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1篇
化学   49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氧化铝具有许多重要的工业用途,而制备高热稳定活性氧化铝的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1,2],因此,研究其高温烧结下的相变过程很有意义.离子深法作为新型测试手段,已成功地用于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方面[‘],而在固体材料测试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我们以EU’“作为荧光探针,并结合**D和*nR研究了川对。在不同烧结温度下的相变过程.1实验部分样品的制备采用复盐分解法.先将Elf刀s用高纯硝酸溶解定容.以占AlzO。重量1%的量加入到硫酸铝锭溶液中,进行超声处理,冷冻干燥.再依次登于900”C、1000C、1100C、1200C的高温炉…  相似文献   
2.
以含铈铝锂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磁场对含稀土铝锂合金时效过程的影响,从断裂特征及微观组织两方面分析了磁场作用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未加磁场时,合金的断裂特征以理断裂为主;扁平晶粒厚度不匀,在磁场作用下,此合金的断裂特征与微观组织发生明显改观,随磁感应强度增强,合金主断裂面上准解理断裂特征减弱,同时二次裂纹增多,分层比较升高;扁平晶粒厚度变薄,尺寸趋于均匀。用少体物理理论,探讨了磁场对含稀土合金原子扩散过程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稀土元素在磁场中的行为及其局域效应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一种三角形Au@TiO2核壳材料。经过水热晶化,该材料膨胀至300 nm,壳层TiO2晶化为介孔锐钛矿相,但核心三角形Au颗粒的形貌保持不变。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ζ电位、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热重分析(TGA)、光致发光(PL)光谱、光电流(i-t)以及光催化降解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详细的检测与分析。经过晶化处理的Au@TiO2在可见光波段的光降解亚甲蓝性能比未晶化时有了显著的提升, 1 mg·mL-1 Au@c-TiO2可以在可见光照射1 h后实现对60 mg·L-1亚甲蓝全降解。电子顺磁共振(EPR)测试表明·O2-和·OH两种自由基对光降解起到了很大作用。通过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和时域有限差分(FDTD)分析,探究了催化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真空紫外光电离源(VUV-PI)是一种普适性的质谱软电离源,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谱图无碎片、易解析、灵敏度高,适合于在线快速分析。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根据分析对象不同可以直接采用单光子电离或添加掺杂剂实现化学电离,能实现气、液、固体分析,也可实现成像分析。该文介绍了真空紫外光电离源的电离原理、光源类型,分析了光电离质谱灵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技术改进措施,并阐述了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在环境污染物、化工产物在线分析、国家安全分析以及生物医学分析中的相关应用研究。最后,总结了真空紫外光电离源的优缺点,并对真空紫外光电离技术在性能和应用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硫脲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硫脲氧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进展,根据氧化剂和氧化方式不同,将硫脲氧化体系分成含卤氧化体系和非卤氧化体系两大类,其中含卤氧化体系包括亚氯酸、碘酸、溴酸、卤素单质氧化硫脲的反应体系;非卤氧化体系包括双氧水、自由基、电化学和金属酸盐氧化硫脲的反应体系。总结了不同反应体系的动力学现象和反应机理研究状况,文中还介绍了在硫脲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中光电磁及色谱方法的发展状况,提出硫脲氧化反应动力学机理研究突破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碳化纤维树脂吸附载体采集大气中多环芳烃(PAHs)的性能、样品前处理条件和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PAHs的,地具有代表性的多个采样点进行了实地采样、分析,证明碳化纤维树脂吸附载体是一种性能独特的固相吸附剂,建立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可行,分析数据可靠,可用于大气中PAHs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无机材料,不仅具有非常高的表面积和孔隙率,而且材料的框架结构丰富、可控,可用于气体吸附、生物医学以及磁性材料等,应用前景广阔。特别是MOFs在非均相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更是吸引了大批学者的注意,研究发展非常迅速,已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首先介绍了MOFs作为催化剂所具有的独特优点,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其次基于MOFs的三个结构要素系统总结了目前MOFs在非均相催化反应中的探索和应用;最后讨论了MOFs在非均相催化研究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以期为MOFs在非均相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用自制的3-氨基-4-羟基苯甲酸盐酸盐(ABBAH)在多聚磷酸(PPA)中合成聚(2,5-苯并噁唑)(ABPBO),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IR)表征了其化学结构.分别用平板流变仪和毛细管流变仪对合成的ABPBO-PPA溶液进行动态和稳态流变测试.结果表明:ABPBO-PPA溶液的储能模量(G ')和损耗模量(G')均随频率升高而增大,且储能模量比损耗模量上升得更快;ABPBO-PPA溶液随温度升高趋于牛顿流体,随浓度升高非牛顿性更显著,ABPBO-PPA溶液表现出强烈的假塑性,并且不同温度下溶液的剪切黏度差值随剪切应力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9.
徐雷  戴振宏  王森  刘兵  孙玉明  王伟田 《物理学报》2014,63(10):107102-107102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理论计算,研究了不同氟化程度的BC3,BC5,BC7的稳定结构和电子特征,发现通过B原子替代C原子,F原子与平面结构的结合能力更强了,氟化的硼碳结构比氢化的硼碳结构更加稳定.研究发现:当只有C原子与F原子成键时,体系变成半导体,而当B原子与F原子成键时,即所有原子都与F原子成键,体系变成导体.通过不同程度的氟化,BC3发生半导体-金属的转变,BC5和BC7发生金属-半导体-金属的转变.理论分析表明,B原子的pz轨道对电学性质变化有较大影响.由于其丰富的电学特性,此类氟化硼碳平面在纳米电子器件领域中具有潜在应用,并且该结果对实验合成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种新型金属性硅的同素异形体hP12-Si。hP12-Si结构可以看作是由六元环形成的一种隧道型结构,与之前报道的Si24结构近似。弹性常数和声子谱的计算结果验证了该结构在常压下的稳定性。通过结构遗传性和热力学稳定性分析表明,可以效仿Si24的制备方法,通过预先合成出高压前驱物LiSi12再除去其中的Li原子来获得hP12-Si。在这种结构中,有一半的硅原子为5配位,其他硅原子为4配位。电子结构计算表明,该结构具有金属导电性,导电性主要是由于5配位原子的存在导致价电子具有离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