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化学   41篇
物理学   15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1.
借多波长量测数据测定二元配合物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利用多波长量测数据测定二元配合物组成的新方法。首先以线性最小二乘求得各吸收组分吸收系数;继而应用多元线性回归获取各组分平衡浓度并据物料平衡求得配合物组成比及稳定常数。运用单纯形方法对5个体系测定结果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22.
刘红艳  王遵尧  刘树深  翟志才 《色谱》2005,23(4):336-340
在B3LYP/6-31G*水平上计算了76个多氯萘分子,将计算得到的结构参数和热力学参数作为理论描述符引入到与气相色谱保留指数(RI)相关的多元回归分析中,建立了拟合度高、物理意义明确、预测能力强的保留时间-结构参数的相关方程(模型Ⅰ)(r2=0.9957);再以氯原子的取代个数和相互位置作为理论描述符,得出另一模型(模型Ⅱ)(r2=0.9967)。找出了影响多氯萘保留时间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3.
24.
氯代多环芳烃化合物,如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PCDD)、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多氯联苯(PCB)等,这些化合物通常以有害或危险的化合物形式存在于不同的环境中~([1]),由于其脂溶性、抗代谢性或难降解性,平面氯代多环芳烃化合物具有在食物链中积聚并引起毒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敌敌畏及其代谢产物对青海弧菌和秀丽线虫的联合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乔峰  居珍  刘树深 《化学学报》2019,77(10):1008-1016
实际环境中农药与其代谢产物常常共存, 农药和代谢产物之间的联合毒性(协同或拮抗)直接影响农药的环境风险评估. 农药敌敌畏(A)在环境中主要有三种代谢产物(二氯乙醇(B)、二氯乙酸(C)、磷酸二甲酯(D)), 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其浓度组成有多种变化, 与敌敌畏形成多种混合物. 本文应用优化实验设计方法从中优选5条具有不同浓度配比的混合物射线, 选择水生生物青海弧菌(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和土壤生物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为受试生物, 通过微板毒性分析方法测试母体A及其代谢产物B、C、D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射线在不同暴露时间及不同浓度水平下对青海弧菌的发光抑制毒性和对秀丽线虫的致死毒性, 应用含95%观测置信区间的组合指数评估各混合物射线在不同暴露时间下联合毒性随混合物浓度水平的变化. 结果表明: 对青海弧菌, 母体A及2个代谢产物C和D对Q67的发光抑制毒性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但代谢产物B在12 h的毒性显著大于0.25 h, 且母体A无论在哪个暴露时间其毒性都大于代谢产物. 对秀丽线虫, A与B、C及D的致死毒性不随时间而变化. A、C及D的毒性基本相同, 且均显著大于B. 5条混合物射线在不同浓度水平下, 在12 h对青海弧菌的发光抑制毒性显著大于0.25 h. 无论在0.25 h或12 h, 混合物射线对青海弧菌的联合毒性均是低浓度加和与高浓度拮抗. 对于秀丽线虫, 5条射线的毒性均不随时间而变化. 在2个时间点的联合毒性除射线R2和R5具有轻微拮抗外, 其它都是浓度加和.  相似文献   
26.
提出以原子电性距离矢量(VAED)描述各种碱基分子中不同等价碳原子的化学环境,结合γ效应校正与碳原子类型,建立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化学位移(CS)的五参数线性模型.用于碱基分子中4类不同碳(其中主要是仲叔季碳)的等价碳原子化学位移的估计,复相关系数R和均方根误差RMS[ppm]分别为仲叔季碳:1)对C2n=12,R=0.9998,R2=0.9997,F=2732.2498,EV=0.9994,RMS=0.1804,SD=0.18842)对C3n=41,R=0.9334,R2=0.8712,F=38.3299,EV=0.8528,RMS=9.5268,SD=9.64523)对C4n=23,R=0.9183,R2=0.8433,F=14.3479,EV=0.7972,RMS=6.5304,SD=6.67721)对C2n=12,R=0.9998,R2=0.9997,F=2592.7072,EV=0.9994,RMS=0.1852,SD=0.19342)对C3n=41,R=0.9270,R2=0.8594,F=34.6283,EV=0.8393,RMS=9.548,SD=10.07843)对C4n=23,R=0.9071,R2=0.8229,F=12.3881,EV=0.7708,RMS=6.9425,SD=7.0985经交互校验,模拟稳定性较好.并综合几种处理方法,找到一种较好的建模方法,将它用于4个外部样本化学位移的定量预测,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27.
分别在MP2/3-21G!!、CCSD(T)/3-21G!!//MP2/3-21G!!和B3LYP/3-21G!!3种水平上,计算研究了气相反应Cl2 2HI=2HCl I2的机理,求得一系列四中心和三中心的过渡态.通过比较六种反应通道的活化能大小,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双分子基元反应Cl2 HI"HCl ICl和ICl HI"I2 HCl的最小活化能小于Cl2、HI和ICl的解离能,从理论上证明了反应Cl2 2HI=2HCl I2将优先以分子与分子作用形式分两步完成.用内禀反应坐标(IRC)验证了MP2/3-21G!!方法计算得到的过渡态.  相似文献   
28.
胡芳  刘树深 《波谱学杂志》1997,14(5):403-412
系统研究了核磁共振碳谱及其化学位移规律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子图论参数:分子距离-边数矢量(λ矢量),并发现它与烷烃的^13C NMR有良好的相关性,进一步用神经网络改进反传算法进行准确估计与定量预测,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29.
基于萤火虫萤光素酶生物发光反应体系,以SpectraMax M5酶标仪为发光强度测试设备,建立了测定化学物对萤光素酶抑制毒性的微板发光测试薪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萤光素酶浓度、萤光素浓度、ATP浓度、pH、温度、反应时间等实验条件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发现ATP对发光呈现双相响应关系,最大发光度出现在ATP浓度为1.1×10-4 mol·L-1.应用该方法成功地测定了NaF,NaC1,KBr和NaBF对萤光素酶的发光抑制毒性效应,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化学物对萤光素酶毒性的剂量-效应曲线(DRC),拟合效应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通过拟合的DRC参数,准确地计算了化学物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对比有关文献方法,萤光素酶毒性测试的微板发光法具有更简便快捷,节省试剂药品,便于多次平行测定从而提高准确度等优点.  相似文献   
30.
陈浮  刘树深  段欣甜 《化学学报》2013,71(7):1035-1040
基于荧光素酶催化发光的生物发光技术在化学、生命与环境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部分萤火虫和发光细菌的荧光素酶晶体三维结构已经解析出来. 青海弧菌(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 简称Q67)是从青海湖青海裸鲤中提取的一种新型淡水发光细菌, 已用于化学品的生物检测及毒性评价. 然而, 其催化发光过程中最重要的荧光素酶三维结构尚未解析, 阻碍了化学品对Q67产生毒性的机理研究进程. 本工作通过异源二聚体同源建模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了Q67荧光素酶的三维结构. 研究结果表明, Q67荧光素酶蛋白有α和β两个多肽亚基, 范德华力是维持α/β稳定结构的主要作用力, 而α/β亚基携带的净电荷产生的静电相互作用不利于体系稳定. 缔合的专一性则由α/β亚基接触面上的极性基团之间的氢键实现. 底物黄素单核苷酸与Q67荧光素酶的结合位点在α亚基活性口袋中, β亚基有利于保持α亚基活性口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