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化学   264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38篇
综合类   24篇
数学   115篇
物理学   14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6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测定了氯仿中碱金属苦味酸盐——冠醚络合物的电导率及络合比。确定了体系中电导率、冠醚浓度和络合比之间的关系。讨论了这些结果的某些应用。  相似文献   
122.
何煦昌 《合成化学》2002,10(5):377-384,453
不对称有机合成和反应是制备对映纯化合物的方法之一,它具有广泛而不同的含义。对基于反应产物的“立体选择合成”,基于反应物的“立体辨别反应”和“去对称”以及基于不对称诱导方式的“代”分类方法作了介绍和评述。另外,对几个与不对称合成有关的制备对映纯化合物的方法也作了阐述。对“双重不对称合成”的立体化学,以Michael反应为例进行了讨论。参考文献34篇。  相似文献   
123.
陈曦  贾丽  佐藤昌宪 《化学学报》1998,56(3):238-243
研究了碱性溶液中甲醇-联吡啶钌(II)[Ru(bpy)3^2^+]的电致化学发光行为。在玻碳电极上甲醇于+1.28V(vs.Ag/AgCl)处被氧化为甲氧基离子(CH3O.), 该自由基离子发生歧化反应, 生成激发态的甲醛(HCHO), 发出波长为545nm的光。另一方面当体系含有少量的Ru(bpy)3^2^+时会得到较强的发光信号, 发光波长为608nm, 该发光起因于在甲醇的氧化电位下, Ru(bpy)3^2^+被氧化成Ru(bpy)3^3^+, CH3O.与Ru(bpy)3^3^+反应, 生成激发态的Ru(bpy)3^2^+而发光。  相似文献   
124.
银型斜发沸石的复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化学分析、X射线粉晶衍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银型斜发沸石及其准玻璃与卤化物(氟化物除外)、硫化物等溶液作用时所发生的复合作用.这种复合作用包括固样表面的连生结晶作用及内部的包盐作用.复合上去的阴离子具有可置换性,与阴离子一起进入固样内部的阳离子也具有可置换性.复合序列为S~(2-)>I~- >Br~-> CI~-,是不可逆的。  相似文献   
125.
电泳和层析一直是研究蛋白质和多肽的重要方法。毛细管电泳除了具备凝胶电泳的高分辨力外,以其快速、定量、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及自动化程度高等诸多优点在近几年内成为蛋白质、多肽乃至其它生物分子分离分析的一项崭新且重要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6.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对核黄素的电催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碳纳米管具有导电性和完整的表面结构,因而它可用作一种良好的电极材料。核黄素(维生素B2,RF)是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的组成部分。而FMN和FAD是生命体中重要的辅酶,也是多种重要脱氢酶的辅酶,在线粒体呼吸链中起着传递电子和质子的作用。FMN和FAD分子中传递电子的功能部分与核黄素相同,均为异吡咯嗪环。本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核黄素的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27.
测定了十九种双冠醚制成的PVC膜钾电极的响应性能.以4′ ,4″-(邻-或间-亚苯基二氧亚甲基)双(苯并-15-冠-5)(10,11)和4′,4″-(邻-或间-亚苯基二氧亚甲基)[(苯并-15-冠-5)(苯并-18-冠-6)](7,8)等性能较好.25℃时,电极10和7的线性响应范围为5×10~(-2)~10~(-5)mol·dm~(-3)(KCl),K_(K+,Na+)~(pot)为3×10~(-4),K_(K+,Cs+)~(pot)<10~(-2);低温时,响应性能显著变差,斜率降低(0℃,~40mV/pK~+). 实验表明,带酯键桥联的双冠醚制成的钾电极的性能不稳定,使用寿命不长,一些Schiff硷型双冠醚或其还原产物仲胺型双冠醚钾电极,响应线性范围较窄,斜率偏低,K_(K+,Na+)~(pot)~10~(-3).  相似文献   
128.
柴油机燃烧噪声产生的原因为气动载荷和高频压力振荡,其中高频压力振荡对燃烧噪声有重要影响。为研究柴油机PPCI燃烧模式下预喷对缸内压力高频振荡产生的影响机理,在一台直喷单缸柴油机进行预主喷燃烧试验。利用小波时频分析的方法,将试验测定的缸压曲线进行处理从而得到缸内高频压力振荡的时频图,并重点对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预主喷试验条件下,压力高频振荡的影响无法通过放热率定性地反映出来。此外主喷燃烧对高频振荡的影响小于预喷燃烧,而且大预喷量结合较早的预喷时刻的喷油策略产生的高频压力振荡最小。预主喷产生高频压力振荡主要分布在-4~16°CA,压力振荡的频段主要集中于4000~5000 Hz和6000~8000 Hz,其中预喷燃烧产生的高频压力振荡的频率范围比主喷燃烧大。  相似文献   
129.
本文用恒电位溶出法测定了单链、双链DNA在纳米碳管上的电化学行为,详细讨论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并研究了甘草素在铜离子的存在下对DNA的损伤作用,发现在0.84 V左右出现一个新峰,1.06 V的峰升高。同时用压电石英阻抗技术实时监测了这个损伤过程,进行进一步地佐证,频率的变化是损伤过程中的DNA降解导致的溶液粘密度变化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