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92篇 |
免费 | 741篇 |
国内免费 | 697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287篇 |
晶体学 | 51篇 |
力学 | 758篇 |
综合类 | 109篇 |
数学 | 475篇 |
物理学 | 195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121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361篇 |
2002年 | 1480篇 |
2001年 | 1239篇 |
2000年 | 395篇 |
1999年 | 295篇 |
1998年 | 237篇 |
1997年 | 68篇 |
1996年 | 124篇 |
1995年 | 181篇 |
1994年 | 124篇 |
1993年 | 159篇 |
1992年 | 110篇 |
1991年 | 97篇 |
1990年 | 130篇 |
1989年 | 107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1962年 | 2篇 |
1960年 | 4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3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91.
在对 6种刹车盘和 2种刹车块材料组成的摩擦副进行变温摩擦磨损试验的基础上 ,将灰色关联法引入刹车副材料的筛选 ;在综合分析刹车副材料各性能指标的基础上 ,将待筛选的刹车副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用灰色关联度进行量化 ;通过比较各刹车副关联度大小 ,用定量排序法对各刹车副材料的性能作出综合评价 ,从而筛选出性能优良的刹车副摩擦材料 .结果表明 ,B堆焊材料是最优的刹车盘材料 ,K2 刹车块材料可作为最优的刹车块材料 ,刹车副 P2 0 ,B/ K2 、P3 5,B/ K2 为筛选出的最优刹车副材料 相似文献
292.
推力轴承瞬态启动油膜热不稳定性的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简化推力轴承为对象 ,理论上证明了推力轴承运行时存在热不稳定性 ,采用小扰动分析法得到了油膜温度的扰动方程 ,应用简正模态分析法推导了无量纲热不稳定性准则数以及推力轴承运行的热不稳定性准则 . 相似文献
293.
Cu-纳米TiB2原位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Cu-纳米TiB2原位复合材料在滑动干摩擦条件下的磨损行为.结果表明:载荷和滑动速度对纳米TiB2颗粒原位增强Cu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有重要影响;随着载荷的增加,Cu-纳米TiB2原位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和摩擦系数增大;由于在较高载荷下发生表面开裂,TiB2增强相含量较高的原位复合材料的磨损由轻度磨损向严重磨损转化;在中等载荷下,表面保护性氧化膜和基体中纳米TiB2相使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软化能力,Cu-纳米TiB2原位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和摩擦系数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加而降低;在较高滑动速度下,复合材料的主要磨损机制为塑性流变和氧化磨损. 相似文献
294.
线接触弹性接触变形的解析算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以一般光滑性体接触理论为基础,结合有限长弹性体接触的特点,求出线接触弹性接蟹变形的解析公式,并发现其解析解与数值解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所得公式可以对赫兹线接触理论加以补充,与经验公式相比,它能够确切反映材料、载荷以及曲率半径等对接触变形的影响,为工程中的精确计算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295.
锡青铜基自润滑材料的摩擦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6,自引:8,他引:18
采用粉末冶金自由烧结工艺制备出锡青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对该类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摩擦磨损特性进行了研究,从固体润滑剂角度就其室温与450℃自润滑机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类材料在室温至450℃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与磨擦磨损特性。XRD分析结果显示:在室温下磨损表面形成的含石墨、Pb和SnO2的复合膜是其具有润滑性能的主要原因;在高温下则由石墨、Pb2O3和CuO组成的复合膜起主要润滑作用。 相似文献
296.
非透明材料冲击温度测量是通过对界面光辐射历史的观察实现的,因此对界面光辐射历史的研究是非透明材料冲击温度测量的基础。但由于冲击阻抗的失配导致界面上出现波的反射而引起温度的变化与界面热流动产生的温度变化交杂在一起,以及过程的瞬时性,使得对这一过程的实验研究显得非常困难,设计了一种界面波阻抗近似相同的特殊实验装置,用光辐射测量技术研究了在冲击压缩下CHBr3/NaCl界面的热弛豫过程,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CHBr3/NaCl界面的热弛豫时间在纳秒量级,与Grover等人的理论预估一致。 相似文献
297.
压缩载荷下孔隙结构变化的CT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永明宋振铎鞠杨王会杰彭瑞东 《力学与实践》2009,31(5):15-20
为了研究孔隙对岩石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自制的孔隙物理模型,通过单轴压缩和CT扫描实验研究了受载条件下孔隙率对岩石孔隙结构的演化及其对外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加载阶段和不同CT观察尺度下孔隙模型的裂纹扩展规律以及孔隙和固体介质的损伤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孔隙模型在受载条件下裂纹主要发生在峰值荷载之后,主裂纹大都集中在孔隙密集的地方且伴随许多细小裂纹的产生;峰值载荷前出现了少数微裂纹,微裂纹的产生与演化主要发生在孔隙周边. 相似文献
298.
基于图像传感器在线铁谱仪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在线铁谱仪的原理,性能和试验结果,该仪器通过DSP计算遮光面积百分比,磨损指数以及分类特征大磨粒,能够判断被监测机器的磨损状态并预报异常磨损,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仪器能较好地满足在线磨损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99.
300.
效益滞后是经理人员工作的基本性质,文章以信息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并采用信息论的方法对经理人员工作效益滞后性的内在原因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然后用控制论的方法对决策滞后系统建模,并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