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0篇
化学   1篇
物理学   7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应用推转玻尔-莫特逊哈密顿量,对奇A核正常转动带进行分析,对模型适用条件及其与Harris展开式的比较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2.
利用40Ca+106Cd融合蒸发反应产生了近质子滴线核140Tb和141Dy,配合氦喷嘴带传输系统采用“质子-γ”符合方法观测了它们的β缓发质子衰变, 其中包括半衰期、质子能谱和衰变到第二代子核不同低位态的分支比. 通过统计理论拟合提取了140Tb和141Dy的基态自旋宇称分别为7±和9/2±. 另一方面, 用Woods-Saxon Strutinsky方法计算了这两种核限制组态的势能面, 由此得到140Tb和141Dy的基态自旋宇称分别为7+和9/2. 此外用同一方法还计算了143Dy的核势能面, 从中看出143Dy存在有自旋宇称为1/2+的基态和一个激发能为198keV的11/2的同质异能态. 该结果与2003年Eur.Phys.J. A16:347—351中的143Dy衰变实验数据相符.  相似文献   
23.
刘红亮  许甫荣 《中国物理 C》2006,30(Z2):100-102
用组态限制的方法研究了130Ce的Kπ=7同核异能态的形状. 计算的激发能与实验值很好地符合. 计算得到的形变表明这个同核异能态具有大小和基态大致一样的长椭球形状. 不过, 它的势能面在γ自由度上非常软, 这很可能是导致其K混合的原因.  相似文献   
24.
从推转壳模型出发,导出了转动频率未量子化的集体振动-转动哈密顿量,称为推转玻尔-莫特逊哈密顿量(CBMH).引入合理的集体运动位势,由CBMH可以得到解析形式的转动谱公式.应用这一振动-转动模型,对偶偶变形核的正常转动能谱进行了分析,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5.
应用原子核的宏观-微观模型研究远离稳定线核的性质,得到了一些结果,例如质子和中子滴线,质子和中子密度分布及其均方根半径和中子皮厚度随同位素位移的变化.对一些奇异核性质的计算结果同相对论平均场方法计算的结果作了比较,对质子滴线附近核的质子放射性也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26.
本文讨论了宏观模型的微观修正.采用简单的液滴模型,通过拟合核质量,讨论了Moller和Nix给出的微观修正的普适性和可能的改进.实例计算表明这种微观修正也大体适用于我们提出的连续介质模型.对核基态讲,用本文建议的简化的微观修正方法,也能获得效果相似的微观修正.  相似文献   
27.
远离核素图上“稳定谷”的丰中子核一直是核物理学研究的热点。作为形变丰中子核的一种特殊的亚稳定激发态,高K同核异能态的形状大多数为长椭球,扁椭球的高K同核异能态非常少见。近期的一项实验认为丰中子核94Se上的$ {K}^{\mathrm{\pi }}={7}^{-} $两准粒子态为扁椭球。这是形变原子核上存在扁椭球高K同核异能态的第一个实验证据。结合相关实验,我们猜测可能有其它尚未发现的扁椭球高K同核异能态存在于丰中子A~100质量区。利用组态限制势能面计算方法,本文对丰中子A~100质量区内的$ {K}^{\mathrm{\pi }}={9}^{-} $$ {K}^{\mathrm{\pi }}={7}^{-} $两准粒子态进行了研究,并预言了此质量区内扁椭球高K同核异能态的可能位置。根据Nilsson模型,扁椭球高K同核异能态的存在与费米能级附近的高Ω单粒子轨道有关。这些高Ω单粒子轨道来源于高j闯入态在扁椭球形变时的退简并。扁椭球高K同核异能态是研究丰中子核形变参数、激发能等物理性质的理想对象,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形变原子核能级结构的理解。  相似文献   
28.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projected shell model, we investigate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two-quasineutron and two-quasiproton Kπ=6+ states in the ytterbium isotopes and N =104 isotones adjacent to 174Yb. The 174Yb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The Kπ =6+ isomer observed in 174 Yb is assigned as an admixture of the ν7/2-[514] ν5/2-[512] and π7/2+ [404]π5/2+ [402] intrinsic structure, which explains the experimental |g K-g R | value. Similar mixing would appear in 174 Yb, 176 Hf,and 178 W. The low-lying Kπ=6+ states are also predicted in 170-178 Yb.  相似文献   
29.
Total Routhian Surface (TRS) calcula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for even-even nuclei along proton drip line to study nuclear ground-state deformations, as well as the odd proton nuclei Ho and Tm isotopes. The drip line nuclei show the expected shape transition with the shell effects. Ground-state shape changes from prolate to oblate at 143Ho and 145Tm in these two isotopes, which is due to the γ instability around N=76.  相似文献   
30.
Shell-model studies on the N=14 and 16 shell closures in neutron-rich Be, C, O and Ne isotopes are presented. We calculate, with the WBT interaction, the excited states in these nuclei. The calculations agree with recent experiment data. Excited energies and B(E2) values are displayed to discuss the shell closures. Our results support the N=16 shell closure in these isotopes, while indicating a disappearance of N=14 shell closure in Be and C isotop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