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4篇
化学   93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0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27篇
物理学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碱性橙与蛋白间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作用荧光光谱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碱性橙与抗体的作用、碱性橙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间的作用分别作为特异性作用和非特异性作用模型,采用荧光光谱法固定激发波长为280 nm,扫描不同温度下碱性橙与抗体和牛血清白蛋白两种相互作用,在300~600 nm的发射波长,比较了两种相互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碱性橙与抗体结合为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二者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静电作用力;在溶液中,二者以摩尔比1∶1结合,结合常数为3.88×104 L/mol(25.C),3.73×104 L/mol(37.C)和2.35×104 L/mol (45.C);碱性橙距抗体分子色氨酸残基最短距离(r)为5.52 nm.碱性橙与BSA的结合也为静态猝灭,作用力为静电作用力.但碱性橙与抗体作用过程中形成了激基复合物,与BSA则不形成激基复合物.  相似文献   
32.
25倍中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周昊  刘英  孙强 《光学学报》2012,32(4):422001-218
针对制冷型320pixel×240pixel凝视焦平面阵列探测器,设计了一个25倍中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该系统由变焦系统和二次成像系统构成。变焦系统由两个子变焦系统串联而成,可以实现高变焦比;二次成像系统的作用是压缩物镜口径和实现冷光阑效率的要求。该中波红外连续变焦系统光学系统的工作波段位于3.7~4.8μm,可以实现12~300mm连续变焦,F数达到2.5,满足100%冷光阑效率的要求。该系统具有变焦比大、相对孔径大、变焦行程短和变焦轨迹平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3.
折/反混合式长波红外成像光谱仪光学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龙  刘英  孙强  刘建卓  王保华 《光学学报》2012,32(11):1122005
为了实现遥感目标的长波红外高光谱成像,满足目标探测对多信息量的需求,设计了高光谱分辨率长波红外(8~12 μm)成像光谱仪。前置望远系统采用离轴三反系统,以实现无遮拦、大口径及宽视场成像设计;光谱分光系统分别采用折射式和反射式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设计结果显示,采用折射式结构,可得到通光孔径为100 mm,F数为2,光谱分辨率16 nm,空间分辨率150 μrad,冷光阑效率100%,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的光学系统;采用反射式结构,为了保证光学系统无挡光,需采用多片离轴反射镜,增加了系统的非对称性,使得系统的像散、彗差和场曲难以校正到最佳状态。设计结果表明:折/反混合式成像光谱系统具有光谱分辨率高、成像质量好和结构合理等优点,点斑均方根直径与国内现有探测器像素尺寸匹配。  相似文献   
34.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低黏度聚(丙烯酸-丙烯酰胺)P(AA—Co—AM)树脂。使用旋转黏度计和热重分析仪等测试了树脂的性质,并以该树脂为连接料,制备了新型水性氧化铟锡(ITO)蚀刻油墨。探讨了该油墨的保水性、pH变化和蚀刻图像解析度等。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合成工艺可制备分子量适宜的P(AA—CO—AM)树脂,它在150℃以下无分解现象;油墨在使用3h后失水率仅为3.68%-5.34%,存放60d后pH基本无变化,且丝网印刷效果明显好于市售油墨。  相似文献   
35.
梁英  刘英 《应用化学》2009,26(10):1247-1249
以Zn(Ac)2•2H2O、Fe(NO3)3•9H2O和NaOH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Fe掺杂ZnO复合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合成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Fe掺杂ZnO合成产物为直棒状,直径为500 nm,长度为3 µm左右。样品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分析,在300~500 nm紫外可见光区域均有强的吸收。利用Fe掺杂ZnO作为光催化剂降解有机染料,发现对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有较好的降解功能,且光降解性能优于纯ZnO材料。  相似文献   
36.
刘永军  刘英  刘成卜 《化学学报》2001,59(6):906-912
利用半经验AM1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N-甲基-吡咯烷并[3,4]C60(MPC)及其噻吩取代衍生物(TMPC)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研究表明,MPC及TMPC衍生物的前沿轨道主要由C60部分决定,C60母体与成基团之间存在较强的分子内电荷转移,C60部分是电子受体,而噻吩环部分和吡咯环部分为电子给体。在AM1优化几何构型的基础上,用INDO/SCI方法计算了MPC及TMPC的电子光谱,用完全态求和(SOS)公式计算了其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结果表明,MPC与TMPC在400nm以上均存在吸收峰,TMPC的这些吸收峰(400nm以上)比MPC的吸收峰强得多,与实验所得结果一致。对于TMPC来说,其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β0值随分子构型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β0值最大可达60×10^-30esu。  相似文献   
37.
以自合成的C60 键合硅胶液相色谱固定相 ,分别选用3种不同选择性的流动相体系 :异丙醇 -环己烷 ,氯仿 -环己烷和二氯甲烷 -环己烷 ,考察了流动相组成对杯芳烃及杯芳冠醚化合物保留行为和分离选择性的影响。在一定的流动相条件下溶质能得到较好分离。  相似文献   
38.
以INDO/SCI方法为基础,按完全态求和(SOS)公式编制了计算分子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β~i~j~k和β~μ的程序。研究了1,2-二氨基-4,5-二硝基苯1和其异构体1,3-二氨基-4,6-二硝基苯2的电子光谱和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计算表明分子1具有与分子2几乎相等的二阶非线性极化率。但由于分子1的偶极矩明显大于分子2的,故分子1的μβ值比分子2的μβ值大的多。在此基础上,研究了2,3-二(β-苯乙烯基)-5,6-二氰基吡嗪和2,3-二(β-噻吩乙烯基)-5,6-二氰基吡嗪和2,3-二(β-噻吩乙烯基)-5,6二氰基吡嗪衍生物的电子光谱和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均具有两个相距很近的强吸收峰,它们对β值的呈加和模式。由于这类化合物特征吸收峰均位于413nm以下且具有大的μβ值,所以,它们是一类很有前途的二阶非线性光学候选材料。  相似文献   
39.
电子俘获型薄膜材料的结构与光学性能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范文慧  刘英 《光学学报》1998,18(5):91-595
采用电子束沉积技术成功制务了以碱土金属硫化物为基质材料,稀土元素离子作为激活中心的输出红光的红外上转换及光存储薄膜材料CaS:Eu,Sm物相结构测试表明,基片温度和后退火晶化处理对薄膜的晶态有很大影响,在本实验的制备条件下,(200)面的衍射蜂最强;加硫共蒸或通入少量H2S有助于改善CaS薄膜的化学计量比,光谱测试表明,薄膜材料的光学性能与粉末材料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40.
谢尊  安忠  李有成  刘英 《物理学报》2005,54(8):3922-3926
基于扩展的二维Su-Schrieffer-Heeger模型,研究了库仑钉扎作用对聚噻吩中双空穴极化子 附近的局域振动模的影响.除了与激发方式无关的本征振动模外,发现了与激发方式相关的 声子振动模式.计算结果与聚噻吩红外和拉曼光谱实验数据相当符合,从而对掺杂诱导和光 致激发下聚噻吩吸收光谱的区别给出了较好的理论阐释. 关键词: 聚噻吩 钉扎效应 吸收光谱 局域振动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