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85篇
化学   372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49篇
综合类   35篇
数学   107篇
物理学   20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7篇
  1963年   5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经非对映异构盐拆分外消旋体的经典拆分方法,仍是提供对映纯化合物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对许多外消旋体来讲,获得需要的异构体远小于50%。如何通过经典拆分使需要的异构体获得最大产率?本文阐述了一种外消旋体拆分的实用方法,通过非对映异构盐的形成可得到所需的异构体最大产率。运用该实用策略,在拆分外消旋哌啶甲酸乙酯、Corey内酯和石杉碱甲中间体上都成功实现。该策略的实践基础是著名的Marckwald 原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烯丙基膦酸二乙酯碳阴离子和苯甲醛, 对甲基苯甲醛的反应, 考察了溶剂对反应区域选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Silica-bound 15-Crown-5, 18-Crown-6 with a spacer of propyloxymethyl and their platinum complex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It was found that they were efficient catalysts for the hydrosilylation of olefms with triethoxysilane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60 to 130 ℃.  相似文献   
14.
高温下硅酸锂吸收CO2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SiO2和Li2CO3为反应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于不同温度下合成了一系列可在高温500~750 ℃之间直接吸收CO2的硅酸锂(Li4SiO4)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分别观察和评价了合成材料的表面形貌与结构特征,用热重分析仪(TG)研究了硅酸锂材料吸收CO2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750 ℃下煅烧6 h即可合成出吸收CO2性能良好的硅酸锂材料,在CO2气氛下,于700 ℃保持约15 min即可达到吸收平衡,其吸收量约达43%(wt)左右。与文献报道相比,材料的合成条件有所改善,材料吸收CO2的容量也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甲醇选择氧化MoO3—TiO2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XRD、LRS、ESR、XPS等方法对机械混合物焙烧法制备的两组MoO_3—TiO_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的甲醇选择氧化活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MoO_3与TiO_2机械混合物在450℃焙烧过程中发生TiO_2中锐钛矿转变成金红石的相变,但若将TiO_2在空气中550℃预处理8h后再与MoO_3混合焙烧则未观察到相变的发生。在上述两组催化剂中都发生了MoO_3在TiO_2表面的分散。当MoO_3含量小于10wt%时,MoO_3晶相消失,钼以表面钼氧物种存在。MoO_3与TiO_2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导致Mo(Ⅴ)的生成和pKa≤+3.3的表面酸位的产生。TiO_2晶型对催化剂表面结构及反应活性有明显影响,锐钛矿转变为金红石使最佳反应温度提高20~40℃,Mo在表面富集程度增大,而Mo(Ⅴ)和表面酸位浓度下降。表面Mo(Ⅴ)和高分散于表面的八面体配位钼氧物种可能是甲醇氧化的活性位。  相似文献   
16.
硝酸镧与冠醚(2, 2)配合物的晶体及电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硝酸镧与冠醚(2,2)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发现其具有与报道的Eu(NO_3)_3(2,2)配合物不同的配位方式.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晶胞参数为a=10.312(2)(?);b=12.745(3)(?);c=8.917(2)(?);α=103.79(2)°;β=112.73(2)°;γ=83.68(2)°;V=1049.5(5)(?)~3;F(000)=587.88;Z=2.结构用重原子法解出;R值为0.0292.用INDO法计算了配合物的净电荷分布,电子结构、键级.结果表明,镧与配位原子间的键具有一定程度的共价性.镧的5d轨道对共价性的贡献最大,而4f轨道基本上不参与成键.La-N比La-O(醚)间存在较强的作用,增大了配合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18.
天然前列环素1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舒张血管的作用,在预防中风、血栓形成及心脏病发作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和实用价值.但由于它极不稳定,因此合成稳定的类似物一直成为各国学者努力的目标.其中最引人注意的稳定的类似物为前列碳环素2.  相似文献   
19.
1.2,2,6,6-四(β-羧乙基)-環己酮經酯化後所生成的酯,可以作為合成各種二螺系化合物的原枓,在發生Dieckmann閉環作用後,即生成4,8-二(β-乙氧羰基)-二螺(5,1,5,3)十六三酮-3,7,11。再經水解失羧後,即得到二螺(5,1,5,3)十六三酮-3,7,11。這樣的三個六碳環的二螺環系,以前還沒有報導過。 2.二螺(5,1,5,3)十六三酮-3,7,11可以再和丙烯腈反應,生成2,2,4,4,10,10,12,12-八(β-氰基乙基)-二螺(5,1,5,3)十六三酮-3,7,11。利用這個化合物應當可以合成更複雜的螺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相5和相3的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结晶学、晶体化学和热力学的观点系统地研究了氯氧镁水泥硬化反应主要产物:相5[Mg_3Cl(OH)_5·4H_2O]和相3[Mg_2Cl(OH)_3·4H_2O]的形成与机制.相5和相3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反应体系中初始反应物MgO,MgCl_2和H_2O的摩尔比.在MgO-MgCl_2-H_2O体系中,相5和相3都是不稳定的介稳相,在一定条件下,相5可以转变为相3和Mg(OH)_2,相3可转变为更稳定的Mg(OH)_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