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32篇
力学   17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利用电化学湿法印章技术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上制备AuPd合金和Au的双组分阵列图案.采用具有微浮雕图案的琼脂糖印章存储足够多的溶液,并通过控制电沉积的时间来控制图案厚度.应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能谱分析(EDX)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别对ITO表面上的AuPd合金和Au的形貌和组分进行表征,并通过循环伏安(CV)技术和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研究比较了Au和AuPd合金的催化活性.利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的针尖产生-基底收集(TG-SC)模式和氧化还原竞争(RC)模式,发现Au电极对二茂铁甲醇氧化物(FcMeOH+)电催化还原能力高于AuPd合金电极,而在AuPd合金上催化还原H2O2的能力显著高于Au.  相似文献   
82.
为保证人体中血氨浓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利用美国强生Vitros 250型干化学分析仪,通过比色法对血氨浓度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计算处理.结果显示: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两种温度下血氨浓度的变化不同,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血氨浓度增加.因此对血氨标本应及时送检,检测时间应不超过20min,如不能及时检测,最好放于2-8℃冰箱中保存,但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5h.  相似文献   
83.
初中代数里“整式”这一章是整个代数学的基础,它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关系是异常重大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須要求学生要理解透彻,記忆牢固,运用正确,計算熟练。如所周知,在这一章的教学中,教师讲起来,学生多不感到难懂,但一当学生自己动手作起題来,有时就会感到似是而非,沒有把握,乃至錯誤百出。例如,开头时有的学生就不承认a 2a 5b=3a 5b已經算完了;有的认为a~0应等于0,而不应等于1;有的則算出:3x-2(x-5y)=3x-2x-5y,3x-2(x-5y)=3x-6x 30y,x~3·x~2=x~6,x~3y~2 x~2y~3=x~5y~5以及5ab 3ab=Sa2b,5a~2b 3a~2b==8a~4b~2等等錯誤的結果来;甚至有的还长期地把3a~2和(3a)~2,-a~2和(-a)~2,(a b)~2和a~2 b~2混淆不清;或者在教师强調了(a b)~2≠a~2 b~2之后,却連(ab)~2=a~2b~2又不敢承认了。笔者有鑑于此,深  相似文献   
84.
通过烷基醇与固体三光气(BTC)反应后加入1,2-苯并异噻唑啉-2(3H)-酮(BIT)继续反应的“一锅法”制备了8种未见文献报道的2-(苯并异噻唑啉-3-酮-2-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认,并且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水单细胞菌和大肠杆菌进行了初步抑菌活性实验,实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85.
郑智捷  郑昊航 《光子学报》2014,40(9):1397-1404
利用测量计算模型和系统化参量统计方法模拟双态量子交互作用系统,在多种交互作用模式下模拟双路量子干涉测量的统计分布效应.从量子交互作用出发,对Einstein受激发射,Mach-Zehnder干涉仪和Stern-Gerlach自旋测量等测量模式形成测量四元组.利用多变量逻辑函数和变值原理,在N元0-1输入/输出序对上形成变值测量四元组,建立变值双路模拟模型.变值模型根据:概率、同步/异步、对称/反对称等不同组合条件特征输出统计分布结果,形成2组8个统计直方图.  相似文献   
86.
以Na_2MoO_4·2H_2O为钼源,硫脲为硫源和还原剂,氧化多壁碳纳米管(o-MWNTs)和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三维花状MoS_2/GO/o-MWNTs纳米复合材料,并进一步采用原位还原法将金纳米粒子修饰至MoS_2/GO/o-MWNTs纳米复合材料表面。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RD、XPS等对上述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纳米材料具有3D花状球结构,且Au纳米粒子已成功生长在其花瓣状片层上。采用滴涂法制得该复合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研究了过氧化氢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电极对过氧化氢的电还原表现出强催化活性。通过对不同浓度过氧化氢的催化还原,得出该电极对过氧化氢的线性范围为12.0×10~(-9)~31.0×10~(-6) mol/L,灵敏度为56.6μA/(mmol·L~(-1)),检出限为12.0×10~(-9) mol/L。  相似文献   
87.
采用直接的无溶剂制备方法,将3种磷系阻燃剂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聚磷酸铵(APP)和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分别插层到镁铝型水滑石(MAH)片层中,制备了3种含磷阻燃剂的MAH复合物(DOPO-MAH、APP-MAH和MPP-MAH),并采用模压成型法制备了MAH复合物与热塑性聚氨酯(TPU)的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分别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且通过锥形量热仪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AH中MPP的分散性较差,DOPO和APP的分散性较好,并且磷元素分布均匀。MAH的初始层间距为4.11 nm,APP和MPP均在0.5 h时就已完成插层,最终层间距分别缩小到3.93和4.04 nm。DOPO则在0.5 h后完成,但插层后的层间距更小,为3.86 nm。与物理混合物所制得的复合材料相比,(DOPO-MAH-6h)/TPU和(APP-MAH-6h)/TPU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分别从669.3 kW/m2降至573.9 kW/m2,从657.7 kW/m2  相似文献   
88.
电子束实验仪可以研究带电粒子在横向电场和纵向非均匀电场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带电粒子在横向、纵向磁场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及电子射线的磁聚焦和荷质比的测定等实验.  相似文献   
89.
本工作通过一步水浴法制备高氮/氧含量密胺树脂(MF), 引入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改变聚合物的反应历程, 使进入SDS胶束中的三聚氰胺与甲醛在盐酸催化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 高温碳化后成功制备MF衍生多孔碳材料. 对MF衍生多孔碳材料分别进行了扫描电镜、比表面积等表征, 结果表明, 其具有多孔互穿网络结构, 比表面积高达387.86 m2?g-1, 且孔径分布适宜(3.62 nm). 作为超级电容器(SCs)电极材料, 在1.0 A?g-1下的比电容值为349.6 F?g-1, 20.0 A?g-1时(254.6 F?g-1)仍能维持1.0 A?g-1时73.0%的电容保持率, 倍率性能优异. 该样品在10.0 A?g-1下循环15000次后的比电容值几乎没有衰减, 循环稳定性能优越. 此研究结果表明SDS可辅助提升MF衍生多孔碳材料的电容性能, 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0.
利用铝酸三钙(C3A)水化合成钙基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aAl-LDH-Cl)。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不同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phate,简称SDS)初始浓度下,CaAl-LDH-Cl在SDS体系、SDS-SO42-共存体系中对SDS的吸附效果,并结合XRD、FTIR、SEM和TG等测试手段探究硫酸根对CaAl-LDH-Cl去除SDS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SDS-SO42-共存体系中CaAl-LDH-Cl对SDS的吸附量(4.65mmol·g-1)明显高于SDS体系吸附量(3.42mmol·g-1);两种体系中CaAl-LDH-Cl吸附SDS的行为均符合Langmuir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硫酸根促进CaAl-LDH-Cl去除SDS的机理:(1)CaAl-LDH-Cl自溶解产生的Ca2+与SDS生成Ca-SDS沉淀,以及SO42-通过离子交换作用生成的CaAl-LDH-SO4,均增加了产物的层间距,提高CaAl-LDH-Cl对SDS的吸附量;(2)SO42-的存在有利于SDS胶束形成,促进了CaAl-LDH-Cl对SDS的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