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8篇
  免费   503篇
  国内免费   367篇
化学   799篇
晶体学   41篇
力学   204篇
综合类   64篇
数学   384篇
物理学   119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静止轨道卫星差分吸收光谱仪采用摆扫成像方式对大气进行探测,针对其工作时CCD成像系统信噪比大于1 000、高速探测模式下探测周期小于10min、高分辨率模式下探测周期小于1h的要求,进行CCD成像系统设计.选取CCD47-20作为探测器,设计成像电路实现光谱图像信号的采集和上传.分析了帧叠加和像元合并对时间、空间分辨率的影响.结合帧转移CCD的特点设计了每个位置最后一帧读出时摆镜转动的成像方式,并合理设置了帧叠加数和像元合并数,达到优化成像周期的目的.1s曝光时间条件下,该CCD成像系统的高速、高分辨率模式探测周期分别为515s和3 315s,图像信噪比均大于1 000,污染物观测实验中未出现失帧或重复的现象.该CCD成像系统方案满足静止轨道星载差分吸收光谱仪的探测需求,为静止轨道环境监测仪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1引言CPL(毛细泵两相流回路)能传输较高的热负荷,而且不需要循环泵、阀门等运动部件,重量轻可靠性好;在飞行器热控制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1]。CPL在恶劣的空间环境中运行,需要防止工作介质出现冷冻,为此,我们已经用解析[2]和数值的方法[3]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得到了一些可供工程设计参考应用的结果。另外,在恶劣的空间环境中,如果出现冻结,需要融化起动,热管的安全设计需要研究它的融化特性,以确保热管在空间能正常运行。双倒易边界元方法用Laplace基本解[4],通过对一类偏微分方程两侧进行转化,将它全部转化为纯边界积分…  相似文献   
4.
一类潜热型功能液固两相流体的定压比热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两相流与热物理理论,严格推导出一类潜热型功能液固两相流体的定压比热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司德平 《物理实验》2006,26(1):33-35,39
介绍了13~18世纪物理学史和科技史上曾名噪一时的第一类永动机的设计方案的破灭.第一类永动机幻梦破灭的历史引起了人们的反思与启示,有力地促进了19世纪中叶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确立.  相似文献   
6.
 三折螺旋波纹波导使TE11模和TE21模相互耦合,其色散曲线能够在宽频带内与电子回旋共振,因此需要对色散方程进行研究。提出了适合工程实用的行波模式和返波模式的色散方程,并对方程中的耦合系数进行了简化,误差在1%左右。利用CST软件的VBA语言对螺旋波纹波导进行建模和计算,根据模拟得到的传输特性曲线的特点,提出一种模拟方法,将模拟与理论计算得到的色散曲线作对比,误差在5%左右。  相似文献   
7.
We investigate the hydrodynamic properties of Fe3O4 kerosene-based ferrofluids with narrow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The ferrofluids are synthesized by improving chemical coprecipitation technique. A narrow distribution of 8.6-10.8nm particle sizes is obtained from the magnetization curve with the free-form model based on the Bayesian inference theory. The fitting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average particle size obtained from x-ray diffrac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applied magnetic field and magnetic particle concentration, apparent viscosity of ferrofluids increases. At concentration 4.04%, the type of flow for the ferrofluid transforms from Newtonian to Bingham plastic fluid as the applied magnetic field increases.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力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各行各业的就业岗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即将从业者的需求,就业“供”与“需”之间的予盾越来越突出.对于一名即将从业的人(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面对强手如林的竞争局面,除了刻苦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努力训练从业的基本技能以外,在竞争工作岗位时,如何进行就业的决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几种具体情况,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9.
We investigate the origin of ultraviolet (UV) emission from Mg0.12 Zn0.88 O alloy thin films with a wurtzite structure fabricated on c-plane Al2O3 substrates by plasma assisted molecular beam epitaxy.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absorption edge and UV emission band of the Mg0.12Zn0.88O film shift to high-energy side compared with ZnO films.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shows that the UV emission is composed of free exciton and neutral donor bound exciton emissions. Two-step dissociation processes of the UV emission are observed with the increasing temperature. The thermal quenching mechanism is attributed to the dissociation of the free exciton from the neutral donor bound exciton in the low temperature region and the dissociation of free electron and hole from the free exciton in the high temperature region.  相似文献   
10.
We report a nanosecond Nd:YVO_4-pumped 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or (OPO) based on periodically poled LiNbO_3 (PPLN). Tuning is achieved in this experiment by varying the temperature and period of the PPLN. The design of double-pass singly resonant oscillator (DSRO) and confocal cavity enables the OPO threshold to be lowered considerably, resulting in a simple, compact, all-solid-state configuration with the mid-infrared idler powers of up to 466mW at 3.41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