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3篇
  免费   280篇
  国内免费   272篇
化学   480篇
晶体学   24篇
力学   111篇
综合类   35篇
数学   327篇
物理学   56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报道了C60与1,3-丙二胺和N,N-二甲基-1,3-丙二胺的加合反应,反应产物未经预先离子化处理直接用ESL-MS进行检测。由于反应产物从甲苯溶液中析出,避免了生成多胺基加合物,产物以单加成物为主。当加合反应在空气氛下进行时,有加合氧的产物C60On(NH2—CH2CH2CH2NR2)m(R=H,CH3)存在。实验发现:N,N-二甲基-1,3-丙二胺比1,3-丙二胺更容易与C60发生多胺基加成和氧加成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制备C60二胺的单加成产物。  相似文献   
52.
结晶/结晶共混体系聚苯硫酸/聚醚醚酮中聚醚醚酮组分的结晶熔融行为──熔融温度的影响麦堪成,许家瑞,梅震,曾汉民(中山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广州,510275)关键词聚醚醚酮,聚苯硫醚,结晶/结晶共混物,结晶熔融行为近年来,高性能聚合物共混物如聚砜(PS...  相似文献   
53.
光催化研究与发展的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对CA1961-1996年期间卷双期号期刊中收录的与光催化有关的各种文献进行了详细的统计,结果表明,光催化研究正处于快速的发展期,以消除环境污染为目的应用研究是该快速发展期中的主题,日本,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发表文献量居世界前4位。  相似文献   
54.
Exchange bias effect has been widely employed for various magnetic devices.The experimentally reported magnitude of exchange bias field is often smaller than that predicted theoretically,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due to the partly pinned spins of ferromagnetic layer by antiferromagnetic layer.However,mapp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inned spins is challenging.In this work,we directly image the reverse domain nucleation and domain wall movement process in the exchange biased Co Fe B/Ir Mn bilayers by Lorentz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From the in-situ experiments,we obtain the distribution mapping of the pinning strength,showing that only 1/6 of the ferromagnetic layer at the interface is strongly pinned by the antiferromagnetic layer.Our results prove the existence of an inhomogeneous pinning effect in exchange bias systems.  相似文献   
55.
以木质素磺酸钠(LS)和1-溴十二烷为原料,吡啶为催化剂,在碱性醇水混合溶液中,利用超声波辅助烷基化反应制备生物基表面活性剂.通过GPC,UV,FTIR和1H-NMR对木质素磺酸钠及其直接烷基化产物(ALS)、超声烷基化产物(UALS)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超声活化使木质素磺酸钠的分子量从154200下降到106000,酚羟基的含量从0.65%提高到1.55%,活化效率达139%.1H-NMR谱中甲氧基的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值由超声前的36.0%下降到超声后的21.0%.烷基化反应位点是LS的酚羟基,超声波活化烷基化效率明显高于直接烷基化效率.1%质量浓度的UALS的表面张力为28.2 mN/m,相同质量浓度的ALS和LS的表面张力分别为34.1 mN/m和41.5 mN/m.UAL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是5×10-2g/L,比LS的低近两个数量级.超声烷基化效果较直接烷基化好的原因在于超声波处理一方面提高了酚羟基的含量,一方面破坏了大分子的三维网状结构,强化了体系的传质和传热效率.  相似文献   
56.
对加稀土前后09Cr2AlMoRE钢取样分析化学成分,制备金相样用SEM-EDS研究了钢中析出物特征,制备透射电镜(TEM)试样通过TEM研究元素的晶界偏聚,并用热力学计算了稀土Ce,La,S和残余元素As反应固定残余元素As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氧、硫的条件下,稀土镧可以和09Cr2AlMoRE钢中较低含量的砷(130×10-6)作用生成镧砷金属间化合物;铈、镧主要是通过形成稀土砷硫夹杂物固定钢中残余元素砷。另外,在本实验条件下稀土元素(64×10-6)只有很微量的偏聚在晶界,残余元素As不在晶界偏聚。  相似文献   
57.
修正的Arrhenius方程k=BTnexp(-E/RT)中的E,是化学反应名副其实的活化能。它与Arrhenius活化能E a有相同的物理意义,也服从Tolman解释。  相似文献   
58.
基于反式 1,4-聚异戊二烯(TPI)的形状记忆性能, 以聚氨酯海绵为基底, 包覆TPI制备出了一种具有疏水超亲油特性的三维多孔形状记忆海绵. 由于这种海绵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特性, 可以通过反复按压/恢复过程, 实现对海绵孔径在微米尺寸(约875 μm)与纳米尺寸(约450 nm)间可逆调控. 利用材料特殊的浸润特征及其可控的孔尺寸, 进一步研究了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研究结果表明, 微米尺寸大孔径海绵有利于对不相溶油-水混合物进行快速高效分离, 而纳米尺寸小孔径海绵则有利于对乳液混合物进行分离, 实现了同一材料同时满足不相溶油-水混合物及乳液体系的分离要求.  相似文献   
59.
针对连铸二冷区生产环境复杂且存在着大量水雾干扰的情况,建立了连铸水量优化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混合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来求解连铸二冷水优化问题。依据冶金过程中的工艺要求建立了二冷水量优化模型,并在经典的PSO算法基础上提出了适合该问题求解了混合自适应PSO算法。由于连铸过程存在着偏微分方程约束,传统的优化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不能达到很好的动态优化效果。研究了粒子群算法,基于种群的多样性,不断的自适应的更新粒子群算法中参数,将禁忌搜索的方法和传统的粒子群算法结合,增强了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和全局寻找全局最优的能力。将该算法应用到连铸二冷水动态优化中,实验结果表面该算法能够快速有效的求解该优化问题。该方法用于连铸二冷水优化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60.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个化合物{[Cu2(Hpimdc)(4,4′-bpy)]·H2O}n(1)和[Mn3(pimdc)2·6H2O]n(2)(H3pimdc=2-丙基-4,5-咪唑二甲酸,4,4′-bpy=4,4′-联吡啶),并对2个化合物进行了红外、元素分析、晶体结构和热稳定性分析。晶体结构分析发现化合物1之中的H3pimdc和4,4′-bpy交替与铜(Ⅰ)配位形成一维链线性铜(Ⅰ)配合物。沿a轴和(100)面去观察,2个一维链分子通过游离水连接而形成1个"U"型拓扑结构。而化合物2通过2-丙基-4,5-咪唑二甲酸链与锰(Ⅱ)连接为三维的网状结构。沿b轴方向,三维结构中存在交替的左/右手螺旋状二维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