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92篇
化学   232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82篇
综合类   97篇
数学   94篇
物理学   28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01.
利用共沉淀方法制备出平均粒径为20nm的有机物8-羟基喹啉铝纳米粒子,8-羟基喹啉铝纳米粒子呈球形且粒度不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改变。本文研究了8-羟基喹啉铝纳米粒子的光致发光及基于8-羟基喹啉铝纳米粒子制作的电致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特性。8-羟基喹啉铝形成纳米粒子后,其光致发光及电致发光发射光谱的谱峰均出现蓝移。随着驱动电压的增加,器件中8-羟基喹啉铝纳米粒子的发射峰逐渐红移。在驱动电压为16伏时,8-羟基喹啉铝纳米粒子器件的最大亮度达600cd/m2,电流密度为150mA/cm-2时,器件的发光效率为0.19cd/A。基于8-羟基喹啉铝纳米粒子器件的发射光谱证实了AlQ3纳米粒子具有量子尺寸效应的存在,这为有机纳米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路线,同时也为那些传统的有机材料如有机分子晶体的基础研究探索出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2.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溶胶-凝胶 浸渍法两种方法制备了CuO-Ce0.7Zr0.3O2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RD、Raman等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CO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CuO-Ce0.7Zr0.3O2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明显高于溶胶-凝胶 浸渍法制备的CuO/Ce0.7Zr0.3O2催化剂,CuO-Ce0.7Zr0.3O2催化剂容易形成氧缺位和表面高分散CuO的颗粒较大,从而提高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3.
洪亮 《物理通报》2016,35(7):48-51
目前仍有部分习题课教学停留在“ 低效率”的状态, 而有效课堂教学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焦点. 本文以 一道题目为例, 挖掘题目的内在价值, 强化教师和学生的课堂“ 目标意识” , 以实现高效习题课  相似文献   
104.
生物质是唯一可再生的有机碳资源,开发清洁高效稳定的催化剂体系,将富氧的生物质及其平台化合物高选择性的C–O键氢解转化为可供石化行业利用的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糠醛可由农林副产物如玉米芯,甘蔗渣和秸秆等中富含的半纤维素经酸水解而得.采用便宜的糠醛及其衍生物糠醇和四氢糠醇为原料,通过温和条件下一步选择氢解合成高附加值的1,2-和/或1,5-戊二醇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Ru,Rh,Pt和Ir等贵金属催化剂,对无铬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甚少;此外,目前文献报道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还有待提高.开发清洁高效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选择氢解糠醇或糠醛是目前面临的一项难题.我们的最新研究发现采用以水滑石为前驱体制备的弱碱性Cu-Mg_3AlO_(4.5)双功能催化剂在糠醇选择氢解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在413 K和6 MPa的温和条件下可取得约80%的戊二醇总收率.虽然碱性载体有利于稳定糠醇氢解中间体并抑制羟基脱水从而提高戊二醇选择性,但也有文献报道酸性载体或助剂同样对呋喃衍生物的选择氢解制二元醇有促进作用.为了研究固体酸负载的双功能催化剂在糠醇氢解中的催化性能,我们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酸性Al_2O_3载体分散的不同Cu含量(2–30 wt%)的纳米双功能催化剂,并对比考察了其他不同载体(SiO_2,TiO_2,ZrO_2,MgO和ZnO)负载的催化剂,Al_2O_3负载的Ni,Co和Pt催化剂及商业Cu-Cr催化剂的糠醇氢解性能.研究发现,在金属负载量相同时,Cu-Al_2O_3催化剂表现出最优异的糠醇氢解性能,而Cu-Al_2O_3催化剂的转化率随Cu铜含量的升高先增高后降低,在20 wt%时达最高,而戊二醇的总选择性在10 wt%时达最高.为了揭示Cu-Al_2O_3催化剂在糠醇氢解反应中的构效关系,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N_2物理吸附,N_2O化学吸附和NH_3/CO_2程序升温脱附(NH_3/CO_2-TPD)等多种物理化学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XRD,TEM和N_2O化学吸附的表征结果说明,共沉淀法制备的Cu-Al_2O_3催化剂中Cu颗粒高分散于Al_2O_3载体上,且两者结合紧密.NH_3/CO_2-TPD表征发现,Cu-Al_2O_3催化剂中酸性位占主导地位,随铜含量的升高表面酸量递减.由于不同Cu含量的Cu-Al_2O_3催化剂中Cu颗粒尺寸,酸碱量和Cu与载体之间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差异,在催化糠醇选择氢解中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性能.通过关联催化剂中Cu颗粒尺寸与戊二醇生成TOF发现,该反应为结构敏感性反应,催化剂的TOF受Cu颗粒尺寸控制,Cu颗粒尺寸在1.9–2.4 nm范围内时取得最高的催化活性.催化剂的表面酸碱性也是影响Cu-Al_2O_3催化性能的另一重要原因,适当增加Cu-Al_2O_3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可以提高糠醇氢解活性和戊二醇选择性,但是采用强酸性载体时,反应副产物急剧增加而降低戊二醇选择性,增加催化剂的碱性同样对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不利.通过比较不同制备方法合成的Cu-Al_2O_3催化剂的糠醇氢解性能发现,催化剂中高分散的Cu与酸性Al_2O_3载体之间的高效紧密接触是取得高戊二醇收率的关键,同时催化剂中Cu不同的电子状态,可能也会影响催化性能.在考察催化剂的循环使用过程中发现,催化剂的结构稳定,使用多次后催化剂织构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性能未发生明显下降.此外,我们还考察了反应温度,氢气分压,催化剂量和反应时间等动力学条件对Cu-Al_2O_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发现催化剂活性和产物的选择性均受反应条件明显影响,在优化条件(413 K,8.0 MPa H2)下,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的10Cu-Al_2O_3催化剂可以取得约70%戊二醇的选择性和60%的总收率.结合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及相关文献报道,我们还推测了Cu-Al_2O_3双功能催化剂上糠醇氢解的反应路径.  相似文献   
105.
唐菲  陈丽英  刘秀茹  王君龙  张林基  洪时明 《物理学报》2016,65(10):100701-100701
针对圆形端面平面对顶压砧装置中压力梯度大的问题, 本文设计了一种长条形端面的平面对顶压砧, 相应的封垫也改为长条形. 原理分析表明: 这种压砧可在沿长条形中心线的狭长区域内产生均匀分布的高压力. 本文采用长20 mm宽5 mm长条形端面的硬质合金压砧配合叶腊石封垫进行压力标定, 实验结果显示: 这种装置可产生10 GPa以上的高压, 在长条形中心线上至少12 mm长度范围内的不同位置上产生的压力基本一致, 在2.55 GPa压力时测量偏差小于2.0%, 在7.7 GPa时测量偏差小于3.6%. 这种特点很有利于对细长样品进行精确的高压物性测量.  相似文献   
106.
气相色谱专家系统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许国旺  杨黎  刘辉  洪群发  杨柏宇  张玉奎 《色谱》1995,13(5):310-315
综述了国家色谱研究分析中心在气相色谱专家系统方面的进展,着重于色谱分离模式的推荐、气相色谱柱系统的推荐、气相色谱操作条件的最佳化、气相色谱在线定性定量分析四个方面;列举了在石化部门和环境监测中气相色谱专家系统应用的大量成功实例,以说明软件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7.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CaAl2B2O7:Eu磷光体。测定了CaAl2B2O7:Eu的振动光谱,结果表明BO3的振动吸收位于1400-1600cm^-1区域内,AlO6的吸收位于519cm^-1。  相似文献   
108.
李再琮  洪英儿 《化学学报》1983,41(8):755-760
关于用函数形式确切地描述吸附等温线已有不少研究.沈中和等认为,难于找到适合各种形状吸附等温线的理想函数形式,建议采用线性插值.但线性插值显然会使计算结果带来额外偏差.Buchner等和Zingales等曾提出用函数平滑或拟合整个吸附等温线,但此法受所选函数形式的限制并存在拟合误差,无法如实描绘某些吸附等  相似文献   
109.
针对工程材料中的钢化夹层玻璃受风沙冲击问题,利用重三角级数构造了冲击荷载作用下四边简支弹性矩形夹层薄板的挠度函数,依据积分变换方法求解挠度函数系数,并基于薄板小挠度弯曲理论得到四边简支条件下矩形钢化夹层玻璃薄板的应力与应变函数,利用Matlab编程对其分布规律计算,研究钢化夹层玻璃受冲击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同冲击高度下,冲击力、位移响应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由于冲击惯性效应致使位移响应分为接触加载期、接触卸载期、脱离后期;应力波在玻璃内对称向四周传播且不断衰减致使位移场、应变场、应力场均呈对称分布,且冲击荷载对冲击点的影响最大;钢化夹层玻璃薄板冲击点区域下表面受拉而出现拉破坏,边界区域受压出现压破坏,而上表面的破坏情况则恰好相反。该研究结果为研究夹层玻璃受冲击破坏机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0.
壳聚糖磷钨酸盐的酯化催化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常在酯化、水解等液相反应中,硫酸、盐酸、三氯化铝、三氟化硼等是活性较高的催化剂,但它们易溶于水,难以回收利用;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反应器材昂贵。可用杂多酸及杂多酸盐替代,但杂多酸易溶于反应物,催化剂分离、回收困难,即使负载化的杂多酸也难以避免活性组分的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