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化学   29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Na8 Al6 Si6 O24 Cl2∶M n和Na8 Al6 Si6 O24 Cl2∶Fe近红外发光材料。测定了荧光粉的X射线粉末衍射(XRD ),及室温下的光致近红外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在400 nm紫外光和602 nm可见光的激发下,Na8 Al6 Si6 O24 Cl2∶M n粉末中的M n5+(3 A2-3 T2,3 A2-1 E)发射了主发射峰位于1200 nm的近红外光谱。实验发现,M n和S共掺提高了该粉末的近红外发光强度,文中对此提出了S2--M n5+之间的能量传递机理。在334和500 nm的激发下,Na8 Al6 Si6 O24 Cl2∶Fe粉末中的Fe2+(3 T1-5 E)发射了主发射峰位于1000 nm的红外光谱,该现象对提高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可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2.
利用2-碘酰基苯甲酸(IBX)的氧化作用,在四丁基溴化铵(TBAB)作为添加剂的条件下,硫酚、硫醇类化合物在室温快速反应生成相应的硫代磺酸酯类化合物,共获得了11个硫代磺酸酯,产率为54%~83%;而该氧化体系在加入浓盐酸(w=36%)或浓氢溴酸(w=46%)的条件下,硫酚或硫醇均顺利被氧化卤代成相应的磺酰氯或磺酰溴,分别获得了11个磺酰氯和11个磺酰溴产物,产率为62%~84%.这两种体系都简单、高效,使用了绿色氧化剂和溶剂、具有处理简单、条件温和等优点,所有合成产物均经1H NMR、13C NMR结构确证.  相似文献   
23.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LaF3∶Ho3+,Yb3+ 红外下转换材料,研究了室温下该材料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特性和发光的时间衰减曲线。在LaF3∶Ho3+,Yb3+ 粉末中,观察到了Ho3+ 到Yb3+ 的能量传递,并通过分析确认了其为共振能量传递。通过Ho3+ 到Yb3+ 的共振能量传递过程,可以将材料吸收一个300~360 nm波段的紫外光子转化为两个波长在1 μm附近的红外光子。Yb3+ 的发射正好与硅太阳能电池的吸收匹配,材料中的这一红外下转换现象对于提高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4.
25.
利用遗传算法结合Gupta原子间相互作用势,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了带电 团簇的基态与低激发态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并与中性Cu13团簇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对 Cu13(中性及带电)团簇,高对称性几何构型在众多异构中无能量竞争性优势,团簇基态结构皆为非紧致低对称性结构,对 负电Cu13找到一种新的低对称性最低能结构;带电明显影响团簇结构稳定性,带电Cu13团簇与中性Cu13团簇的结构稳定性序列显著不同;基态 Cu13(中性及带电)团簇的具有磁矩最小化效应,而其高对称性结构则有较大磁矩;计算所得Cu13团簇电离能及电子亲和势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26.
摘要 目的 以甘草查尔酮母核为先导化合物骨架,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型咪唑-查尔酮衍生物并进行抗宫颈癌活性研究。方法 在查尔酮骨架的B环引入4种咪唑环,在A环分别引入甲氧基、氨基、羟基等活性基团;采用Claisen-Schmidt反应合成系列新型咪唑-查尔酮衍生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和HRMS进行表征。通过MTT、Transwell、流式细胞仪和分子对接实验方法,初步探索目标化合物的抗宫颈癌活性及作用机制。结果 大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宫颈癌活性,其中2i较为显著,且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小。此外,化合物2i能够显著抑制HeLa和HeLa/DDP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能够诱导其凋亡,并阻滞HeLa和HeLa/DDP细胞于G2/M期;分子对接模拟显示2i与查尔酮母核和原配体秋水仙碱相比,2i与微管蛋白秋水仙碱结合位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并能够产生氢键相互作用力。结论 化合物2i具有较显著的抗宫颈癌和抗宫颈癌顺铂耐药活性作用,这可能与其抑制了微管蛋白靶点有关。  相似文献   
27.
本文利用γ射线散射法研究了土层厚度对测量原油管道内油垢厚度的影响.实验装置由60Coγ射线的准直束、NaI(Tl)探测器和BH1324多道谱仪组成.同时结合蒙特卡洛(MCNP)程序模拟与之对比.发现放射源与探测器的合理布局以及适当的探测距离对提高线性度有很大关系.本实验测得γ射线束距离探测器中心14.5cm,准直器出口到铁板5cm时有最佳线性相关系数平方值0.999,最佳测量精度0.169mm.  相似文献   
28.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aAl_2O_4∶Eu~(2+),Li~+发光材料,并讨论了掺杂Li+对CaAl_2O_4∶Eu~(2+)发光性质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和PL测试分析表明,在CaAl_2O_4∶Eu~(2+)中掺入Li~+后,Eu~(2+)的发光有一定的增强,而余辉时间则延长了4倍左右。通过热释光谱测量,分析了其陷阱能级的数量并估算了陷阱能级深度。结果表明,掺杂Li~+会在发光离子周围产生更多的电子陷阱,使陷阱的密度和深度增加,从而提高荧光粉的余辉性能。  相似文献   
29.
以2,3,4-三氟苯甲酸为原料,经酰化,缩合,置换,关环、水解、取代共6步反应以42.4%的总收率合成药物杂质标准品和药物先导化合物去氟左氧氟沙星,其结构经1H NMR, MS和HPLC确证。  相似文献   
30.
伴着新世纪的钟声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 ,在新的世纪中 ,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作出更辉煌的贡献 .物理教学改革将更加深入 ,教学现代化的进程将加快进行 ,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成果将不断涌现 .但是 ,如果认真全面地审视一下目前物理教育发展的现状 ,并对其作出清醒的客观全面的评价 ,不难发现 ,其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各地区之间、各高校之间 ,物理教学改革的进展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一些院校和一些领导对物理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对物理教育在科学素质培养中所起的无可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