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6篇 |
免费 | 56篇 |
国内免费 | 89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28篇 |
力学 | 12篇 |
综合类 | 4篇 |
数学 | 40篇 |
物理学 | 1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41.
142.
将自组装得到的聚苯乙烯胶体晶体,利用反应离子刻蚀和软刻蚀法复形到偶氮苯聚合物膜表面,获得六方非紧密排列的偶氮苯聚合物半球状阵列微图案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接触角测量仪等对膜的微阵列结构和表面润湿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光照对膜微图案结构和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偶氮苯基团的光致取向特性,偶氮苯聚合物膜的微图案在偏振光照射下,可由初始的半球状阵列微结构形变成纺锤状和椭球状等结构,这种微结构的改变可以改变膜表面润湿性,实现偶氮苯聚合物膜表面不同微图案和润湿性能的光照调控。 相似文献
143.
在金电极表面制备了3D金/铜纳米枝状物,并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血红蛋白为模板分子,在枝状物表面成功制备了蛋白质印迹聚合物。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制备的聚合物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通过微分脉冲伏安法、利用制备的聚合物修饰电极可对溶液中的血红蛋白进行检测,得到比已报道的类似印迹传感器更宽的检测范围和更低的检测下限,其线性范围为1.0×10~(-14)~1.0×10~(-1)mg/L,检测限为1.9×10~(-15)mg/L(S/N=3),相关系数为0.9975。实验结果表明,在电极表面制备的金/铜纳米枝状物,大大提高了电极的电子传递能力,也提高了印迹聚合物修饰电极的检测范围。 相似文献
144.
Paternò-Büchi(P-B)反应,即羰基-烯的[2+2]光环化加成反应,利用其特殊的区域及立体选择性可以合成一些结构精巧的取代氧杂环丁烷。随着P-B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们对P-B反应的区域选择性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P-B反应发现之初,人们一直用“最稳定的双自由基规则”解释其区域选择性,这一规则对有些体系却不适用,近年来有人开始运用“自旋化学”理论来解释区域选择性。本论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评述了近年来P-B反应的区域选择性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反应温度、反应物的取代基对P-B反应区域选择性的影响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145.
146.
采用柱层析法、沉淀置换法和乙醇-丙酮混合溶剂法对聚合氯化铝(PAC)中的Al13形态进行了分离提纯, 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27Al NMR, TEM, SEM, 电位测定法, 粒度测定法等多种现代分析仪器和方法对不同分离提纯方法得到的Al13形态进行了分析表征和比较, 并初步比较研究了Al13形态的水处理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分离纯化方法得到的 Al13形态具有不同的结构形貌、粒度分布、电性和水处理效果. 乙醇-丙酮混合溶剂法得到的Al13形态具有良好的纯度和水处理效果. 该研究初步证实了Al13是PAC中的最佳絮凝形态. 相似文献
147.
为提高La-Mg-Ni基储氢合金La0.73Ce0.18Mg0.09Ni3.20Al0.21Mn0.10Co0.60的电化学性能,由5-溴水杨酸和苯胺合成了一种席夫碱作为表面改性剂,对储氢合金进行表面处理。 从紫外与红外图谱可知,合成了目标席夫碱。 添加1%席夫碱后,合金的相结构没有改变。 与未添加席夫碱的合金电极相比,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略有下降,但50次充放电循环后合金电极的容量保持率有较大幅度提高,添加5%席夫碱的电极容量保持率从63%提高到75%,高倍率放电性能也有增加。 经表面处理后,合金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I0与极限电流密度IL均有大幅度提高,动电位极化曲线也表明合金电极的抗腐蚀能力变强。 以上结果均表明,添加少量席夫碱有助于改善储氢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8.
149.
合成了配合物[Eu2C40H46N6O8·2(NO3)]。配体为邻香兰素与二乙烯三胺缩合而成的双席夫碱。配合物的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α=1.6546(3)nm,b=1.651 9(3)nm,c=1.5807(3)nm,β=91.81(3)°,V=4.318(2)nm^3,Dx=1.795Mg·m^-3,Z=4,μ=2.95 7mm^-1,F(000)=2320,R=0.058,Rw=0.076,Eu(Ⅲ)的配位数为8,配位几何为双帽三角棱柱。配位原子为氧原子和氮原子。 相似文献
150.
采用柱层析法、沉淀置换法和乙醇-丙酮混合溶剂法对聚合氯化铝(PAC)中的Al13形态进行了分离提纯, 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27Al NMR, TEM, SEM, 电位测定法, 粒度测定法等多种现代分析仪器和方法对不同分离提纯方法得到的Al13形态进行了分析表征和比较, 并初步比较研究了Al13形态的水处理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分离纯化方法得到的 Al13形态具有不同的结构形貌、粒度分布、电性和水处理效果. 乙醇-丙酮混合溶剂法得到的Al13形态具有良好的纯度和水处理效果. 该研究初步证实了Al13是PAC中的最佳絮凝形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