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化学   19篇
力学   1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建立卡氏积空间 (X×Y,S× T)上的乘积区间值测度和乘积模糊值测度 ,证明模糊值测度空间上模糊值函数的模糊值积分的 Fubini定理。  相似文献   
32.
用TG-DTG-DSC热分析技术研究了三(O,O′-二异丙基二硫代磷酸酯)合钴(Ⅲ)、双(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合镍(Ⅱ)及其后者与吡啶或4-甲基吡啶加合物在氮气气氛中的热行为;用传统的微商法(A-B-S)和积分法(C-R法)以及分别由Malek、Dollimore提出的两种新型的热分析动力学方法协同处理TG数据,获得了四种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EA,确定了反应机理。对它们的热行为和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试就本文所用的几种数据处理方法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33.
由于局部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现象,金纳米颗粒具有显著的光热效应,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精准医疗和非介入性组织成像的需要,作为纳米颗粒光热衍生效应的金纳米颗粒光声效应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金纳米颗粒自身特性对其光声效应的影响目前已经得到一定的研究,而对于脉冲激光特性对其光声效应的影响尚缺乏深入探讨,因此,本文对金纳米球在不同脉冲...  相似文献   
34.
孙建平  侯小歌  梁峰  时同华  段长青 《分析化学》2006,34(11):1565-1569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检测葡萄酒中酚类物质的方法,并评价其定量分析的准确性、线性、重复性和检出限,结果显示:16种酚类物质除芦丁和白藜芦醇糖苷外,平均加标回收率大于78%;相关系数R2>0.999,线性关系良好;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在日内(n=10)与日间(n=6)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分别低于2.0%和5.0%;检出限为0.05~1.0 mg/L。利用该方法对6个红葡萄酒中16种酚类物质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其相对标准偏差(CV%)均小于5.0%,说明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葡萄酒产品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35.
孙建平  翁家宝  林婷  马琳璞 《化学学报》2010,68(13):1337-1342
采用原位脱氯化氢缩合聚合法制备了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氧化铽(PMOCOPV/Tb4O7)纳米复合材料. 红外光谱证实了在Tb4O7表面的包覆层为PMOCOPV.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随着Tb4O7含量增加, PMOCOPV/Tb4O7的最大吸收峰发生红移且强度提高. 荧光光谱研究表明随着Tb4O7含量增加, PMOCOPV/Tb4O7的最大发射波长发生蓝移且强度提高, 荧光寿命得到增强, Tb4O7与PMOCOPV之间形成了光致电子转移体系, 使得π电子离域程度增加, 并且导致荧光量子效率提高. 根据Eg与入射光子能量的关系, 拟合了PMOCOPV/Tb4O7薄膜的光学禁带宽度, 发现随着Tb4O7含量增加, Eg减小. 采用简并四波混频方法测试它们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χ(3), 结果发现随着Tb4O7含量增加, PMOCOPV/Tb4O7纳米复合体的非线性光学响应逐渐增强, 这说明PMOCOPV与Tb4O7之间形成了分子间光致电子转移体系, 产生了复杂的分子间离域π电子非线性运动.  相似文献   
36.
采用3-烷基噻吩与对硝基苯甲醛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聚合反应得到了5种聚(3-烷基)噻吩取代苯甲烯衍生物:聚(3-丁基)噻吩对硝基苯甲烯(PBTNBQ)、聚(3-己基)噻吩对硝基苯甲烯(PHTNBQ)、聚(3-丁基)噻吩对二甲氨基苯甲烯(PBTDMABQ)、聚(3-己基)噻吩对二甲氨基苯甲烯(PHTDMABQ)和聚(3-辛基)噻吩对二甲氨基苯甲烯(POTDMABQ).计算其光学禁带宽度分别为PBTNBQ(1.82eV),PHTNBQ(1.85eV),PBTDMABQ(1.71eV),PHTDMABQ(1.78eV)和POTDMABQ(1.67eV).利用简并四波混频技术测量了5种聚合物薄膜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分别为1.74×10-8,1.82×10-8,5.62×10-9,8.64×10-9和1.22×10-8esu,均具有较大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针对取代基结构对聚(3-烷基)噻吩取代苯甲烯衍生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影响从分子内极化程度和主链电子的离域程度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7.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2,5-二丁氧基)对苯乙炔/多壁碳纳米管(PDBOPV/MWCNTs)复合材料.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证实了在MWCNTs表面的包覆层为PDBOPV.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PDBOPV/MWCNTs复合材料直径为35—45 nm,其中PDBOPV包覆层厚度约为15 n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随着MWCNTs含量的增加,PDBOPV/MWCNTs的吸收发生红移且强度提高.荧光光谱研究表明随着MWCNTs含量的增加,PDBOPV/MWCNTs的最大发射波长发生蓝移且强度减小,MWCNTs与PDBOPV之间形成了光致电子转移体系,使得π电子离域程度增加,并且导致荧光量子效率降低.根据Eg与入射光子能量的关系,拟合了PDBOPV/MWCNTs薄膜的光学禁带宽度,发现随着MWCNTs的增加,Eg逐步减小.采用简并四波混频方法测试它们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χ(3),结果发现随着MWCNTs含量的增加,PDBOPV/MWCNTs复合体的非线性光学响应逐渐增强,这说明PDBOPV与MWCNTs之间形成了分子间光致电子转移体系,产生了复杂的分子间π-π电子非线性运动. 关键词: 聚(2 5-二丁氧基)对苯乙炔 多壁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光致发光  相似文献   
38.
单壁碳纳米管的场发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场发射显微镜(FEM)和四极质谱计分别研究了经过热处理的单壁碳纳米管的场发射图像和热处理过程中样品脱附的残气质谱.当热处理温度达到1000℃左右时得到了单壁碳纳米管的场发射像,此像可能是顶端开口的单根(16,0)锯齿形单壁碳纳米管的具有原子可分辨的场发射图像.四极质谱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温度范围W针尖晶粒间隙中有O原子和C原子释放出来.它们对单壁碳纳米管顶端的修饰是我们能观察到这些碳纳米管场发射像的可能原因.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管(SWCNTs) 场发射显微镜(FEM) 四极质谱  相似文献   
39.
用TG-DTG-DSC热分析技术研究了三(O,O′-二异丙基二硫代磷酸酯)合钴(Ⅲ)、双(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合镍(Ⅱ)及其后者与吡啶或4-甲基吡啶加合物在氮气气氛中的热行为;用传统的微商法(A-B-S)和积分法(C-R法)以及分别由Malek、Dollim ore 提出的两种新型的热分析动力学方法协同处理TG 数据,获得了四种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E和A,确定了反应机理。对它们的热行为和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试就本文所用的几种数据处理方法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40.
侧链含酞菁铜功能基的聚苯胺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酞菁铜、氯磺酸和氯化亚砜为原料合成酞菁铜磺酰氯,并将其与本征态聚苯胺进行反应,合成了侧链悬挂酞菁铜功能基的聚苯胺(PAnCuPc).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产物和反应中间体进行了结构表征.PAnCuPc可溶于强极性非质子溶剂.如NMP,DMF,DMSO和DMAc,甚至在常用的低沸点溶剂如THF和三氯甲烷中也有一定的溶解性.红外光谱研究表明,与本征态聚苯胺相比,侧链含酞菁铜功能基的聚苯胺的吸收峰向低频方向移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侧链悬挂酞菁铜功能基的聚苯胺在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区都具有较强的吸收.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该产物具有较强的结晶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