两类催化剂在低温(240~320℃)下都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VOx催化剂比MoOx催化剂所需的反应温度低,300℃下在VOx/r-Al2O3催化剂上二甲醚转化率可达20%,甲醛选择性可达70%.载体对催化剂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对于VOx催化剂,使用酸性载体时二甲醚转化率和甲醛选择性更高.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好,反应17h后,VOx/r-Al2O3催化剂上未检测到有积碳生成.  相似文献   
694.
以0.50mol.L^-1盐酸为底液,预镀汞膜的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用微分电位溶出法对车间空气中镉进行测定,用标准加入法定量,在选定的条件下,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CV为1.256%-2.23%,平均回收率为96%-107%,本法与原子吸收法对比,测定结果显著性差异,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95.
利用溶胶-凝胶(Sol-Gel)技术制备了混合烷基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C8-C13OT-CEC),并考察了其电渗流行为和电色谱性能。研究了流动相中甲醇含量对芳香族中性化合物保留的影响。发现C8-C18OT-CEC柱体现反相分配机理。5种芳香族化合物和4种苯同系物在C8-C13OT-CEC柱上分离良好,同时还考察了分离电压和柱内径对柱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的电压和较小的柱内径能提高柱效。  相似文献   
696.
手性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达世禄  徐伟 《化学通报》1997,(2):33-44,32
手性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达世禄徐伟董亚琼(武汉大学化学系武昌430072)1848年,Pasteur借助显微镜从外消旋体酒石酸铵钠盐分离其对映体,首次实现光学异构体分离。100多年来,用化学、生物化学等方法分离对映体的操作繁杂、速度慢、效率低[1]。1...  相似文献   
697.
建立了一种测定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的定性定量方法。采用红外吸收光谱法定性测定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其特征吸收峰为2969 cm~(-1)、1551 cm~(-1)、1405 cm~(-1)、1254cm~(-1)和1195 cm~(-1);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定量测定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的钙含量,对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3.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的β-羟基-β-甲基丁酸含量,加标回收率为99.0%。该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98.
车载DR系统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模型的建立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提出了车载DR系统的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模型及其滤波算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型和算法与简单航位推算方法相比,可以明显提高DR系统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699.
GPS 动态滤波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一种GPS动态定位滤波的新方法。该方法直接从GPS接收机输出的定位结果入手,将各种误差因素的影响等效为输出定位结果的总误差,视为有色噪声,建立线性卡尔曼滤波模型对位置和速度信息进行估计。与以往采用的非线性卡尔曼滤波器相比,滤波后定位误差明显减小,且模型简单,系统运算量降低,实时性较好。另外,为了提高滤波器的动态性能,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次优加权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  相似文献   
700.
董春燕  周燕  塔娜  刘雯璐  李名润  申文杰 《催化学报》2021,42(12):2234-2241
氧化铈由于在氧化和还原气氛下具有快速Ce4+/Ce3+氧化还原循环作用,使其具有优异的储放氧能力,不仅可以分散和稳定金属粒子,还可在界面处与金属物种发生化学键合,并形成活性位点,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催化反应体系,且表现出显著的形貌效应.通过对氧化铈形貌进行调控,使其暴露特定(111)、(110)和(100)晶面,已成为调节金属-氧化铈相互作用强度及金属物种电子、几何结构,提高催化性能的有效策略,但对其机制及活性位结构还没有清晰的认识.我们以氧化铈纳米粒子和纳米立方体为载体,其中氧化铈立方体平均尺寸为23 nm,主要暴露6个{100}晶面,边缘和截角暴露少量{110}及{111}晶面;球形氧化铈纳米粒子平均尺寸为11 nm,主要暴露{111}晶面;并进一步将2.0 wt%Pd物种分散在氧化铈立方体和球形纳米粒子上,通过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研究了钯物种在氧化铈球形粒子和立方体上的原子结构和化学环境,进而分析了纳米结构氧化铈形貌对钯物种分散的影响.在球形氧化铈纳米粒子上主要形成了平均尺寸为2.0 nm的非晶态Pd纳米粒子以及极小的Pd物种,这主要是因为球形氧化铈纳米粒子上丰富的表面氧空位可通过Pd-CeO2强相互作用和Pd物种紧密键合.氧化铈立方体上的晶态Pd粒子尺寸为2.9 nm,金属与载体之间具有明显的界面,且Pd原子嵌入到氧化铈晶格中.同时,CO化学吸附测试也证明了氧化铈球形粒子上的钯分散度(70%)高于氧化铈立方体(52%).对于甲烷燃烧反应,主要涉及发生在金属粒子表面的PdO/Pd氧化还原循环,即Pd被O2氧化,PdO被CH4还原,富氧条件下决速步骤是PdO对CH4中C?H的活化,因此氧化铈立方体表面大尺寸的晶态Pd粒子被氧化后更容易被CH4还原,有利于PdO/Pd氧化还原循环,从而具有更高的活性和稳定性;然而在CO氧化反应中Pd/CeO2却呈现了相反的形貌效应,这是由于该反应遵循Mars-van Krevelen机理:CO吸附在金属Pd上,化学吸附的CO移动到钯-氧化铈界面,被氧化铈晶格氧氧化成CO2,产生的氧空位被表面氧补充,最后表面氧空位被气相氧补充;由于氧化铈球形粒子上的较小尺寸Pd具有更大的钯-氧化铈界面周长和更强的氧物种移动性,更易完成界面处的氧化还原循环,因此具有更高的CO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