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325篇
化学   672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80篇
综合类   39篇
数学   180篇
物理学   59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5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6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201.
采用静态水热法在F--OH-体系中,以四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偏铝酸钠为铝源、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合成了纳米SiO2-ZSM-5分子筛,考察了F-/Al2O3物质的量比对所合成的ZSM-5分子筛织构性质和甲醇转化制丙烯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初始溶胶F-/Al2O3物质的量比的增大,产物中SiO2的含量增大,ZSM-5分子筛的相对结晶度有所降低;同时,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减小、酸强度降低、酸量减少。对于甲醇转化制丙烯,最佳F-/Al2O3物质的量比为12;此时,丙烯选择性高于45%,丙烯/乙烯(P/E)比值大于10。反应机理分析表明,过渡态择形选择性是控制烯烃选择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2.
Nine novel triazole compounds containing ester group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ir structures were confirmed by elemental, ^1H NMR and IR analyses, and optimized by means of DF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method at the B3LYP/6-31G* level. Based on the quantum-chemical calculation results and the Pearson coefficients between FA and quantum- chemical parameters, V, LogP, MR and EHOMO are shown to be the important relative factors which affect FA of the title compounds.  相似文献   
203.
运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A)在玻碳电极(GCE)上研究了以氮氧自由基(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L)为均相电子转移媒体电催化氧化盐酸伪麻黄碱(PEH)的电化学行为及其电化学动力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PEH在GCE上的电化学氧化过程十分迟缓,不易直接发生电化学氧化反应.而在TEMPOL存在时PEH在0.641 V处出现了一个不可逆的氧化峰,且峰电流大幅度增加,表明TEMPOL对PEH的电化学氧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在5~1 000 mV/s扫描速度范围内,氧化峰电流(Ipa)与扫描速率平方根(v1/2)呈线性关系,此催化氧化反应是一受扩散控制的电极过程.测定了电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电子转移系数α为0.72,催化反应速率常数k为(2.26±0.05)×103(mol/L)/s.催化体系氧化峰电流与PEH浓度在2.0×10-5~2.0×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5mol/L.  相似文献   
204.
甘肃省会宁县高一学生碘营养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调查并分析会宁县高一学生碘营养状况及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研究对象,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测量血生化(包括TSH(促甲状腺激素)、FT4(游离甲状腺素)、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血常规,及取指端末梢血测钙(Ca)含量,同步测昔体格发育状况(包括身高、体质量、上臂围、右臂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智力相关指标(联合瑞文IQ值、注意力、学习力、光反射和声反射能力)。结果表明,调查对象TSH平均含鼍为(1.91±1.84)mu/L,低于参考值下限的占61.40%,FT4平均含量为(8.36±7.27)pmol/L,低于参考值下限的占66.49%,TSH和FT4都低于参考值下限的占48.42%,所有渊杏对象TSH和FT4均在参考值上限之内;男女生间比较发现女生碘缺乏程度高于男生(P〈0.001);从对象膳食碘的摄入量发现,98%以上未达到推荐摄入量,并在生源、性别、年龄间存在差异性;血清碘含量分层分析发现随着碘营养状况的改善,各项智力测试值依次增加,全血Ca和血清P含量存在差别(P〈0.05);三类指标相关分析显示FT4值与白蛋白、胆固醇、血小板及白细胞数目(P〈0.05)呈止相关关系,TSH与胆固醇、白细胞数目以及甘油三脂(P〈0.05)呈正相关关系;身高和体质量随TSH和FT4含量升高而递增。提示会宁高一学生血清碘亚临床缺乏状态者较多,尤其是女乍,血清TSH和FT4低下检出率比例较大,碘缺乏已经对调查对象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建议采取相应措施,如强化碘盐的供应和管理,普及碘营养知识,提倡摄入含碘丰富的食物,在集中供餐的学校食堂中增加含碘丰富食物的供给,促使该地区学生碘营养状况的改善及人口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205.
核壳结构三元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Actyflon-G03)、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原料,采用质量比为 1/1 的 OP-10/SDS 复合乳化荆,利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核壳结构共聚物乳液.研究了温度对聚合反应、氟单体含量对聚合物膜吸水性及硬度的影响,采用 DSC、SEM-EDX、TEM 表征了共聚物膜的性能及乳胶粒子特征.结果表明:当 Actyflon-G03 含量为 23.28%时,核壳型结构粒子呈球形分布,粒径约为 80~110 nm,膜吸水率最低,硬度最高,并有 75.85%的最大转化率和 0.58%的最低凝胶率.SEM-EDX 分析显示,氟原子在成膜过程中向膜表面迁移,降低了膜的表面能.  相似文献   
206.
甘草苷在悬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循环伏安法(CV)考察了甘草苷在悬汞电极(HMDE)上的电化学还原行为,在-0.7~-1.7 V(vs.SCE)电位窗口及0.10 mol/L(NH4)2SO4溶液中甘草苷在HMDE上的循环伏安行为是一在低扫描速度(<100 mV/s)下受吸附控制,在高扫描速度下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还原过程,还原峰电位(Epc)为-1.491 V。运用计时库仑法(CC)、计时电流法(CA)测定并计算了甘草苷的电荷传递系数α、扩散系数D以及表观速率常数Kf等电极过程动力学参数。初步探讨了甘草苷在HMDE上的反应机理,同时运用方波伏安法(SWV)研究了甘草苷在HMDE上的方波伏安行为,还原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2×10-6~1.2×10-5mol/L及1.2×10-5~1.2×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36及0.9966,检出限8.0×10-7mol/L,据此可建立直接电化学测定甘草苷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7.
气化中煤灰熔点和黏度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煤灰中硅铝含量及硅铝比对煤灰进行分类研究,构建了灰熔融点和黏度与组分关系的优化模型,并对宽组分范围的煤灰熔点、黏度关系进行探讨。获得了更加精确的灰熔点预测模型,全液相温度模型预测误差为±40℃,实验值和预测值的标准误差为25℃。采用修正的Urbain模型和Roscoe模型相结合,模型预测值和实验值吻合较好,低黏度下对数黏度的预测值和实验值误差为±0.1;高黏度下黏度的预测值和实验值误差为±0.2。结果表明,基于煤灰组分分类的拟合结果优于涵盖宽组分的模型。  相似文献   
208.
以水杨酸为羟基自由基(HO·)捕捉剂、四氯化碳为氢自由基(H·)捕捉剂,采用间歇高压反应釜对玉米秸秆纤维素在亚/超临界乙醇中的液化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自由基捕捉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纤维素液化行为的影响,研究亚/超临界乙醇产生的HO·和H·自由基对纤维素的液化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水杨酸用量增加(0-4mL),HO·浓度升高,生物油收率由29.3%提高至47.9%,固体残渣收率从26.7%降低至24.3%;反应温度从250℃升高至320℃,HO·活性随之增强,生物油收率由35.9%升高至58.2%,固体残渣收率由51.8%降低至20.4%;随着四氯化碳用量由0增加为2mL时,H·浓度降低,生物油收率由24.7%降低至20.7%,固体残渣收率由54.1%增加至59.1%;反应时间从0到30min,液化作用不断增强,生物油收率从8.7%升高至28.5%,固体残渣收率由86.3%下降至60.9%;30min之后,四氯化碳对H·活性的抑制加强,导致液化作用减弱,生物油收率有所下降。实验结果表明,乙醇在亚/超临界状态下能够产生HO·和H·,且HO·和H·浓度和活性与反应条件相关,对纤维素液化产物的收率及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9.
本文建立了磁固相萃取前处理与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联用检测食品中氯霉素(CAP)的分析方法。蜂蜜和鸡蛋样品经磁固相萃取后,再用检测牛奶样品中CAP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结果表明:两者联用后使得只能用于检测牛奶样品中CAP的试纸条也能应用于蜂蜜和鸡蛋等样品,而且方法的检出限在蜂蜜和鸡蛋样品中低至0.2ng/g。该联用方法扩大了CAP试纸条的应用范围,同时降低了检测成本。  相似文献   
210.
在聚龙一号脉冲功率装置上首次完成了对带正弦扰动铝套筒Z箍缩的X射线背光照相实验。实验采用千焦耳激光器(1053 nm, 1 kJ, 1 ns)驱动固体靶材产生X射线, 然后利用基于球面晶体的单色背光照相技术以及直接点投影背光照相技术, 成功观测到约7.5 MA电流驱动条件下, Z箍缩铝套筒的外边界不稳定性发展情况。该实验验证了在聚龙一号装置上联合千焦耳激光器开展X射线背光照相实验的能力, 为后续精密Z箍缩物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