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192篇
化学   259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51篇
数学   82篇
物理学   4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为了促进和方便光谱学工作者利用国际互联网,本文介绍了部分网上光谱学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光谱数据库,学术杂志,协会与组织,国际学术会议,与光谱学有着的机构、公司以及一部分光谱学工作者的网站及可检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3.
根据计算机网络固有的层次结构特性,提出了基于层次结构的动态自适应的网格负载平衡调度算法,在下层结点上采用便于管理的集中式算法;而在高层结点上采用高效稳定的分布式渗透算法.该算法由于在结点的重载和轻载状态之间增加了一个缓冲状态——适度,使得系统的负载状态刻画得更为精确,从而使网格系统趋于平衡稳定;另外在负载迁移时也尽量地采取就近迁移的原则,使得系统开销和网络通讯量得以减少.  相似文献   
94.
采用基于螺旋度修正的SA模型数值研究了叶根开槽控制NACA65-K48高速常规负荷叶栅三维角区分离流动的效果。对比了原型叶栅及叶根开设有单槽道、双槽道叶栅的性能。研究表明,叶根开槽在较大的攻角范围内均有效降低了损失,改善了叶栅性能。槽道出口射流具有"自适应"性,其速度略大于当地主流速度,对低能流体具有很好的向下游携带作用。当槽道出口位于吸力面分离区之前时,槽道出口射流可有效推后分离区,减小分离区所占据的展向高度,增大了叶中无分离区的大小,改善了叶中流通能力。单槽道方案槽道出口射流的作用范围有限,引入第二个槽道可起到"接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
光催化具有无污染、安全高效等优点,已成为环保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选择2,4-二(3,5-二甲基吡唑)-6-二乙基胺-1,3,5-三嗪(L1)和2, 6-二[3-(5-甲基吡唑基)]吡啶(L2)为配体、以RuCl3为金属源,合成了3种配合物[Ru(L1)Cl3](1)、[Ru(L2)2]·Cl3(2)和[Ru(L2)2]·(H2BTC)·(HBTC)·H2O(3),同时进行了IR、UV-Vis、TG及X射线衍射等表征,并对配合物在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配合物13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光降解效果,降解效果分别为46.8%、44.7%和40.4%。 相同条件下,加入H2O2后的配合物13的降解效果比金属盐、配体及H2O2单独存在时的降解效果好。  相似文献   
96.
唐涛  杨三东  赵海青  谈义萌  封娇  夏明珠  李彤 《色谱》2018,36(8):766-771
双定性是根据样品的保留时间和吸收光谱的特征峰进行复合定性的一种新方法。该文基于自行设计及组装的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构建了一套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系统。采用该色谱系统分别对6种中药饮片中的非法添加物金胺O和枣仁天麻胶囊中的有效成分五味子醇甲进行了分离及定性研究。结果显示,在蒲黄饮片和枣仁天麻胶囊样品色谱图中均存在与目标检测物保留时间接近的色谱峰,进一步通过吸收光谱的特征峰比对,均排除了目标物存在的可能。应用结果证明,基于保留时间/吸收光谱的双定性原则,可以有效排除样品中杂质的干扰,避免假阳性结果,为中药组分研究提供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97.
随着人们对荧光化合物电子光谱和光物理行为的深入研究,在利用荧光分子作为探针,检测各种不同体系的状态及其变化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展。其中,N,N′-二天冬氨酸铵盐-3,4,9,10-四羧酸二酰亚胺(PTCDA)是一种水体环境中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典型荧光分子探针。本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PTCDA的光物理机制进行研究。计算了PTCDA分子在理想状态下的最优构型,电荷布居和激发光谱。根据计算结果,拟合此苝系衍生物激发态与Cu2+结合前后的吸收光谱,与Cu2+结合前后,吸收光谱峰形相似,加铜后整体吸收峰位发生了红移,有猝灭变色现象。通过与实验值的对比,计算所得分子构型合理有效,激发光谱谱峰位置切合实际。分析得出:PTCDA分子对二价铜离子有较好荧光探测活性,其光信号响应机制属于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机制。当分子接收二价铜离子时,吸收光谱谱峰位置红移,分子内电荷转移方向和强度均发生变化,既有猝灭信号,也有光的颜色变化信号,是一种具有猝灭与变色双信号的荧光探针材料,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所做工作只是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分子荧光探针领域进行光物理响应机制分析的初步探索,可以为该领域提供系统而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8.
通过重氮耦合和酯化等反应制备了一系列侧向含有酰胺基团的偶氮苯类非线性光学生色团, 并将其与聚合物进行掺杂或通过分子间的侧向氢键作用制备了主客体型及超分子型的电光薄膜材料. 生色团的结构通过核磁共振谱(1H NMR, NMR)、 红外光谱(IR)、 质谱(MS)和元素分析(EA)等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生色团形成了分子间的氢键作用. 通过紫外-可见(UV-Vis) 光谱研究了材料的极化性能. 相比主客体型电光薄膜材料, 由分子间侧向氢键作用形成的超分子型电光薄膜材料无需与聚合物基体材料复合, 更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生色团含量、 极化取向度及稳定性. 通过Teng-Man简单反射法研究了主客体型和超分子型电光材料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结果表明, 基于分子间侧向氢键作用形成的超分子体系具有更大的电光系数.  相似文献   
99.
介绍了中高能电子散射全截面绝对测量装置的设计,采用直线透射技术.因采用了恒温控制作用室,以便较准确测量反应室的绝对气压值;同时采用静电型圆柱能量分析器,并用计数率测量模式代替通常的束流强度测量模式,从而可以大幅度减小接收立体角,抑制零度角的弹性散射贡献.通过以上几项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测量的精度,从而可以对一些有意义的分子的中、高能电子散射全截面进行绝对测量.  相似文献   
100.
The transmissions of oxygen ions through Al2O3 nanocapillaries each 50 nm in diameter and 10 μm in length at a series of different tilt angles are measured,where the ions with energies ranging from 10 to 60 keV and charge states from 1 up to 6 are involved.The angular distribution and the transmission yields of transported ions are investigated.Our results indicate both the existence of a guiding effect when ions pass through the capillary and a significant dependence of the ion transmission on the energy and the charge state of the ions.The guiding effects are observed to be enhanced at lower projectile energies and higher charge states.Meanwhile,the results also exhibit that the transmission yields increase as the tilt angle decreases at a given energy and charge st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