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87篇
化学   150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31篇
综合类   19篇
数学   85篇
物理学   2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基于特征光谱的目标识别技术具有检出能力强,可分辨目标种类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即需要事先获取背景光谱作为先验知识且要求背景光谱随时间的变化较小。由此限制了其在新环境、复杂环境中实时目标识别方面的应用。设计了一种采用磁光调制配合特征光谱分析的技术手段,使目标识别过程中无需事先获取背景谱,从而实现了一次采集获取被测目标信息的功能,相比传统的目标检测方法而言,对战场的适应能力更强,具有较好的实用意义。同时,磁光调制技术有效地抑制了背景杂散光的干扰,从而提高了目标识别概率。由于磁光调制提供了目标光谱的累加迭代信息,故即使未知背景光谱或者背景光谱变化较大时,也可以通过目标光谱的迭代信息大幅提高目标识别率。针对不同被测目标的回波光强与背景光强值进行实验分析,结果显示,三种目标对调制线偏振光的反射能力明显强于背景。采用伪装色的被测目标对可见光成像目标识别影响很大,而调制偏振型系统仍能很好地识别目标。在此基础上,对0.5~2 km范围内的目标进行多特征波长目标种类识别。采用三个特征波长时,目标识别概率在2 km左右明显降低,采用四个或五个特征波长位置时,可以实现95.0%以上的目标识别概率,同时为了降低运算量提高系统的实时检测能力,最终采用四个特征波长。  相似文献   
112.
为全面阐释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纺织服装行业质量控制中的应用难题,本论文以腈纶/棉混纺纤维运动面料为对象,针对纤维面料的重叠信息精准选择和预处理技术直观化筛选应用进行研究。同时,以混纺纤维中的棉含量为指标,对纺织面料近红外定量模型建立中的分子信息识别和应用机制、建模样品及常规光谱处理对构建模型的影响进行了系统解释。最后,通过变权重正交变换算法计算从分子层面解析了纤维面料谱峰信息差异化贡献及纤维面料散射对定量模型构建和预测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纺织行业及纤维制品的精准化控制和质量表征特异化设备开发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3.
利用一套罗斯滤片系统测量激光轰击固体金属Ti平面靶产生的X射线辐射通量,系统包括两个相同的X射线探测器及相应滤膜。罗斯滤片法的优点在于利用相邻核素对X射线相似的阻止率,可滤出一个窄的能带并去除高能部分的干扰,获得了Ti平面靶K壳层X光辐射产额。实验结果表明:硬X射线能段在4.5~4.9keV之间的K壳特征辐射占优,连续谱所占份额较低(与晶体谱仪一致);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加,特征辐射增加;激光强度接近2×1015 W/cm2时,能量转换效率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114.
Haotian Jiang 《中国物理 B》2022,31(4):48102-048102
Bi$_{2}$O$_{2}$Se has been proved to be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electronic and optoelectronic devices due to their unique physical properties. However, it is still a great challenge to construct the heterostructures with direct epitaxy of hetero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on Bi$_{2}$O$_{2}$Se nanosheets. Here, a two-step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 route was used to directly grow the CsPbBr$_{3}$ nanoplate-Bi$_{2}$O$_{2}$Se nanosheet heterostructures. The CsPbBr$_{3}$ nanoplates were selectively grown on the Bi$_{2}$O$_{2}$Se nanosheet along the edges, where the dangling bonds provide the nucleation sites. The epitax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CsPbBr$_{3}$ and Bi$_{2}$O$_{2}$Se were determined as ${[200]}_{\rm Bi_{2}O_{2}Se}||{[110]}_{\rm CsPbBr_{3}}$ and ${[110]}_{\rm Bi_{2}O_{2}Se}||{[200]}_{\rm CsPbBr_{3}}$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characterization. The photoluminescence (PL)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formation of heterostructures results in the remarkable PL quenching due to the type-I band arrangement at CsPbBr$_{3}$/Bi$_{2}$O$_{2}$Se interface, which was confirmed by ultraviolet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UPS) and Kelvin probe measurements, and makes the photogenerated carriers transfer from CsPbBr$_{3}$ to Bi$_{2}$O$_{2}$Se. Importantly, the photodetectors based on the heterostructures exhibit a 4-time increase in the responsivity compared to those based on the pristine Bi$_{2}$O$_{2}$Se sheets, and the fast rise and decay time in microsecond.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irect epitaxy of the CsPbBr$_{3}$ plates on the Bi$_{2}$O$_{2}$Se sheet may improve the optoelectronic performance of Bi$_{2}$O$_{2}$Se based devices.  相似文献   
115.
将非线性统计学中的变点分析方法应用于基于空气、冰与水的物理特性差异实现冰水情自动检测过程的现场数据处理中,提出了利用被测物质物理参数的动态变点替代经验阈值来确定空气、冰与水界面位置的"最小二乘法变点冰水情数据处理算法",较好地解决了原始采样数据中奇异值引起误判的工程难题,提高了冰情数据分析的准确度.利用该算法对黄河河道现场冰水情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较准确的结果,实现了对冰层生消全过程的自动监测.  相似文献   
116.
利用激光驱动气库材料形成的等离子体射流对材料进行斜波加载, 可以获得高应变率的准等熵压缩. 在神光III 原型高功率激光装置上开展了激光驱动铝材料的准等熵压缩实验, 成像型速度干涉仪VISAR记录到样品自由面连续、光滑的速度历史, 采用反积分法得到60 GPa以上的峰值压强, 加载上升沿约10 ns,应变率可达108 s -1, 并且观察到了压缩波在样品后表面的反射效应.  相似文献   
117.
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光谱以及质谱等表征手段对一种新型蛋白同化激素(AAS)口服药物的主成分进行了研究和鉴定,推定主成分为甲基-1-睾酮(methyl-1-testosterone, M1T, 17β-hydroxy-17α-methyl-5α-androst-1-en-3-one)。在此基础上,建立了M1T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信噪比(S/N)为3)为2 ng/mL,定量限(S/N=10)为10 ng/mL;7次平行测定前处理后的加内标尿样的相对标准偏差为9.8%。用该方法测定了该药物在尿样中的排泄曲线。该方法的建立为AAS新药的发现、检测和监控做了很有意义的基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8.
双折射光纤中偏振模色散的抑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双折射光纤中孤子自捕获现象可以抑制偏振模色散,但这种抑制技术对传输参量有严格的限制.本文提出在双折射光纤中周期性地改变快慢轴的方法来抑制偏振模色散. 研究发现,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抑制偏振模色散,并且光纤间偏振轴的夹角偏差有利于对偏振模色散的进一步抑制.  相似文献   
119.
熔体旋淬MI(NiCoMnAl)5贮氢合金的组织结构与电化学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比研究了熔体旋淬和常规熔铸Ml(NiCoMnAl)  相似文献   
120.
在推广LEPS势能面上,用经典轨线方法,研究了反应碰撞能量对反应Sr+HF的转动取向的影响.计算结果与产物轨道角动量模型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碰撞能量的增加,产物转动取向越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