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68篇
化学   143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39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38篇
物理学   2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本文针对大学生物理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进行了根据物理基础分班上课的教学改革,其中对基础差的班级增加课时.两年多的实践表明此改革方案获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2.
水源涵养是生态系统重要的服务功能,森林作为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其组成部分对于水源涵养的贡献率各不相同;森林枯落物直接覆盖于地表,既来自于林冠层也抑制土壤层的水分蒸散,因此枯落物层在水源涵养功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遥感和高光谱技术为远距离识别面状区域的水源涵养能力提供了解决方案,特别在高原地区,遥感是获取地表信息的快速手段。以雅鲁藏布大峡谷为研究区,用ASD(便携式地物)光谱仪测定主要树种(高山松、林芝云杉和川滇高山栎)的叶片高光谱数据并构建植被指数,同时,通过样地采样获取枯落物样本并计算样本的持水拦蓄性能,然后建立植被指数与有效拦蓄量的多元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Sentinel-2影像反演大峡谷主要树种枯落物的水源涵养能力分布情况,最后结合验证点对反演模型进行精度评价。结果显示:(1)三类树种的叶片反射率趋势相似,川滇高山栎的反射率最高,高山松次之,林芝云杉最低;(2)枯落物的有效拦蓄量从大到小排序为:林芝云杉(48.36 t·ha-1)>川滇高山栎(39.24 t·ha-1)>高山松(32.32 t·ha-1)。林芝云杉枯落物的分解程度和蓄积量均最高,因此持水拦蓄能力最强;川滇高山栎的革质叶片不利于分解堆积,进而限制蓄水能力;高山松含有较多油脂,不易被水浸湿,导致持水能力较弱。(3)通过Person相关系数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知,叶片蜡质参数和衰减程度越高,枯落物的水源涵养能力越弱;植被生长态势越好、色素和叶片水分含量越高,其水源涵养能力越强。(4)枯落物水源涵养能力反演模型的精度评价结果良好,高山松、林芝云杉和川滇高山栎的样本检验点拟合优度R2分别为0.943,0.815和0.812,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597,2.270和1.953,表明模型可以用于大峡谷森林枯落物水源涵养能力的预测分布研究。  相似文献   
93.
自1969年Holak把氢化物发生技术用于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以来,在各个领域均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此期间,一些工作者对影响氢化物生成的条件,原子化机理,干扰及其消除等方面做了研究,但有关反应液温度对氢化物生成过程的影响及氢化物稳定性方面的报导甚少。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考察,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探讨。实验 1.仪器与装置:岛津AA-610s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自制的手动注射式氢化物发生  相似文献   
94.
采用EHD强化技术对R11/R134a混合工质进行管束外沸腾传热的试验研究,以试验所获得的大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电场电压、热流密度与换热系数、强化系数之间的关系,并重点分析了不同工质组分对EHD强化效果的影响,为探索EHD强化沸腾换热的机理以及将其推广到工程应用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95.
引言在本系列研究的第Ⅰ部分,我们已对ICP中基体连续辐射的一些性质进行了研究。与Ar连续辐射一样,基体连续辐射强度对电子密度n_c和离子密度n_(M~+)的变化是十分敏感的,与n_c和n_(M~+)成正比,而与T~(1/2)成反比,因为溫度高,电子动能大,要改变其运动形式或运动速度比较困难,因此辐射强度较弱。改变ICP—AES的操作条件因而改变n_c、n_(M~+)、T_e的分布都会导致连续辐射强度的变化。因为ICP是一个空间分布特征不均匀的热、电系统、n_c、n_(M~+)、T_e的空间分  相似文献   
96.
邢富冲 《数学学报》2006,49(1):105-114
本文在Bergman空间Bqp(01)中研究关于旋转连续模的Hardy Littlewood逆定理,在通常条件下,得到了与在空间Hp(0相似文献   
97.
滴定沉淀法制备了SO42-/TiO2-Ce4+稀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得到了可作为直接法合成聚乳酸催化剂的制备工艺:硫酸浸渍浓度1.0 mol/L,Ce4+浓度0.08 mol/L,浸渍时间10 h,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3 h,并将该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用于直接催化合成聚乳酸。考察了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催化剂用量及聚合压力对聚乳酸合成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乳酸质量的0.174%,先在120℃,2 000 Pa下预聚5 h,然后在180℃,1 000 Pa下聚合15 h,最后在120℃,500 Pa下聚合20 h,得到的聚乳酸分子量为1.39×104。  相似文献   
98.
分子束注入(MBI)是一种新的托卡马克加料方法,其已成功地在HL-1M装置上开发,并应用于HL-2A装置。分子束注入在改善等离子体约束性能方面具有很多优点,如形成密度峰化,提高能量约束时间等。在过去的分子束注入实验中,发现了一些很有物理意义的现象。但是到目前为止,分子束注入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相似文献   
99.
一种新型的光纤光栅调Q掺Er光纤激光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杜卫冲  谭华耀 《光学学报》1997,17(8):077-1079
报道一种采用光纤光栅迈克尔逊干涉仪结构实现掺Er光纤Q-开关激光输出的实验,其中的全光纤迈克尔逊干涉仪由二个相同的光纤光栅构成,用来作为激光腔的其中一个反射镜,它同时提供了对激光输出波长的造反作对腔面反射率进行调制的二个功能,实验得到稳定的激光输出波长在1545.70μm,脉冲功率为500mW,脉宽为1.3μs,重复频率为17kHz。  相似文献   
100.
用HL—1M装置LHCD的多结发射天线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对天线阵主要物理参数优化设计的方法,研制出了用于HL-1M装置LHCD实验的兆瓦级多结发射天线阵。研制出的天线阵为双层密封窗2×12多结型天线阵,投入使用后经受住了大功率微波的考验,已成功地用于HL-1M装置的LHCD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