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4篇
化学   106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19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24篇
物理学   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具有雷达波隐身功能的红外窗口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既高效透过红外光,同时又能有效屏蔽电磁干扰的金属网栅薄膜的基本原理和制备工艺.分析了网栅参数对其光学及电磁性能的影响,推导了金属网栅结构参数对雷达波屏蔽效率和透红外关系式.理论研究表明,金属网栅的周期选择在200~400μm之间,线宽不大于10μm,是较为理想的网栅参数.通过使用光刻和镀膜技术,在红外基片上制作线条宽度小于10μm,周期约350μm的金属网栅.  相似文献   
52.
纳米二氧化钛分离富集ICP-AES测定镉、钴、锌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建立了纳米二氧化钛分离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测定镉、钴和锌的新方法。考察了溶液pH值、洗脱条件和干扰离子等因素对分析物分离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9~10范围内,Cd, Co和Zn可被纳米TiO2定量富集,吸附于纳米TiO2上的金属离子可用0.1 mol·L-1的硝酸溶液完全解脱。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纳米TiO2对Cd, Co和Zn的吸附容量分别为8.1, 6.9和15.1 mg·g-1。本法对Cd, Co和Zn的检出限(3σ)分别为:5.1, 3.4和2.9 ng·mL-1,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4.3%, 4.6%和4.9%(n=9, c= 0.1 μg·mL-1)。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环境样品中镉、钴和锌的测定,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3.
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刘艳  梁沛  郭丽  卢汉兵 《化学学报》2005,63(4):312-31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溶胶, 将其浸渍在硅胶上, 合成了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材料, 以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以ICP-AES为检测手段, 系统地研究了负载型纳米TiO2材料对重金属离子Cd2+, Cr3+, Cu2+和Mn2+的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 在pH 8~9范围内, 所研究的重金属离子均可被定量富集, 吸附的金属离子可用0.5 mol/L的HNO3完全解脱. 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对Cd2+, Cr3+, Cu2+和Mn2+的静态吸附容量分别为8.3, 13.1, 12.6和5.1 mg/g, 与未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相近. 将其应用于环境标准样品中Cd2+, Cr3+, Cu2+和Mn2+的分离富集与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4.
采用柠檬酸对晶种法制备的低硅铝比ZSM-5纳米晶聚集体进行改性处理,并将其应用于催化甲缩醛(DMM)气相羰基化合成甲氧基乙酸甲脂(MMAc)反应.结果表明,通过调控柠檬酸处理时间可以有效地改进所制备ZSM-5分子筛的催化羰基化性能.其中,使用0.2 mol/L柠檬酸在80℃下处理12 h后的ZSM-5分子筛可获得59.5%DMM转化率和59.3%的MMAc选择性,MMAc收率从16.9%提高到35.3%.通过SEM、 TEM、 ICP、 N_2-BET、 Py-FTIR、 NH_3-TPD等表征手段对分子筛进行详细表征分析,发现适当调控柠檬酸处理时间,可使得纳米晶聚集体ZSM-5分子筛酸强度降低,并暴露出更多的中强B酸位点,同时增大分子筛比表面积及孔道体积.酸性位点的增多促使DMM转化率提高,而酸强度的降低、比表面积及孔道体积的增加,有助于调控中间物种的反应路径及扩散程度,进而抑制部分副反应,提高目标产物MMAc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55.
甲醇选择氧化制备甲酸甲酯(MF)是延伸甲醇产业链、开发高附加值下游产品的有效途径之一,负载型Au及Pd催化剂在这一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低温催化性能。为探索实用、高效和易再生的甲醇选择氧化催化剂,同时揭示双金属颗粒中Au和Pd的协同效应及甲醇氧化反应机理,本研究制备了一系列二氧化硅负载的Au-Pd催化剂(Au-Pd/SiO2),详细研究了其对甲醇选择氧化制甲酸甲酯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Au和Pd总负载量为0.6%、且Au/Pd质量比为2时,所制备的Au2-Pd1/SiO2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甲醇氧化催化性能;在130℃下,甲醇转化率达到57.0%,MF选择性为72.7%。多种表征结果显示,Au-Pd双金属纳米颗粒粒径为2-4 nm,高度分散于SiO2载体表面,倾向于生成孪晶结构并暴露(111)晶面,这些因素是AuPd/SiO2具有优异催化性能的主要原因。通过DRIFTS表征研究,提出了一个可能的MF生成机理:即甲醇首先与处于Au-Pd纳米粒子界面的表面氧作用,生成化学吸附的甲氧基;随后,甲氧基经去质子作用生成吸附的甲醛物种,后者与相邻的甲氧基物种亲核反应,并经β-H消除后得到目标产物MF。  相似文献   
56.
针对后疫情时代的教学需要和地方高校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不足,通过创建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初步探索了微信融入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新模式。课前通过公众号的推文引导学生进行有目标的预习,养成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课堂中,先通过微信群进行预习测试,并基于测试反馈调整需要重点讨论的实验要点,再通过微信群共享师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拍摄的照片或视频,充分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的能力。课后结合拍摄的错误操作的照片撰写公众号推文,进行实验反馈,帮助学生形成反思的习惯。  相似文献   
57.
氧化锆增韧莫来石复相陶瓷的摩擦磨损行为与磨损机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研究了氧化锆增韧莫来石得相陶瓷(ZTM)与氧化铝陶瓷摩擦副在室温至400℃干摩擦下的摩擦磨损行为与机制。研究表明:ZTM陶瓷的磨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室温下ZTM陶瓷的磨损机制以微观切削和微观断裂为主;随着温度的升高,ZTM陶瓷中的玻璃相具有微观润滑作用,其磨损机制转变为微观断裂和晶粒剥落为主;偶件氧化铝的磨损机制主要是脆性断裂及晶粒剥落。  相似文献   
58.
介绍了二维非结构网格上的守恒重映算法,重点是基于SFB/DC思想的通量重映算法。用统一的公式表示不同的单元量重映算法,包括原始的贡献网格法、Barth—Jespersen方法、最小二乘法,不同算法间的区别体现为梯度求法的差异。对于交错网格上速度的重映,介绍了SALE和HIS算法。此外,为保证重映算法的有界性,引入了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59.
m—NBA—DEA和3,5—DNAB—DEA晶体生长与结构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