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64篇
化学   390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31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145篇
物理学   2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31.
利用可见-近红外激光漫反射光谱图像法及化学计量学方法检测了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为了消除苹果形状对品质检测的影响,分析了5个不同波长的激光(680,780,880,940和980 nm)照射在富士苹果果面形成的光斑图像,并通过一系列图像处理方法得出了的苹果形状修正算法。分别利用修正前后的光谱图像参数建立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模型预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从0.78和0.80分别提高到0.87和0.89。为了消除果面镜面反射对苹果内部品质检测的影响,文章提出了象素强度频率检测法,并比较了利用果面光斑图像中光强均值和不同强度对应的象素强度频率建立的苹果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PLSR模型效果,得出象素强度频率的模型效果更好。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PLSR模型中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从1.28°Brix和8.23 N.cm-2降低到0.84°Brix和6.17 N.cm-2。  相似文献   
832.
研究了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与高中物理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独立学院进行大学物理教学改进的几点新思路.  相似文献   
833.
三维荧光光谱在水环境原位监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预处理方法简单,不能完全排除水环境中水化学离子的干扰,会降低水质识别结果的准确性。目前尚无相关研究对这种干扰情况进行分类。为定量解释天然水环境中水化学离子对溶解性有机质(DOM)荧光特性的干扰,本研究以腐殖酸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投加离子为对照,其他样品中分别投加3种离子浓度(1~100mg·L-1)的9种水化学离子(Na+、 Cl-、 NO-3、 Ca2+、 Mg2+、 K+、 CO32-、 HCO-3、 SO42-)。通过平行因子法和区域积分法对不同离子浓度下DOM荧光光谱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水化学离子对DOM荧光特性(荧光区域积分、组分最大荧光强度、荧光参数)的影响。根据对荧光特性的影响程度,采用系统聚类分类方法,将水化学离...  相似文献   
834.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单个钛原子分别位于本征石墨烯(GR)、点缺陷石墨烯(包括空位石墨烯(DGR)和氮掺杂石墨烯(N-GR))薄片表面的吸附机理.通过计算钛原子在本征石墨烯表面不同位置时的吸附结构和吸附能,发现最稳定吸附位置是碳六元环的中心;计算了各个吸附体系的吸附能、态密度和差分电荷密度,研究表明三个吸附体系碳钛间均产生了电子轨道杂化,掺氮后的石墨烯对钛原子的吸附性能略微增强,而空位石墨烯对钛的吸附能是本征石墨烯的4倍,费米能级附近电子态局域化程度最大,吸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35.
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技术在Si(111)衬底上外延GaN薄膜,对高温AlN(HT-AlN)缓冲层在小范围内低生长压力(6.7~16.6 kPa)条件下对GaN薄膜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GaN外延层的表面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质对HT-AlN缓冲层的生长压力有很强的的依赖关系。增加HT-AlN缓冲层的生长压力,GaN薄膜的光学和形貌特性均有明显改善,当HT-AlN缓冲层的生长压力为13.3 kPa时,得到无裂纹的GaN薄膜,其(002)和(102)面的X射线衍射峰值半高宽分别为735 arcsec和778 arcsec,由拉曼光谱计算得到的张应力为0.437 GPa,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到表面粗糙度为1.57 nm。  相似文献   
836.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土壤中活跃的有机成分,其来源和组成可指示土壤腐殖化程度及与外部环境间的相关关系。为科学地监测与评价湿地土壤环境质量,采集黑龙江省碾子山雅鲁河国家湿地公园内不同植被条件下的表层(0~20 cm)土壤,应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法,测定DOM荧光光谱,并进一步分析土壤理化指标对DOM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植被类型(包括9种群系)条件下土壤DOM腐殖化指数在2.562~9.052之间,落叶阔叶林和落叶阔叶灌丛土壤腐殖化程度高于草甸,其次为沼泽,水生植被最低;荧光指数介于1.407~1.586,土壤DOM来源兼具外生源和自生源特征,落叶阔叶林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 Trin. ex Steud.]沼泽表现为明显的外生源特征,而水生植被及稗[Echinochloa crus-galli(L.) P. Beauv.]沼泽具有明显的自生源特征;生物指数在0.482~0.662范围内,新近自生源贡献率均较低。土壤DOM中识别出3类5种有机组分,类腐殖质(紫外类富里酸和可见类富里酸)相对比重最大,外生源特征明显的土壤样品中含量多;其次...  相似文献   
837.
目前, DNA编码分子库技术(DNA-encoded library, DEL)已经成为新药研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平台.过去30年DEL技术不断发展成熟, DEL兼容化学反应也发展迅速,极大地改善了DEL的化学多样性,并推动了其在药物发现中的应用.通常, DEL的筛选主要是基于亲和力的固相筛选,将纯化后的靶点蛋白固载在基质上,然后通过物理洗脱的方式将结合分子与背景分子分离开来.近年来,一系列在液相中进行DEL筛选的新方法被研发出来,使得适用于DEL筛选的靶点范围被进一步扩大,揭示了DEL作为有效工具探索基础生物学的潜力.本文综合评述了DEL技术的液相筛选方法及应用,并对DEL技术应用于复杂生物靶点以及功能性筛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38.
为实现锶原子光钟的空间应用,采用永磁体塞曼减速器,可有效规避塔状线圈造成的高功耗和体积占比大的问题,利于光钟的空间化发展。基于永磁体构建锶光钟的环状和柱状塞曼减速器,在减速原理、磁场构建和样品研制方面各有优劣,利用多普勒测速法可对两种减速器的减速效率进行测量,可将两种减速器的减速分布曲线累计分布后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永磁体塞曼减速器都达到一定减速效果,但环状永磁体塞曼减速器在体积和减速效果上,相较单x方向的柱状永磁体塞曼减速器,体积减少了60%,重量减少了80%,减速效果部分区域效率高一倍,因此优势更为显著。进一步采用环状永磁体塞曼减速器俘获锶原子的三种同位素,完成了小型化锶原子光钟的一级俘获,满足零功耗、体积小的紧凑化光钟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