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102篇
化学   135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29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39篇
物理学   38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1.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方法,系列的研究了锯齿型(9,0) ZnO单壁纳米管、Li,N分别掺杂以及Li-2N共掺杂的ZnO纳米管的能带结构、总体态密度、分波态密度.分析发现虽然Li原子单独掺杂不会对纳米管能带结构产生明显影响,但是Li-2N共掺杂比N单独掺杂ZnO纳米管的结构更加稳定,而且Li-2N共掺杂ZnO纳米管是p型简并半导体.  相似文献   
82.
传统糯米灰浆碳化过程中Liesegang环的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FTIR,XRD,SEM等技术,对传统糯米灰浆碳化过程中出现的Liesegang环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陈化石灰和糯米浆制备的糯米灰浆在碳化过程中能形成较明显的Liesegang环;陈化石灰-糯米灰浆固化后的极小孔隙,是传统糯米灰浆中Liesegang环形成的本质原因,其形成机理符合延迟成核理论。  相似文献   
83.
In the littlest Higgs Model with T-parity,we discuss the Higgs production in association with bottom quarks at the LHC and future electron-positron collider.We calculate the cross sections of production channels pp→bb H,bb→H and bg→b H at 14 Te V LHC and the cross sections of production channel e~+e~-→bb H in(un)polarized beams at the lowest order.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observability,we display some typical final state distributions in the Higgs to diphoton channel.  相似文献   
84.
本文用高精度的量子力学ab initio方法计算了氦原子与一氧化碳分子相互作用各向异性势能面,通过三重激发校正耦合簇、二次组态相互作用等方法和不同基组的计算结果比较,并采用BSSE方法消除了基组重叠误差,得到了氦原子与一氧化碳分子体系相互作用各向异性势,然后采用精确度较高的密耦(Close-Coupling)近似方法,研究了氦原子与一氧化碳分子碰撞的散射截面,通过计算得出了该体系碰撞激发微分截面和分波截面,计算得到的微分截面数据与实验值符合较好,说明本文得到的势能面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85.
采用微间隙平行平板介质阻挡放电(DBD)装置,以氩气作为工作气体,研究了锯齿波激励下DBD的放电图像、发光信号、发射光谱与锯齿波频率的关系。研究发现随锯齿波频率增加,DBD会从均匀模式(低于10 kHz),经历微放电丝与均匀放电共存,并最终过渡到微放电丝占据全部的电极区(频率高于35 kHz)。外加电压和发光波形表明,锯齿波频率较低时的均匀放电对应高占空比的阶梯放电。随频率增大,出现微放电丝后,发光波形呈现多脉冲形式,且电压半周期中的发光脉冲个数随着锯齿波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当锯齿波频率高于35 kHz时,每半个电压周期的发光脉冲个数减小为一个(单脉冲放电)。通过对放电的发射光谱进行研究,发现发射光谱中包含氮分子的第二正带系(C3ΠuB3Πu),OH(A2Σ+→X2Π)和ArI的特征谱线。研究表明OH(308.8 nm)和ArI(750.4 nm)的谱线强度均随锯齿波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86.
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是世界上最丰富、最便宜、最容易获得的天然聚合物。纤维素作为最古老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在研究中备受关注,纤维素的可控性取决于其分子量、大小和结构,而拉曼光谱具有“指纹特性”,可以对不同的纤维素纤维进行鉴别,也能对历史老化的纺织纤维材料进行鉴别。然而纤维素作为大分子多糖对其做理论仿真较为困难,该研究提出采用基本单元模拟大分子光谱这一方案,使用纤维素单体仿真拉曼光谱来分析纤维素大分子的光谱性质。使用Gaussian 16软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 p)的基组条件下,计算了不同外电场(-0.01~0.03 a.u.)下的纤维素单体的拉曼光谱,以及纤维素双链节的拉曼光谱。研究表明,在无外电场作用下,纤维素单体的拉曼光谱主要在449、 597、 842、 1 127、 1 361、 1 395和3 005 cm-1处有特征峰,对其做振动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拉曼峰分别是由环(C6—C4—O20)伸缩振动、 C—C—H扭曲振动、环(C4—O20—C2)伸缩振动、糖苷键(C2—O1—C8)的伸缩振动、 CH2  相似文献   
87.
20~6000 K温度范围内二氧化碳配分函数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6000 K温度范围内,通过乘积近似计算了二氧化碳及其同位素的总的配分函数.其中振动配分函数用谐振子近似,转动配分函数考虑了离心扭曲修正.20~6000 K温度范围被划分为五个小区间.在每一个小区间,计算的总的配分函数被拟合到一个温度T的四阶或五阶多项式,从而获得五个或六个拟合系数.通过这些拟合系数可以快速准确的获得分子在所研究温度范围内任意温度下的总配分函数.  相似文献   
88.
利用正高压驱动空心针-板喷枪装置,通入工作气体氩气,在大气压空气中产生了均匀稳定的喇叭状等离子体羽。电学和光学测量结果表明,放电虽然是在直流电源驱动下工作,但放电为周期性的脉冲。通过对等离子体羽发光信号进行空间分辨测量,研究了脉冲的形成机理,发现除针尖附近的电晕放电外,等离子体羽是以正流光(等离子体子弹)从针尖向着接地电极方向传播的。采用光谱学方法,对电子激发温度随电压的变化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电子激发温度(约为3 eV)随电压的增大而升高,在一定电压下,电子激发温度沿气流方向也在升高。  相似文献   
89.
张永亮  冯帆  刘富成  董丽芳  贺亚峰 《中国物理 B》2016,25(2):25201-025201
Hypocycloid and epicycloid motions of irregular grains(pine pollen) are observ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a dust plasma in a two-dimensional(2D) horizontal plane. These cycloid motions can be regarded as a combination of a primary circle and a secondary circle. An inverse Magnus force originating from the spin of the irregular grain gives rise to the primary circle.Radial confinement resulting from the electrostatic force and the ion drag force, together with inverse Magnus for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secondary circle. In addition, the cyclotron radius is seen to change periodically during the cycloid motion. Forc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experiments have shown that the cycloid motions ar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an irregular grain immersed in a plasma.  相似文献   
90.
随着高温超导技术的发展,可用于交变电磁场条件下且临界温度高于77K的高温超导线材已经得到商业化应用,液氮温区的高温超导磁体冷却技术也取得了巨大进步。本文作者设计了一种高温超导磁体液氮零蒸发冷却系统,并进行了相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整个试验过程中,液氮无损耗,实现液氮零蒸发功能;系统液氮温度处于70K~77K之间,且温度可控,为高温超导磁体在特定温度下的性能研究提供了条件;给出了液氮温度与系统净输出冷量的关系,并与理论计算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