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268篇
化学   510篇
晶体学   22篇
力学   43篇
综合类   50篇
数学   160篇
物理学   35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引言及相关定义 引文[1~5]讨论了渐近非扩张映象和渐近非扩张型映象不动点的迭代逼近问题.文[6]改进了文[1]中条件,将T由渐近非扩张型映象推广到T是渐近拟非扩张型映象.  相似文献   
62.
在L-fuzzy拓扑空间上,研究了可数S^*-紧和可数S-紧的相关性质和特征。并就可数S^*-紧、可数S-紧以及S-Lindeloef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满足S-Lindeloef性质的可数S^*-紧空间为S^*-紧空间等结论。  相似文献   
63.
在L-fuzzy层次拓扑空间中,利用Da-闭集,定义了准Ir-Lindelof性质,得出它们在更广泛的层次拓扑空间中,保持了L—fuzzy拓扑空间中的准Lindelof性质的主要结论。例如,闭遗传性、弱拓扑不变性和好的推广等。  相似文献   
64.
65.
[Cu~ⅡEDTA]~(2-)与[Fe~Ⅱ(CN)_6]~(4-)反应产物的分子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按1:1(摩尔比)混合[Cu EDTA]~(2-)和[Fe(CN)_6]~(4-)溶液(pH=8)时,得到一种深红棕色溶液。测定并讨论了此红棕色溶液的电予光谱和红外光谱,据此确定此溶液中生成了不太稳定的氰桥配合物——[EDTA Cu~Ⅱ—NC—Fe~Ⅱ(CN)_5]~(6-)。  相似文献   
66.
孙帮勇  吴思远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33(2):021004-1-021004-7
编码结构光技术是一种获取复杂目标三维结构的典型测量技术,其将编码后的结构光图案投射到待测物体表面进行调制、采集,并通过解码计算三维面形数据,可见编码方法是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的核心问题。然而,通用的格雷码编码方法和六步相移编码方法都存在一定缺陷,为此,以获取物体的高精度三维点云数据为目标,提出了一种融合格雷码与六步相移的结构光技术。首先,将格雷码结构光设计为7幅黑白相间的条纹周期图像,并通过投射角度解码操作将图像划分为多个区域;然后,设计六步相移结构光为6幅具有相位差的余弦周期图像,通过相位解包裹操作将每个子区域细分到单个像素单元;最后,融合以上两种编码结构光解码值,计算图像内每个空间点的绝对相位信息。仿真实验与实际测试实验显示,与传统六幅莫尔条纹结构光技术相比,融合结构光技术计算量较小,同时也克服了单独使用格雷码或相移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能够以较高精度获取物体目标的三维结构细节,为基于结构光的双目三维扫描系统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
合成了1-(3,4-二甲氧基苯)乙醇(DMPE)作为木质素模型物,并用初始速率法研究了40℃时在pH6.5~8.5磷酸缓冲溶液中N,N-双(2-乙基-5-甲基-咪唑-4-亚甲基)乙醇胺合铜、N,N-双(2-(2-羟乙基胺基)乙基)草酰胺合铜和5,7,12,14-四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4,7,11,14-四烯合铜催化氧化1-(3,4-二甲氧基苯)乙醇的动力学,提出了1-(3,4-二甲氧基苯)乙醇氧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并由此计算出不同pH值条件下催化反应动力学参数k2和Km.铜配合物的催化活性随着pH的增大而增大.具有大共轭体系的配体催化剂表现出更好的催化活性.提出并讨论了H2O2氧化DMPE的催化氧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68.
大数据背景下,将受访者驱动抽样(RDS)用于网络抽样调查,解决了传统抽样调查难以获得可用抽样框、难以接触被调查者以及难以获得回答等问题,也使得网络调查可以实现概率抽样,得到一定误差范围内的总体参数估计.然而,在实际抽样过程中,同质性问题(即样本单元在推荐同伴时倾向于推荐那些与自己有相同属性的同伴)会导致RDS估计量的方...  相似文献   
69.
采用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以CH4和CO2直接作为放电气体进行常压下重整制合成气的实验研究,考察了等离子体射流的放电特征及放电距离、放电功率、原料气配比和流量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等离子体具有放电稳定、均匀的特征。重整反应的主要产物为合成气,只有少量的H2O和积炭生成。优化的反应条件为放电距离为9mm,CH4和CO2的摩尔比为4/6。当原料气流量为1000mL/min,放电功率为88.4W时,CH4和CO2的最高转化率为分别为94.99%和87.23%。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转化率随放电功率的增加而增加,随流量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70.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Ce0.6Zr0.3La0.05Y0.05O2固溶体。通过BET,XRD,SEM,程序升温还原和氧脉冲吸附等方法对合成产品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前驱体的形态、高温水热处理、表面处理以及后期固溶体的还原处理对固溶体性能的影响。其中前驱体的高温水热处理和固溶体的还原处理对固溶体的催化性能有很大的影响。200℃水热处理制得的固溶体经1000℃老化4 h后,比表面积为25.3 m2.g-1,孔容为0.21 cm3.g-1,经800℃还原处理3 h后储氧量为478.3μmol.g-1,显示了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储氧能力的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