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45篇
化学   158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29篇
物理学   3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α,β-不饱和酰基取代的噁唑烷酮由于其分子中的β-二酮结构可以与手性金属催化剂形成配合物,使其与1,3-偶极试剂的环加成反应,并具有良好的立体选择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硝酮的不对称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研究中[1-4]。研究结果表明,具有β-二酮结构的缺电子烯烃与手性金属催化  相似文献   
22.
对全微分的存在性进行了讨论.给出了某类多元函数z=f(P)在点Po处可微的一个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23.
24.
近年来,聚硅烷导电高分子材料受到广泛重视,主要由于硅是公知的半导体,在电子工业上应用极广泛,另外硅是地球上贮量最丰富的元素,在寻找非碳功能材料时,聚硅烷自然是首选.聚硅烷的主链形成σ电子离域,通过掺杂能使这类材料的电导率在较宽的范围内变化,从而赋予他们非常独特的光化学和光物理性质,可用作导体与半导体、光导体材料、以及非线性光学材料、光致抗蚀剂、电致发光装置中的发光二级管等,有可能成为方兴未艾的信息技术所必需的集成电子器件或集成光子器件中的关键材料之一.同π共轭体系相类似,聚硅烷体系也只有在掺杂引入载流子的情况下才能导电.相比之下,对依赖于σ共轭体系的导电机理研究很少.国际上关于这类高分子的理论研究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只有少部分的理论工作是关于未掺杂聚硅烷体系的基态几何和能带结构的分析,大多集中在σ电子离域的验证上.而对于掺杂聚硅烷的理论工作更是少见报道,仅有少量的关于掺杂对聚硅烷寡聚体极子的几何结构和激发能影响的理论工作.有关掺杂后聚硅烷的电子输运性能研究国内外更是未见文献报道,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是很必要的.本文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并结合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用ATK软件和Gaussian 03软件分别对未掺杂、电荷掺杂(Si12+)、B原子和P原子掺杂(Si5Bsi6和Si5PSi6)的四种聚硅烷寡聚体进行了传输性质的比较性理论研究.首先,为了更真实的模拟电场情况下的电子的性质,本文应用Gaussian程序在6-31+G(d)基组和BHHLYP泛函下,分别在电场0.0,0.68×108,1.36×108,2.03×108,2.71×108,3.38×108和4.06×108V·m-1下对四种聚硅烷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在优化的几何构型和相同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了TDDFT激发态光谱的计算和自然键轨道NBO的计算.然后对优化后的聚硅烷在ATK程序下用Au(111)-(3×3)电极分别计算了偏压为0.0,0.2,0.4,0.6,0.8,1.0和1.2V下的电子输运性质.计算结果表明,电荷掺杂的聚硅烷Si12+和杂原子掺杂的聚硅烷(Si5BSi6和Si5PSi6)的传输性质有着明显的差异,得到了与实验相一致的结论.即电荷掺杂的聚硅烷由于电子传输通道被破坏,所以它的导电性很差,而Si5BSi6和Si5PSi6则表现出了很好的导电性能,并且杂原子掺杂的聚硅烷还表现出了NDR效应.我们通过传输谱图、MPSH图、激发态图谱、能带和共轭效应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详细讨论.由此可见,B原子和P原子掺杂的聚硅烷可以作为电子器件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25.
从单参数、多参数及分布式传感的角度,分析了各种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理论及技术发展,详细阐述了光纤光栅敏化与封装技术,论述了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介绍和评述了光纤光栅器及其传感网络系统应用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6.
DL—β—(噻唑基)—α—乙酰氨基丙酸合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守茂  刘波 《合成化学》1999,7(1):83-85
报道了由(4-噻唑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通过碱性水解并脱羧来合成外消旋β-(4-噻唑基)-α-乙酰氨基丙酸的新路线,产率可达80%,同时对前几步中间产物的合成进行了有效的改进。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柚子型微结构光纤Bragg光栅的多个反射峰的温度和应变传感特性进行的理论和实验 研究,得出柚子型微结构光纤Bragg光栅的反射波长与温度呈二次关系,且理论和实验二者 吻合较好; 同时发现每个反射峰的温度灵敏度不同.理论分析柚子型微结构光纤Bragg光栅的 反射波长与应变呈线性关系,实验得到了该种Bragg光栅的反射波长与应变的线性关系,实 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由于微结构光纤光栅反射谱中多个峰对温度和应变等物理量敏感 度不一致,这种Bragg光栅更适合应用到多参量传感领域. 关键词: 微结构光纤 光纤Bragg光栅 温度传感 应变传感  相似文献   
28.
本文用胶子结构函数的遮蔽效应和末态作用分析了在p-A碰撞中粲偶素和b夸克偶素产额压低的实验数据,较好地描述了粲偶素和b夸克偶素产额的压低与A和X2的关系.  相似文献   
29.
We report a novel method for measuring photo-induced birefringence of photosensitive fibres based on a fibre loop.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is only slightly affected by the surrounding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photo-inducing normalized birefringence of the photosensitive fibre is multi-decaying-exponentially proportionalto the exposure and it can attain 10^-5.  相似文献   
30.
刘波  阮昊  干福熹 《中国物理》2002,11(3):293-297
In this paper, the crystallization behaviour of amorphous Ge2Sb2Te5 thin films is investigated usin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x-ray diffraction and optical transmissivity measurements. It is indicated that only the amorphous phase to face-centred-cubic phase transformation occurs during laser annealing of the normal phase-change structure, which is a benefit for raising the phase-change optical disk's carrier-to-noise ratio (CNR). For amorphous Ge2Sb2Te5 thin films,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is about 200℃ and the melting temperature is 546.87℃. The activation energy for the crystallization, Ea, is 2.25eV. The crystallization dynamics for Ge2Sb2Te5 thin films obeys the law of nucleation and growth reaction. The sputtered Ge2Sb2Te5 films were initialized by an initializer unit. The initialization conditions have a great effect on the reflectivity contrast of the Ge2Sb2Te5 phase-change optical dis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