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化学   44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3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唐菲  陈丽英  刘秀茹  王君龙  张林基  洪时明 《物理学报》2016,65(10):100701-100701
针对圆形端面平面对顶压砧装置中压力梯度大的问题, 本文设计了一种长条形端面的平面对顶压砧, 相应的封垫也改为长条形. 原理分析表明: 这种压砧可在沿长条形中心线的狭长区域内产生均匀分布的高压力. 本文采用长20 mm宽5 mm长条形端面的硬质合金压砧配合叶腊石封垫进行压力标定, 实验结果显示: 这种装置可产生10 GPa以上的高压, 在长条形中心线上至少12 mm长度范围内的不同位置上产生的压力基本一致, 在2.55 GPa压力时测量偏差小于2.0%, 在7.7 GPa时测量偏差小于3.6%. 这种特点很有利于对细长样品进行精确的高压物性测量.  相似文献   
12.
采用物理喷束淀积技术,制备了聚乙烯咔唑(PVK)与富勒烯C60的组合薄膜系列,通过测量这些组合膜和纯膜的稳态和瞬态光生电压,研究了组合膜光诱导电荷转移性质.发现P VK/C60双层组合膜的光生电压比纯PVK薄膜和PVK与C60均匀混合膜有5个数量级的增强,比纯C60薄膜也有大于一个数量级的增强.实验结果证明:在光激发下,组合膜中两种分子间发生了快速的电子转移,并在PVK/C60界面处产生有效的电荷分离,导致PVK/C60双层组合膜光生电压的显著增强.并通过与ITO/C60/Al结构的瞬态光生电压响应的比较,表明了高聚物与C60之间发生了更快的分子间的电荷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3.
用硒代吗啉与不同的酸组分、醛组分反应得到七个曼尼希反应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黄骏雄  刘秀芬  刘鹏 《化学学报》1981,39(4):335-340
应用Knauer高效液相色谱仪中的双检测器(Dual detector)对分离不完全的组分(R<1)具有不同的响应值(或定量因子),求解线性联立方程进行定量.选用分离度R=0.4的蒽和菲及R=0.16的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作为样品,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此法原则上也适用于气相色谱.  相似文献   
15.
基于以前的偏滤器研究,提出了中国核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偏滤器靶板的概念设计.在最差工况下进行的热工水力分析和力学分析表明,应力和温度都在允许范围内,验证了该设计模型的可靠性.该概念模型和对其所做的分析可以为以后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场景的非均匀校正算法(scene based nonuniformity correction,SBNUC)是非均匀校正技术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介绍了近年来基于恒定统计约束的SBNUC、神经网络的SBNUC和运动估计的SBNUC算法的研究进展。研究了SBNUC算法在实际焦平面探测器组件上的实现方法,该方法仅依赖拍摄序列的信息对焦平面探测器的增益和偏置参数进行组间更新或帧间更新,可有效补偿温漂。研制了一种具有自适应非均匀校正功能的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组件,红外视频经该组件处理后,图像质量有所提高。该组件可明显提高热成像系统的成像性能,并能动态地保证热成像系统随场景变化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光子上转换是一种重要的非线性反斯托克斯发光现象,在激光、显示、光伏、信息安全以及生物成像与诊疗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与研究较多的有机分子三重态-三重态湮灭和稀土掺杂纳米颗粒上转换发光材料相比,上转换量子点可以在宽光谱激发范围内实现上转换发光,具有频谱吸收宽、发光效率高、近红外可吸收、能带可调、尺寸小以及稳定性高等特点,引...  相似文献   
18.
通过改变半花菁的亲水基团与疏水基团而得到了四种半花菁衍生物 ,利用稳态和时间分辨荧光研究了不同亲水基团与疏水基团对半花菁衍生物光学特性的影响.主要包括半花菁衍生物在LB膜中的聚集特性;亲水基团与疏水基团对半花菁衍生物激发态寿命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7,11-二硒杂苯并-13-冠-4及其铂配合物,并从底物的性质、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以及化学气氛四个方面考察了该配合物对烯烃与三乙氧基硅烷的硅氢加成反应的催化特性。与单硒杂冠醚配合物相比,该配合物对某些烯烃的催化活性较高,但催化反应需要的温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以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Fe_(3)O_(4)NPs)为磁核,槲皮素为模拟模板分子,多巴胺(DA)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一步法制备了Fe_(3)O_(4)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Fe_(3)O_(4)@PDA MIP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该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采用等温吸附曲线考察了其对玉米赤酶烯酮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该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玉米赤酶烯酮的吸附方式符合Langmuir模型,且最大吸附容量为1.49 mg·g^(-1)。以Fe_(3)O_(4)@PDA MIPs为分散固相萃取剂,优化了Fe_(3)O_(4)@PDA MIPs用量、溶液酸度、超声萃取时间、解吸溶剂种类和解吸方式等萃取参数,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食品中玉米赤酶烯酮的含量。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用体积比为9∶1的乙腈-水的混合液100 mL对已粉粹混匀的40.0 g样品超声提取30 min,过滤,分取20 mL提取液于顶空瓶中,氮气吹至近干,再分别加入30 mg Fe_(3)O_(4)@PDA MIPs和10 mL水,超声萃取5 min,采用2 mL乙腈解吸2次(每次1 mL)的方式进行解吸,分取0.5 mL解吸液于1.5 mL进样瓶中,加入0.5 mL水,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玉米赤酶烯酮的质量浓度在1~20μg·L^(-1)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68μ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0.1%~10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5.0%~8.6%。此外,该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至少可重复使用7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