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1篇
物理学   17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本文介绍了在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加强课堂演示实验环节和增加演示实验室参观体验,为学生提供一个以问题为导向,主动探索和研究问题的教学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12.
离子注入是获得金刚石N型或P型导电材料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离子注入对金刚石的晶格结构有破坏作用,造成金刚石薄膜体积的膨胀。本文对B离子注入合成Ib型金刚石薄膜后体积膨胀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引起体积膨胀的可能因素及原因。  相似文献   
13.
14.
 正电子湮没技术(PAT)是一项较新的核技术.它是利用正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凝聚态物质的微观结构、电子动量分布及缺陷状态等信息的实验技术.正电子是电子的反粒子,这种粒子首先是狄拉克在1930年建立相对论量子力学时预言其存在的.两年以后安德逊(Anderson在宇宙射线中发现了它.它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反粒子.正电子与电子一样,同属于轻子.正电子和电子作为基本粒子的属性列于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正电子与电子具有相同的静止质量和自旋,所带的电荷和电子的电量相等,不过是正的,因而也具有正的磁矩.但是,正电子和电子之间也有重要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近红外光谱技术定量测定杨梅汁可溶性固形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浙江省不同产地的杨梅汁进行了光谱测定和定量分析,通过计算样品的杠杆值、学生残差和马氏距离来判别异常样品,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杨梅汁的可溶性固形物进行建模分析,选取不同的分辨率和波段范围对光谱进行有效的信息提取和分析,确定了最佳的回归因子数和用于定量分析的最优波段范围。结果显示: 杨梅汁样品中有一个为异常样品,在建模时予以剔除;用于杨梅汁可溶性固形物检测的最佳分辨率和最优波段分别是4 cm-1和4 000~12 267.46 cm-1,最佳的回归因子数是8,该PLS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57 85,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和交互验证标准偏差(RMSECV)分别是0.431,0.925和1.07°Brix。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能用于杨梅汁可溶性固形物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弦振动驻波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对驻波实验中弦线上驻波产生的条件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驻波与共振现象的关系,给出了弦的张力与驻波简正模式频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研究圆球微腔传感应用的详细实验过程, 给出传感特性验证通用的优化实验方案。微球与环境的折射率差别越小, 半径越小, 其灵敏度越高。加工时应使用高精度热源为佳, 并进行CCD监视, 融化形成球立即停止加热。提出了圆球微腔用作测试水蒸汽的湿敏传感器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