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化学   3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防己诺林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在不同温度下,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防己诺林碱与BSA相互作用的光谱学行为。防己诺林碱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不同温度下防己诺林碱对BSA的荧光猝灭作用,利用Stern-Volmer方程处理实验数据,表明防己诺林碱对BSA的荧光猝灭作用属于静态猝灭。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了防己诺林碱与BSA间的结合距离R(27 ℃ 2.51 nm; 37 ℃ 2.72 nm; 47℃ 2.89 nm)、结合常数KA(27 ℃ 1.05×105 L·mol-1; 37 ℃ 3.31×105 L·mol-1; 47 ℃ 7.24×105 L·mol-1)及对应温度下的热力学参数。热力学数据表明二者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同时用同步荧光光谱探讨了防己诺林碱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以利多卡因为探针共振光散射法测定血清白蛋白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发现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下,利多卡因能增强血清白蛋白的共振光散射强度,据此,建立了以利多卡因为探针,利用共振光散射法测定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含量的新方法。考察了反应时间、试剂的加入顺序、pH值、SDBS和利多卡因的浓度以及共存干扰物等因素对共振光强度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测定BSA和HS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45.0和0.5~30.0 mg·L-1。该方法用于人血清样品中蛋白含量的分析,获得了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五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4.9%~5.7%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0%~103%之间。该方法使用常规荧光仪和常用化学试剂即可测定,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检出限为0.14 mg·L-1)。对新鲜的人血清样品可以直接进行分析,无需进行样品前处理。本方法为人血清样品中蛋白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3.
手性磷酸催化的有机催化不对称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性磷酸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高效、高对映选择性的Brønsted酸类有机催化剂, 已成功应用于催化不对称Mannich反应、还原胺化反应、Pictet-Spengler反应、aza-Diels-Alder反应和aza-Ene反应等许多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 手性磷酸催化剂分子内同时含有Lewis碱性位点和Brønsted酸性位点, 可同时活化亲电与亲核底物. 作为一种新型双功能有机催化剂, 手性磷酸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 催化剂最低用量可达0.05 mol%. 对各类手性磷酸催化剂在有机催化不对称合成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以及不对称诱导反应的机理、手性磷酸的分子结构及反应条件对其催化活性和不对称诱导活性的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4.
有机催化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机催化的不对称合成反应是目前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是合成众多重要的手性合成子和药物中间体的有效手段. 目前报道的催化Michael加成反应的有机催化剂主要有脯氨酸及其衍生物、手性咪唑啉酮、手性(硫)脲、金鸡纳碱衍生物等. 对各类有机催化剂在有机催化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中的应用, 以及不对称诱导反应的机理、催化剂分子结构及反应条件对其催化活性和不对称诱导作用的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5.
基于中空纤维的液相微萃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春  吴秋华  王志  韩丹丹  胡彦学 《色谱》2006,24(5):516-523
基于中空纤维的液相微萃取集采样、萃取、浓缩于一体,具有成本低,溶剂用量少,易与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联用等特点。该技术不仅可实现较高的回收率和富集效率,而且具有突出的样品净化功能,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样品前处理新技术。该文对基于中空纤维的液相微萃取的装置、操作模式、基本原理及近年来应用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6.
室温离子液体促进的5-亚芳基巴比妥酸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温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存在下, 采用室温研磨和微波辐射的方法, 由芳香醛和巴比妥酸或硫代巴比妥酸经Knoevenagel缩合反应, 制备了相应的5-亚芳基巴比妥酸或5-亚芳烃基硫代巴比妥酸衍生物. 在室温研磨条件下反应2 h, 产率为78%~96%, 在微波辐射功率为160 W时反应20 s, 产率为82%~98%, 产物结构经1H NMR确证.  相似文献   
37.
以聚丙烯酰胺(PAM)为大分子引发剂, 采用开环聚合方法, 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引发L-谷氨酸苄酯环内酸酐(BLG-NCA)聚合合成了两亲性聚丙烯酰胺/聚L-谷氨酸苄酯接枝共聚物(PAM-g-BLG), 采用IR, 1H NMR和GPC方法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芘作荧光探针, 研究了共聚物胶束的形成及其临界胶束浓度(cmc), 利用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胶束的粒径分布和形态. 结果表明, PAM能够引发BLG-NCA开环聚合得到接枝共聚物, 在一定条件下接枝共聚物能够形成球形的稳定胶束, cmc值和胶束粒径随着共聚物中疏水性聚L-谷氨酸苄酯(PBLG)链段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38.
光谱法研究染料木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染料木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染料木素对HSA的荧光猝灭作用属于二者形成复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利用Stern-Volmer方程处理实验数据,得到染料木素与HSA之间的结合常数KA为1.00×106(27 ℃),1.66×106(37 ℃)和5.25×106(47 ℃)。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出了染料木素与HSA之间的结合距离为2.59 nm(27 ℃),2.65 nm(37 ℃)和2.90 nm(47 ℃)。通过计算热力学参数,可知该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过程,且二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静电引力,同时用同步荧光光谱探讨了染料木素对H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粉防己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荧光光培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粉防己碱与BSA相瓦作用的光谱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粉防己碱埘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是导致粉防己碱猝火BSA内源荧光的主要原因.利用Stern-Volmer方程处理实验数据,获得了猝火常数Ksv,不同温度下的Ksv分别为1.26×104 L·mol-1(300 K),1.17×104 L·mol-1(310 K),1.12×104 L·mol-1(320 K).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了粉防己碱与BSA间的结合距离r(300 K:3.24 nm;310 K:3.31 nm;320 K:3.50nm).此外,还求得了粉防己碱与BSA的结合常数KA(300 K:1.52×105 L·mol-1;310 K:2.03×105 L·mol-1;320 K:2.89×105 L·mol-1)及相应温度下的热力学参数,热力学数据表明二者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粉防己碱与BSA相互作用的同步荧光光谱表明,二者的结合对BSA构象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40.
Based on the non-equilibrium Green's function formalism and spin-polarize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 tions, we investigate the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HDI and terahydrotetraazahexaeene diimide (4H-TAHDI) with two ferromagnetic zigzag-edge graphene nanoribbon electrodes. Compared with ttDI, four carbon atoms in the hexacene part of 4H-TAHDI are substituted by nitrogen ato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itrogen substitu- tion can improve significantly the spin-filtering performance and 4H-TAHDI can be used as a perfect spin filter.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suitable chemical substitution is a possible way to realize high-efficiency spin fil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