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62篇
化学   401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31篇
综合类   30篇
数学   157篇
物理学   2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肟化反应和贝克曼重排反应是高校化学专业重要的基础有机实验,现行的实验教材常采用由环己酮制备己内酰胺,该实验存在反应过程难监测,反应后处理损失大,收率低,实验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以二苯甲酮为原料,经肟化、贝克曼重排合成苯甲酰苯胺,产物经1H NMR、13C NMR、IR等确证分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苯甲酰苯胺合成反应平稳,实验现象明显,后处理简便,收率较高。通过TLC监测反应进程,能使学生对反应过程有清楚的认知和掌控。实验内容和时间适合大学实验要求,实验综合性强,拓展空间大,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相似文献   
42.
以对甲基苯磺酸和氧化钙为原料,采用溶剂挥发法,在室温下培养配合物[Ca(H2O)4](p-CH3C6H4SO3)2。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对其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检测确定其晶体结构,并详细描述了配合物的配位行为和晶体结构特点。由数据可知,配合物的中心离子与磺酸根离子和水配位,属于Triclinic晶系,■空间群;晶胞参数a=6.3663(11)nm,b=6.7987(13)nm,c=12.544(2)nm,α=83.807(3)°,β=89.197(3)°,γ=71.206(3)°,V=510.87(16)nm3,Z=1。此外,研究了该配合物对Biginelli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催化效果较好(CCDC:2094911)。  相似文献   
43.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 B3P86, B1B95, P3PW91和PBE1PBE方法结合SDD, LANL2DZ和CEP-121G基组计算了d~(10)组态二聚物MN(M=Ga, Ge, In, Sn和Sb; N=M和Al)的几何结构.采用B3P86/SDD进一步研究了MN@H_2O团簇的几何结构及吸附能.结果表明,水分子结合在二聚物M_2上时,对二聚物影响较大,对水分子自身影响较小.将M_2中Ga, Ge, In, Sn或Sb替换一个原子为Al时,水分子在GeAl和SnAl上的吸附能变化较大,而在GaAl, InAl和SbAl上吸附能变化较小.另外, H_2O吸附在Ga, Ge, In, Sn和Sb上时,与吸附在Al上时,吸附能的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44.
采用反相气相色谱技术,将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正壬烷作为非极性分子探针,乙醚、丙酮、三氯甲烷作为极性分子探针在50℃、60℃、70℃和80℃条件下测定了可溶性聚酰亚胺HQDPA-DMMDA的表面色散自由能与表面Lewis酸碱性质.HQDPA-DMMDA在50℃、60℃、70℃和80℃的表面色散自由能分别为34.37、31.80、29.50和27.64 mJ/m2,自由能随温度的升高而线性降低.实验发现,HQDPA-DMMDA为弱的Lewis两性聚合物材料,其Lewis酸常数Ka为0.4115,碱常数Kb为0.5812.  相似文献   
45.
氧还原(ORR)可分为4e~-体系和2e~-体系.在燃料电池中,O_2经过4e~-体系直接生成H_2O,经过2e~-过程直接产生H_2O_2,H_2O_2可以产生电能,是替代石油或氢气的理想能源载体,而且H_2O_2在实际生活生产中也具有广泛应用.但是,燃料电池中2e~-体系氧还原反应非常缓慢,故开发高效、低成本的氧还原催化剂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近些年氧还原2e~-体系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它们的选择性、活性和稳定性进行深入探讨.最后,对电化学制备H_2O_2的最新进展作了简要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挑战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6.
Fe3O4/g-C3N4磁性固相萃取湖水中的3种苯甲酰脲杀虫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Fe3O4/g-C3N4磁性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可变波长紫外检测,用于测定湖水中3种苯甲酰脲杀虫剂的新方法.实验考察了溶液pH、离子强度、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洗脱溶剂种类和体积对3种目标物回收率的影响.在最优实验条件下,氟铃脲和虱螨脲在0.50~500 ng/mL(r≥0.9997)、氟啶脲在0.20~...  相似文献   
47.
用浊点法与折光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水-异丁醇-环己烷三元系(体系Ⅰ)30℃下的液-液平衡相图。用色谱分析方法测定了水-若干低碳醇(体系Ⅱ)及水-低碳醇-环己烷(体系Ⅲ)的液-液平衡关系。用UNIQUAC模型预测,实测值与计算值平均偏差对体系Ⅰ为0.49%(mol,下同),对体系Ⅱ为O.71%。体系Ⅲ为1.07%。  相似文献   
48.
乳化剂对聚硅氧烷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乳化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烷基聚氧乙烯醚和烷基季铵盐对聚硅氧烷乳液聚合的影响。采用复合乳化剂可以提高乳液稳定性。结果表明:①在以D4、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原料的乳液聚合中。当非离子型乳化剂烷基聚氧乙烯醚和离子型乳化剂烷基季铵盐复合使用时,二者性能互补,产生协同效应,可使聚合物乳液具有很大的稳定性。②在实验选定的乳化剂中,非离子型烷基聚氧乙烯醚乳化剂用量为80mL(含量为0.05g/mL)、离子型烷基季铵盐乳化剂为60mL(浓度为0.05g/mL)时。其乳液的电解质稳定性、pH稳定性、冻融高温稳定性和离心稳定性等较好。  相似文献   
49.
采用密度泛函B3P86方法和6-311++G(3df,3pf)基组,计算了在-0.05~0.05a.u.外偶极电场作用下,H2O,D2O,T2O,H2,D2,T2,O2的电子能量、核运动能量和熵值,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H2O(g)→H2(g)+O2(g)、D2O(g)→D2(g)+O2(g)、T2O(g)→T2(g)+O2(g)的焓变ΔH、熵变ΔS、Gibbs函数变化ΔG,最后得到了H2O,D2O,T2O的可逆分解电压Er.计算结果表明,外偶极电场存在时,H2O,D2O,T2O的Gibbs自由能变ΔG和可逆分解电压Er都有明显的变化,当外偶极电场正方向增加时,其Gibbs自由能变ΔG和可逆分解电压Er均趋于线性增加;当外偶极电场负方向增加时,其Gibbs自由能变ΔG和可逆分解电压Er均趋于线性减小;在相同外偶极电场作用下,Gibbs自由能变ΔG和可逆分解电压Er随H2O,D2O,T2O依次增加.  相似文献   
50.
基于恩诺沙星对 [Cu(HIO6)2]5- 配离子-H3PO4 体系化学发光信号的增敏作用,提出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恩诺沙星的新方法.考察了[Cu(HIO6)2]5- 配离子的光谱特性,优化了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条件.恩诺沙星质量浓度在4.0×10-8~1.0×10-5g/mL 范围内,化学发光强度与恩诺沙星的浓度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54×10-8g/mL,RSD为1.2%.方法已用于兽药制荆中恩诺沙星的测定,回收率为 90.0%~1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