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62篇
化学   4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2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张计才  孙金锋  施德恒  朱遵略 《物理学报》2019,68(5):53102-053102
BeC是一个具有丰富低激发电子态的分子,本文基于动态权重完全活性空间自冾场方法获得的参考波函数,采用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方法对BeC分子进行高精度的从头计算,获得了BeC分子X~3Σ~-,A~3Π,b~1Δ,c~1Π和d~1Σ~+共5个电子态的势能曲线.为了获得精确的光谱结果,在计算中考虑了标量相对论效应修正,并把相互作用能外推至完全基组极限.在此基础上获得了这些态的光谱常数和偶极距,以及一些允许跃迁的跃迁偶极距、弗兰克-康登因子和辐射寿命.最后,通过扩展的Rydberg函数拟合获得了基态势能曲线精确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132.
提出了一种基于腔内带有低增益低噪声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光纤环形腔衰荡光谱技术测量湿度的方法,并进行了实验证明.比较分析了光纤环形腔中有无掺铒光纤放大器对衰荡脉冲数量的影响.在掺铒光纤放大器中使用长度为2m的低增益和低噪声掺铒光纤来减少波形失真并补偿腔内噪声衰减.利用光纤环腔衰荡光谱技术对空气相对湿度进行测量,记录分析环形腔中光脉冲的衰减时间τ得到相对湿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湿度和衰减时间τ在相对湿度30%~100%的范围内满足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且光纤环腔衰荡系统的灵敏度和线性拟合度分别为3.826 79μs/RH和0.994 77.采用腔内带有低增益低噪声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光纤腔衰荡技术在工业检测、环境检测以及医学诊断等领域进行湿度测量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3.
利用CCSD(T)理论及相关一致五重基aug-cc-pV5Z构建了OD(X2Π)自由基的相互作用势, 计算了这个自由基的光谱常数D0, De, Re, ωe, ωeχe及Be, 其值分别为4.4574,4.6225 eV,0.09702 nm, 2724.923,45.3534和10.0096 cm-1, 均与实验结果相符很好. 利用这一相互作用势, 在绝热近似下通过数值求解双原子分子核运动的径向薛定谔方程, 找到了J=0时OD(X2Π)自由基存在的全部23个振动态, 完整地求出了每一振动态的振动能级、振动经典转折点、惯性转动常数和离心畸变常数, 其值与实验结果相当一致. 在1.0×10-11-1.0×10-3 a.u.的能量范围内研究了基态O和D原子沿OD(X2Π)势能曲线的弹性碰撞, 计算了这一碰撞的总截面和各分波截面, 分析了各分波截面对总截面的不同贡献. 结果表明: 总截面的形状主要由s分波截面决定, 尽管直到l = 12的其他分波截面均有形状共振存在, 但由于其强度较弱, 大都湮没在较强的s分波截面中.  相似文献   
134.
将辛算法应用于准经典轨线理论,模拟了Ba HF反应在扩展的London-Eyring-Polanyi-Sato (LEPS)势能面上的动力学行为.比较哈密顿体系在RK4-AMH4积分,四阶辛积分,六阶辛积分下的总能量守恒情况,结果表明六阶辛算法能最好地保持反应体系的能量守恒,且用时间最短,能够很好地节省计算资源.得到的六阶辛算法下生成物BaF的振动分布高于以前计算的结果,进一步证明六阶辛算法能最好保持能量守恒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5.
Elastic scattering properties of singlet and triplet states of ^7 Li^133 Cs at ultralow temperatures are calculated using the constructed potential curves gleaned from high-precision spectroscopy measurement. We show how to reach the scattering length and the number of bound states via the vaxiable phase method. The scattering lengths of the singlet and triplet states of^7 Li^133 Cs are 50.5 a.u. and -135.7 a.u., respectively. We derive two corrections, arising from long range interactions, accurately to at least first order, which provide upper and lower computed bounds to the scattering length. Our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cent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相似文献   
136.
利用密度泛函B3P86方法,分别选用STO-3G,D95**,6-311G,6-311++G,6-311++G**,cc-PVTZ基组对SiO分子基态(X1Σ+)进行结构优化计算.通过比较得出,cc-PVTZ基组为对SiO分子基态(X1Σ+)进行结构优化最优基组的结论.使用密度泛函B3P86方法,选用cc-PVTZ基组进 关键词: B3P86 SiO 势能函数 光谱常数  相似文献   
137.
施德恒  孙金锋  刘玉芳  朱遵略  马恒 《物理学报》2008,57(12):7612-7618
使用电子被C, H和O原子散射总截面的实验数据, 利用修正后的可加性规则计算了能量为50—5000eV的电子被4个复杂大分子C4H8O, C5H10O2, C6H5CH3和C4H8O2散射的总截面, 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及其他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即 关键词: 电子散射 可加性规则 总截面 几何屏蔽效应  相似文献   
138.
利用平行板电极装置研究了四甲基硅在410~378 nm内的MPI光谱;利用TOF质谱仪研究了该分子在402~371 nm内若干个波长点处的TOF质谱;利用四极质谱装置研究了它在355 nm处的MPI质谱.测得了355 nm下Si(CH3)+n(n=1,2,3,4)及Si+的激光光强指数,以及其信号强度占总信号强度的分支比随光强的变化关系.据此,讨论了该分子MPI过程的可能通道,得出了Si+主要来自于母体分子的多光子解离-硅原子的电离、Si(CH3)+n(n=1,2,3)主要来自于Si(CH3)n(n=1,2,3)的自电离、Si(CH3)+4来自于母体分子的(3+1)电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9.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和B3P86,以及组态相互作用方法CCSD(T)和QCISD, 利用多个基组对7Li2(X1Σ+g)分子的平衡核间距(Re)、谐振频率(ωe)和离解能(De)进行了计算, 发现在CCSD(T)/cc-PVQZ理论水平下得到的结果(Re相似文献   
140.
This paper reports that the equilibrium structure of NH2 has been optimized at the QCISD/6-311++G (3df, 3pd) level. The ground-state NH2 has a bent (C2v, X^2B1) structure with an angle of 103.0582°. The geometrical structure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other calcul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harmonic frequencies and the force constants have also been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group theory and the principle of microscopic reversibility, the dissociation limits of NH2(C2v, X^2B1) have been derived. Th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of NH2(X^2B1) is reasonable. The contour lines are constructed, the structure and energy of NH2 reappear on th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