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6篇
  免费   365篇
  国内免费   559篇
化学   921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181篇
综合类   287篇
数学   653篇
物理学   103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7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在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中,我校化学教研组研究确定了本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范围与要求,因而近年来该科教师此较切实地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兹介绍出来供大家研究参考。(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范围十二年制现行初、高中化学教材,可归纳内为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一些典型元素和它们的化合物以及化学反应与化学基本理论等方面的概念。(1)化学元素概念:①初中主要是氧、氢、碳、铁、铜和铝。②高中主要包括氟、氯、溴、碘,氧、硫、氮、磷,碳、硅,钠、钾、钙、铝和铁。(2)化合物概念:①初中包括水和一些重要的酸  相似文献   
82.
烯烃环氧化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反应之一。前文我们报道了用过硼酸钠/乙酸酐复合试剂进行烯烃环氧化的方法。该法具有反应安全、操作方便的特点,但仍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18~24h),产率亦与使用过氧乙酸等常用环氧化试剂的结果大致相当。已知超声辐射对许多有机反应,尤其是非均相反应,常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鉴于过硼酸钠的烯烃环氧化反应是在固-液相体系中进行,故我们进一步探索了对该反应体系施加超声辐射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将烯烃、过硼酸钠(NaBO_3·4 H_2O)和乙酸酐及溶剂二氯甲烷组成的反应混合物,置于超声辐射下(33 kHz,250w)进行反应,虽然环氧化合物的产率未见十分明显的提高,但反应时间却大为缩短(1~3h)。出乎预料的是,在超声辐射下,若在类似条件下以过碳酸钠(Na_2CO_3·3/2 H_O_2)/乙酸酐复合试剂对烯烃进行环氧化反应,不仅反应时间短,而且产率极佳。气相色谱跟踪反应的结果表明,多数反应经超声辐射40~60 min 即巳接近完全,1~3h 后烯烃几乎定量地转化为相应的环氧化合物(结果见表)。与过硼酸钠的同一反应相比,过碳酸钠的反应放热更为明显。因此当反应量较大时反应较为激烈,需用滴加乙酸酐的方法控制反应速度,以防反应过剧。在反应结束后,混合物经碱水洗涤,干燥,蒸馏或柱色谱纯化,产率一般在90%以上。超声辐射对这两种类似反应体系影响的差异说明,超声所起的主要作用仅是在非均相条件下加速了无机过氧化物与乙酸酐的相互作用,该作用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但超声辐射并未能从本质上改变环氧化反应的基本反应过程。上述两种复合环氧化试剂及反应条件虽然十分相似,但它们进行环氧化反应的机理却有所不同。在使用过硼酸钠的反应中,过硼酸钠先与乙酸酐作用生成反应中间体(AcO)_2B—O—O—B(OAc)_2,然后再对烯烃进行环氧化反应;而在过碳酸钠的反应中,则是由其分子中的过氧化氢与乙酸酐作用生成过氧乙酸中间体后,再进一步对烯烃环氧化。超声辐射并未能改变这两种中间体对烯烃的反应活性。由于中间体(AcO)_2B—O—O—B(OAc)_2的反应活性不及过氧乙酸,因此对过硼酸钠体系施加超声辐射后,虽然反应时间大为缩短,但产率未见明显改观。在超声辐射下,用过碳酸钠/乙酸酐进行烯烃环氧化,具有产率高、反应时间短、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烯烃环氧化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3.
合成了8种钨磷酸希土盐LnPW12O40·xH2O(Ln=Y、La、Nd、Sm、Gd、Dy、Ho、Yb)的DMF、DMSO加合物,对加合物进行了组成分析,通过IR光谱、TG-DTA曲线对加合物进行了性质表征,并着重研究了加合物热分解过程的动力学,给出了热分解反应级数n和活化能E.  相似文献   
84.
一.使用的材料与制法:見下圖及說明: 1.小橡皮管;2.較大的橡皮管;3.截断的小玻璃管;4.玻璃直管,長10厘米,口徑为1.2厘米;5.有孔的小軟木塞;6.眼药水滴管上的橡皮盖子,用鑽孔器鑽一略小於玻璃直管的孔;7.眼药水滴管,下端的管口在酒精灯上灼红封閉;8.木座,木座上的虛線表示用圓鑿所  相似文献   
85.
本文应用空心阴极光源中氖的发射谱线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代替分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铍络天青S-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体系研究证实,提高了灵敏度、精确度,扩展了线性范围。并提出使用镁-环己二胺四乙酸掩蔽铝合金中主成份铝和其它成份的干扰,直接测定铝合金以及铜合金中痕量、少量铍。结果良好,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86.
本文采用带有还原型电化学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来分析柴油机排出颗粒物中的1-硝基芘。含有柴油机排出颗粒物的滤纸经二氯甲烷萃取后,过滤,浓缩,在硅胶层析柱上预分离。分别用正己烷,二氯甲烷和甲醇三种淋洗液淋洗,其中二氯甲烷级分在ODS柱的高效液相色谱上分离,其流动相为35%正丁醇—0,05M氯乙酸缓冲溶液(pH=3.8),玻璃碳为工作电极的电化学检测器,工作电压为-0.6V(参比电极是Ag/AgCl)。比较具有相同色谱保留时间的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色谱峰的动态伏安特性曲线确认了样品中存在有1—硝基芘。所分析的柴油机排出颗粒物萃取物中1—硝基芘含量范围为0.7到142ppm。为了改善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的分离能力,试验了微管柱,在所采用的电化学检测器流动地被改进后,总体系的理论塔板数达到26,000片,改善了分离能力。  相似文献   
87.
Pb2+在液/液界面迁移的电化学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双硫腙络合推动Pb2+在水/乙酰丙酮界面迁移的伏安过程. 实验证明, 该过程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 Pb2+由水相转移到有机相中, 与双硫腙形成络合物Pb(DzH)2. Pb2+的峰电位在-0.3 V处, 并且在5× 10-6~0.1 mol•L-1范围内与峰电流成正比. 这一方法为工业废水中铅的在线、现场测定提供了可靠、灵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8.
18-冠-6与Eu(fod)3+在CCl4中的化学平衡及其配合物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温下测定了CCl_4溶液中,18-冠-6的亚甲基、Eu(fod)的t—丁基质子的PMR化学位移与溶液组成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生成配合物RS,R_2S,R_2,R_3(S为18-冠-6,R为Eu(fod)_3)的模式。求得了平衡常数值(升/摩):K_1=[RS]/([R][S])=2.O×10~5,K_2=[R_2S]/([R][RS])=1.0×10~3,Q_1=[R_2]/[R]~2=4.2×10~2,Q_2=[R_3]/([R_2][R])=4.0×10~1。并测得在配合物RS,R_2S中18-冠-6质子的平均化学位移分别为4.90,10.84(ppm,相对于纯18-冠-6); 在配合物R,R_2,R_3,RS,R_2中t-丁基质子平均化学位移分别为1.53,2.33,0.54,1.02,2.42(ppm,相对于TMS)。 根据配合物的化学位移值,并考虑分子及分子轨道的对称性、位阻等因素提出了配合物R_2,RS,R_2S的可能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89.
自从1969年Lchn等合成穴醚[2,2,2]似来.人们对穴醚的研究越来越感到兴趣.由于空腔效应,穴醚具有很强的配位能力和较高的选择性,它对于研究无机离子在生物体内的传输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有可能用于离子的识别和分离.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