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4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25年俄歇(M·P.Auger)研究威尔逊云室中被x射线所电离的惰性气体的光电效应时,发现双径迹现象.这两条径迹从同一处出发.其中一条是被x射线照射后原子内壳层释放出一个光电子所引起的,它的长度随照射的x射线能量的增加而拉长.另一条径迹的长度却并不随着照射的X射线的能量变化而变化,仅同被照射的原子的种类有关.俄歇对后者作了正确的解释,认为它是由一个外壳层电子填补内壳层空穴释放出来的能量,激发外壳层另一个电子所引起的,后来称这种电子为俄歇电子.长期以来,这种物理现象未能找到应用.直到 1953年,兰德(J.J.Lander)[1]才首次提出…  相似文献   
12.
建设了国内首门大学物理实验MOOC并撰写了配套教材.实验MOOC及教材的建设应立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大环境下的新型教学培养模式,遵循科学性、多元性、动态性以及实用性的原则.以此建设的大学物理实验MOOC以虚拟仿真实验、自主实验以及远程控制实验为主体,以案例式教学为特征,教学采取对于给定实验目标(每个案例相互独立),以物理建模为主线,充分挖掘实验思想以及关注模型成立条件等方法.教材撰写以同样理念为指导,有机整合课程平台内容,同时在编排形式上进行了改革.如正文中对测量模型及讨论的套色加框,空白宽边中的提纲挚领,重点醒目突出;余留的空白宽边可使学生与教材互动,有助于学习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3.
汽车尾气排放和尾气传感器汽车工业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汽车的数量正在迅速增长,到1994年3月,世界汽车总量已达6亿6千万辆.近年来我国的汽车工业更是发展迅速,1993年我国汽车拥有量为818万辆,预计到2000年将达4000万辆.“八五”期间计...  相似文献   
14.
用高温光电子谱和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SrTiO3 纳米微晶材料表面 .结果表明热力学平衡过程中各种离子在晶粒边界附近发生迁移和再分布以及晶格氧和气相氧间的相互转换 ,导致表面组分随着温度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 .温度上升时体内的晶格氧离子向晶粒表面迁移 ,同时导致钛离子也向晶粒表面迁移并与表面的氧离子形成Ti O团 .温度下降时则发生相反过程 ,但后一过程比前一过程慢得多 .提出一个初步的模型解释这一过程 .  相似文献   
15.
用高温光电子谱和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SrTiO3纳米微晶材料表面.结果表明热力学平衡过程中各种离子在晶粒边界附近发生迁移和再分布以及晶格氧和气相氧间的相互转换,导致表面组分随着温度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温度上升时体内的晶格氧离子向晶粒表面迁移,同时导致钛离子也向晶粒表面迁移并与表面的氧离子形成Ti-O团.温度下降时则发生相反过程,但后一过程比前一过程慢得多.提出一个初步的模型解释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6.
马平  刘振祥 《物理学报》1997,46(1):198-202
用俄歇电子能谱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磁控溅射法制备的YBCO/CeO2/LaAlO3夹层膜中的元素在各层间的扩散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eO2作为一种缓冲层,能够阻挡住基底LaAlO3中元素向YBCO膜的扩散和YBCO膜中元素向基底的扩散,基本身向YBCO膜中的扩散也不多。TEM的分析表明,CeO2能保持完好的晶格结构,在其上能得到结构完整的高质量YBCO膜。  相似文献   
17.
采用对非晶氧化硅薄膜退火处理方法,获得纳米晶硅与氧化硅的镶嵌结构.室温下观察到峰位为2.40eV光致发光.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薄膜的Raman谱、光荧光谱及光电子谱的影响.结果表明,荧光谱可分成两个不随温度变化的峰位为1.86和2.30eV的发光带.Si2p能级光电子谱表明与发光强度一样Si4+强度随退火温度增加而增加.Si平均晶粒大小为4.1—8.0nm,不能用量子限制模型解释蓝绿光的发射.纳米晶硅与SiO2界面或SiO2中与氧有关的缺陷可能是蓝绿光发射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ICP-AES是痕量稀土元素分析十分有效的方法,它在地质和冶金样品分析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在高纯稀土氧化物中痕量稀土测定方面,也有许多报导。高纯稀土氧化物中稀土杂质元素检出限多在1~10μg/g之间(溶液检出限则为10—100ng/ml之间),并随谱线性质、仪器设备条件及操作参数和基本性质而异。  相似文献   
19.
加压水介质耐μs级高电压击穿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介质同轴电极实验装置,开展了μs级充电加压水介质击穿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在水介质正电极击穿类型的实验中,常压下水介质击穿场强与Martin公式吻合。加压水介质击穿场强随静压的增加而增加,其场强增幅与Mirza定性理论场强增幅的相对差别在5%以内。根据实验结果推导出了更为准确的水介质击穿场强随静压变化的关系式。对水介质加压,将压缩电极表面气泡,减少气泡数目,从而可以提高水介质耐高电压击穿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