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32篇
力学   17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提出利用等效电路法解决电磁脉冲注入下有损非均匀传输线及其网络端接非线性负载的时域响应问题。采用分段逼近级联方法建立了有损非均匀传输线的等效电路模型。利用设计的快沿电磁脉冲源对有损非均匀微带线端接电阻、瞬态抑制二极管的响应进行了试验和仿真对比分析,验证了该等效电路模型的正确性和解决非线性负载响应问题上的有效性。通过与FDTD法对更复杂的有损非均匀传输线、不等长有损非均匀传输线、有损非均匀传输线网络的仿真结果和计算机运行时间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等效电路法的正确性以及在解决有损非均匀传输线问题上的普遍适用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32.
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是师范生培养的重要内容。选取了1所省属师范院校的卓越教师计划师范生为研究对象,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6个维度对师范生化学教学设计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经过化学教学设计课程的学习,师范生在“学情分析”和“板书设计”2个维度上的整体水平较其他维度仍然很低。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的对策,为推动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的衬底上,利用直接电沉积方法制备了ZnO纳米线或ZnO薄膜.然后利用存储有HCI刻蚀剂的琼脂糖微图案印章对其进行了化学刻蚀以形成不同的图形.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分别对ITO衬底上的ZnO薄膜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质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34.
微波法合成2-羟乙基苯并[d]异噻唑-3(2H)-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并异噻唑-3(2H)-酮(BIT)及氯乙醇为原料微波法合成了2-羟乙基苯并[d]异噻唑-3(2H)酮。考察了氢氧化钠量,氯乙醇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经正交实验设计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最佳反应条件下收率为83.3%。结果表明,与传统工艺相比,微波技术合成2-羟乙基苯并[d]异噻唑-3(2H)-酮的方法具有操作方便、收率高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采用孔蛋白(MspA)和双肉豆蔻磷脂酰胆碱(DMPC)在玻碳(GC)基底表面成功构建有仿生特性的纳米通道膜,同时将葡萄糖氧化酶(GOD)修饰于膜上. 使用循环伏安法研究GOD/MspA-DMPC/GC电极的GOD直接电化学过程以及其对氧气和葡萄糖的响应. 研究发现,MspA与DMPC形成的仿生纳米通道膜内,GOD在接近生物体系FAD/FADH标准电位处实现了自身两质子、两电子表面控制的电化学反应. MspA与DMPC的仿生纳米通道膜体系为GOD提供了理想活性环境.  相似文献   
36.
郭勇  肖炳甲  刘磊  杨飞  汪悦航  仇庆来 《中国物理 B》2016,25(11):115201-115201
The efficient and safe operation of large fusion devices strongly relies on the plasma configuration inside the vacuum chamber.It is important to construct the proper plasma equilibrium with a desired plasma configuration.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target configuration,a shape constraint module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e tokamak simulation code(TSC),which controls the poloidal flux and the magnetic field at several defined control points.It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double null,lower single null,and quasi-snowflake configurations for the required target shape and calculate the required PF coils current.The flexibility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is method have been verified by the simulated results.  相似文献   
37.
利用Moyal-Weyl星乘和Bopp变换,在微扰论下对非对易空间条件下高斯势中的氢原子能级进行了修正,通过优化高斯势的参数得到能级修正的极值,为探测非对易时空参量提供了新的可能方案。  相似文献   
38.
仇庆来  肖炳甲  郭勇  刘磊  汪悦航 《中国物理 B》2017,26(6):65205-065205
Vertical displacement event(VDE) is a big challenge to the existing tokamak equipment and that being designed. As a Chinese next-step tokamak, the Chinese Fusion Engineering Test Reactor(CFETR) ha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VDE study with full-fledged numerical codes during its conceptual design. The tokamak simulation code(TSC) is a free boundary time-dependent axisymmetric tokamak simulation code developed in PPPL, which advances the MHD equations describ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plasma in a rectangular domain. The electromagnetic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surrounding conductor circuits and the plasma are solved self-consistently. The TokSys code is a generic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environment developed in GA. Its RZIP model treats the plasma as a fixe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urrents which couple with the surrounding conductors through circuit equations. Both codes have been individually used for the VDE study on many tokamak devices, such as JT-60U, EAST, NSTX, DIII-D, and ITER. Considering the model differences, benchmark work is needed to answer whether they reproduce each other's results correctly. In this paper, the TSC and TokSys codes are used for analyzing the CFETR vertical instability passive and active controls design simultaneously. It is shown that with the same inputs, the results from these two codes conform with each other.  相似文献   
39.
计算含动边界非定常流动的无网格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网格算法中考虑了含动边界的流动问题,研究了可以计算处理包含一定位移及扭转动边界非定常流动的算法.创建了无网格算法的动点法则,并引入抗扭方法对弹簧方法进行改进来处理离散点运动,提高了方法的可用度及精度.发展了求解基于无网格的ALE方程组的算法,在点云离散的基础上采用曲面逼近计算空间导数及HLLC格式计算数值通量,运用四步龙格-库塔法进行时间推进.在跨、超音速条件下,计算模拟了典型翼型简谐振动流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及文献对比吻合,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0.
通过耦合ABAQUS有限元软件中的隐式静态分析和显示动态分析,提出钢管混凝土构件在火灾与撞击联合作用下的数值计算方法,分别对已有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温度场试验、火灾下轴向撞击试验和常温下侧向撞击试验进行数值模拟,以验证本文方法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钢管混凝土构件在不同温度下的侧向撞击有限元模型,分别对不同温度下的挠度和撞击力时程曲线进行对比,采用极值后平均撞击力和吸能系数对高温作用下构件的抗侧向撞击性能进行量化分析,并分析了600 ℃下构件撞击全过程。结果表明:温度对钢管混凝土构件的侧向撞击性能影响明显,随着温度升高,构件跨中挠度大幅增加,撞击时程变长;高温下构件的撞击力时程曲线与常温下差异明显,高温下曲线可分为震荡阶段、下降阶段和卸载阶段;构件主要通过整体弯曲变形吸收落锤的动能,随着温度升高,极值后平均撞击力和吸能系数逐渐降低,表明构件的抗撞击性能逐渐降低,当温度超过400 ℃后,构件抗撞击性能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