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74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讨论了高能强子 -强子散射过程中的坡密子以及坡密子的 QCD内容 .认为坡密子有可能就是具有量子数 IG=0 + ,JPC=2 + +的张量胶子球 ξ( 2 2 30 ) .用雷其化胶子球模型计算了高能质子 -质子散射截面和坡密子 -核子的耦合参数 β.理论结果与实验的要求一致. The pomeron in high energy hadron hadron scattering as well as the QCD nature of the pomeron are discussed. We claimed that the pomeron may be the tenser glueball ξ(2 230) with quantum number I G =0 +, J PC =2 ++ . Under this reggeized glueball model the cross section of high energy proton proton scattering and the coupling parameter of the pomeron nucleon, β , are calculated.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of the present model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12.
重离子反应中介子产生的观测对于认识重离子反应动力学和核物质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讨论了重离子反应中阈能附近介子产生的一些特点和研究现状 ,特别讨论了π介子产生和K+ 介子产生 .在我国兰州重离子冷却储存环上开展这方面的实验研究具有可能性 ,可望得到很有意义的结果 .及时开展这方面实验研究和相应的理论研究是必要的.It is important to measure meson productions in heavy ion collision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of heavy ion reactions and the properties of nuclear matter.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characteristic and present status of meson productions near the threshold energies in heavy ion collisions. Especially the pion and K + productions are discussed. We point out that it is meaningful and possible to carry out the experimental studies at the CSR.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imely the...  相似文献   
13.
姜焕清  邹冰松 《中国物理 C》1991,15(12):1115-1130
本文系统地评述了目前π核双电荷交换反应的实验及理论研究的状况,讨论了π核双电荷交换反应的可能机制,对于一些尚未澄清的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相对论的框架下, 基于有效拉氏量, 在单π和单ρ介子交换的机制下, 我们推导了高能质子-质子碰撞过程中五夸克态产生过程反应截面. 利用已知的经验耦合常数和顶角形状因子, 研究了N*(1710)核子激发态对反应截面的影响, 发现ρ介子交换在这些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包括中间核子态N*(1710)在质心能量为4GeV附近, 使反应截面增大几十倍, 其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计算π引起的单举η产生的模型理论.理论与实验的比较表明,π-A碰撞中的η产生是一种表面产生过程.  相似文献   
16.
利用手征幺正方法研究了衰变\Upsilon(3S)→\Upsilon(1S)ππ.通过引入一个JP=1, I=1的中间态, 该衰变的ππ不变质量谱和cosθπ角分布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解释. 同时,其他\Upsilon(nS)各态之间的ππ跃迁也能得到很好的描述. 通过拟合CLEO的数据,对这个态的质量和宽度作了预言. 该态的夸克组成应该是bbqq.  相似文献   
17.
以π介子为例给出了正确计算核物质中粒子-空穴激发的相对论方法,指出了它与通常计算方法的区别及通常计算方法中所作近似的不合理性.并与非相对论的粒子-空穴激发的色散关系进行了比较.我们还用这一方法计算并给出了△-空穴激发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8.
刘波  姜焕清 《中国物理 C》1994,18(2):180-185
用程函近似分析在高能核碰撞中次级作用对K++比的影响.计算表明,在K++比中次级碰撞效应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应用自恰的热力学方式确定夸克质量公式中的参数,并进一步证明,在新的质量标度下,适量的负电荷仍然可以降低奇异夸克物质的临界密度,从而有利于在重离子磁撞实验中寻找strangelets。当然,过量的负电荷仍将使味平衡成为不可能。  相似文献   
20.
 吴大猷先生,1907年9月29日生于广东,于2000年3月4日在台北逝世,享年93岁.海内外的华人物理学工作者无不为失去了一位对物理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先驱而感到十分悲痛.吴大猷教授学识渊博,学术造诣精深,是国际上著名的物理学家.他192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1931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在塞缪尔·高德斯密特(SamuelA.Goudsmit)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1933年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他有关重元素的工作指出了自然界存在超铀元素.他1934年27岁从密歇根大学学成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获得美国大学物理博士的三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