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0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12篇
化学   480篇
晶体学   29篇
力学   62篇
综合类   21篇
数学   121篇
物理学   29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71.
为改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器件载流子注入平衡,提出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各功能层厚度的确定方法.首先选定量子点发光层厚度,基于隧穿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确定电子传输层厚度;然后采用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确定空穴传输层厚度.采用CdSe/ZnS量子点作为发光层、poly-TPD作为空穴传输层、Alq_3作为电子传输层,按照该方法仿真分析得到各功能层厚度进行旋涂-蒸镀法实物器件制备.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当poly-TPD、QDs及Alq_3厚度分别为45nm、25nm及35nm时,获得了较高的发光效率及色纯度,器件性能最好.该方法确定的各功能层厚度有助于减少载流子在发光界面积累,获得载流子的注入平衡,从而改善QLEDs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172.
为考察金刚石形成氢终止表面的反应机制,采用微波氢等离子体处理以及电阻丝氢气气氛加热处理进行对比研究.利用光发射谱(OES)和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分别表征了微波氢等离子体中的活性基团和金刚石表面氢终止浓度.结果表明,微波氢等离子体环境下,随着衬底温度、等离子体密度和能量的增加,温度至700 ℃ (800 W/3 kPa)时,等离子体中出现了明显的CH基团;相应地,金刚石表面氢终止浓度随温度、等离子体密度和能量的增加而增加.采用氢气气氛下电阻丝加热的方法同样形成了氢终止金刚石表面,表明微波等离子体处理金刚石表面形成氢终止主要源于由温度控制的表面化学反应,而非等离子体的物理刻蚀作用.氧终止金刚石表面形成氢终止的机制是表面C=O键在高于500 ℃时分解为CO,相应的悬挂键由氢原子或氢分子占据.  相似文献   
173.
铽-芳香化合物-丁二酸发光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苯甲酸及其衍生物为第一配体、丁二酸为第二配体,在非水性溶剂条件下合成了6种新的铽三元荧光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EDTA配位滴定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对目标物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发光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丁二酸的引入显著地加强了各第一配体向中心铽离子传递能量的能力,其传递能量的顺序为:对氯苯甲酸>间氯苯甲酸>大茴香酸>对甲基苯甲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目标配合物与其相对应的二元配合物比较荧光强度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4.
李亦军  吴文  韩家才 《光谱实验室》2005,22(6):1258-1260
采用标准和样品基体匹配的分析条件(1?溶液),有效克服ICP-AES分析时样品中铁基体的光谱干扰,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准确度及精确度均达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75.
反应型三元铕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邻菲咯啉为第一配体 ,顺丁烯二酸酐、丙烯腈、十一烯酸、油酸和亚油酸为活性第二配体 ,合成了 5种新的反应型三元铕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 ,EDTA配位滴定分析 ,红外、紫外和荧光光谱分析 ,对标题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研究了它们的发光性能。结果表明 ,5种新的反应型三元配合物与相应的二元配合物相比发光强度大大提高 ,反应型配体产生“协同效应”的能力为 :亚油酸 >油酸 >丙烯腈 >顺丁烯二酸酐 >十一烯酸。且配合物中引入了能与其他单体共聚的活性第二配体 ,为合成具有优异发光性妮的键合型稀土高分子功能材料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6.
介绍了一种微型碱式自动滴定管的结构、特点及使用方法。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将微型碱式滴定管与常规碱式滴定管平行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试验证明微型碱式滴定管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准确度和操作性能,并克服了常规碱式滴定管易漏液,易产生气泡,近终点液滴不易控制,废液排放量大及试剂用量大等缺点。  相似文献   
177.
捕光复合物LHCⅡ的荧光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在273 K下用波长为507 nm的光激发对菠菜光系统Ⅱ捕光天线LHCⅡ的光谱特性和时间特性作了研究.将获得的荧光光谱进行高斯解析,得到6个光谱组分,反映了光谱特性:Chl a662660/661、Chl a/b672670/671、Chl a683.5680/681和Chl a699.9695.0,而中心波长为738.6nm、761.0 nm的光谱组分则可能对应着主发射峰的振动副带.通过对荧光衰减曲线进行三指数时间拟合,得到激发能在LHCⅡ中传递的时间常数:8.8 ps、500 ps、1.6 ns,并分析得出了时间常数与光谱组分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8.
基于在稀H2SO4介质中,间苯三酚对铜催化H2O2氧化吡口罗红B使其荧光猝灭具有显著的活化作用,建立了测定痕量间苯三酚的动力学荧光分析的新方法.反应在100 ℃的恒温水浴中进行5 min,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8~800.0 μg/L,检测限为0.41 μg/L,回收率为98.3%~103.2%.该方法用于测定注射液中痕量间苯三酚.  相似文献   
179.
基于跳扩散过程的可转换债券的定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标的股票的方程采用跳扩散方程,首先规定一个跳跃的涨跌区间,这样就可以很快的找出跳跃点,我们根据跳跃点将股价聚类,然后把各个类看成是总体中抽取出来的一个样本,我们就可以估计出跳扩散方程中的所有参数.由于我们的标的股票的方程是含跳过程,因此无法找出完全保值的自融资策略,但我们可以根据风险最小化的原理给出可转换债券的价格,最后运用Monte Carlo模拟计算出了南京水运转债在0时刻的价格。  相似文献   
180.
刘春立  王路化 《化学进展》2011,23(7):1372-1378
铀作为重要的核材料,是核燃料循环中最受关注的元素之一。在铀的开采、纯化以及应用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铀的释放。环境中的无机酸根及土壤有机质的羧酸根可与铀形成配合物,从而可能影响其迁移与吸附行为。通过研究铀酰配合物晶体的结构可以为吸附或迁移模型以及从分子水平探讨吸附机理提供结构参数。本文综述了国际上铀酰固体化学领域的研究进展,阐述了铀酰配合物的结构特点,铀酰无机含氧酸、过氧及草酸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在对国内外主要开展铀酰配合物晶体研究的课题组之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铀酰配合物研究的思路和建议,以期为国内锕系元素固体化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