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7篇
化学   116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21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30篇
物理学   8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农用硫酸铵中氟、氯、溴、硫氰酸盐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水提取,Ba离子柱净化后,离子色谱法测定。4种阴离子浓度在各自线性范围内与相应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加标回收率为80.23%~111.50%,精密度(RSD)为0.62%~9.08%。称样量为0.1g时,氟、氯的方法检出限为10mg/kg;溴、硫氰酸盐方法检出限为20mg/kg。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快捷,重复性及回收率均能达到检测分析要求,可以应用于农用硫酸铵中杂质阴离子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2.
153.
运动的流体,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在人类的许多事务中,如在气动装置和船舶的性能方面;在通过管线从阿拉斯加北坡流来的石油里;在我们的空气和河流的污染方面;在我们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以及有时因大气和海洋的难以预测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威胁方面;甚至在漂移着的大陆当它们刺激并激发起圣·海伦山的喷发中,都扮演着一个极为重要的角   相似文献   
154.
林娟  马骋  刘树滔  吴玲玲  饶平凡 《色谱》2007,25(1):70-74
应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和激光光散射仪在线检测,快速分离定量不同致病力的青枯菌。青枯菌经过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得到3个特征峰,通过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平板鉴定和采用剪叶法回接番茄组培苗感染试验,发现这3个色谱峰所对应的青枯菌在致病力方面存在差异;其中峰3组分的致病力最强,峰1组分的致病力最弱。通过对青枯菌进样量与激光光散射仪的响应信号(峰面积)之间的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当青枯菌进样菌数为9×106~9×108时,菌数与色谱峰面积之间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该项应用研究为不同致病力青枯菌的快速定量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5.
采用简单的沉积方法制备了不同碘化氧铋含量的BiOI/Bi2WO6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和BET比表面积测量对其进行了表征。在紫外和可见光的照射下,使用甲基橙和苯酚的光催化降解评价了BiOI/Bi2WO6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商业P25和纯Bi2WO6相比,13.2%BiOI/Bi2WO6光催化剂具有更高的紫外和可见光催化性能。这明显增加的光催化活性主要归功于光生电子和空穴在Bi2WO6和BiOI界面上的有效转移,降低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基于BiOI和Bi2WO6的能带结构,提出了光生载流子的一种转移过程。自由基清除剂的实验表明,OH,h+,O2和H2O2,特别是h+,共同支配了甲基橙和苯酚的光催化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156.
利用鸡蛋特异性抗体IgY的免疫亲和色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天豹  李珑  徐小华  张蓉真  饶平凡 《色谱》1999,17(6):563-566
〖摘要: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抗原,利用偶联上BSA的Sepharose-4B的亲和色谱材料从鸡蛋蛋黄中一步分离特异性抗BSA抗体。经SDS-PAGE、双向免疫扩散检验,所洗脱的样品为电泳纯的特异性抗体。反之,将所得抗体再偶联到POROSHY上可分离抗原。同时考察了母鸡免疫过程中特异性抗体随时间的变化趋势。-ZY/摘要〗〖WX/文献〗1Scouten.W.H.AffinityChromatography,bioselectiveadsorptiononinertmatrices.NewYork:Wi  相似文献   
157.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测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建立了应用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 (MECC)灵敏、快速的测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活性的方法。通过对电压、上样时间、电极缓冲液体系等影响因素的优化 ,探讨了方法的可行性 ,确立了最佳测定条件 (电压 :8 1kV ;上样时间 :1s;电极缓冲液 :2 0mmol/L硼酸盐缓冲液 (pH 9 0 ,含 5 0mmol/LSDS) ;检测波长 :2 2 8nm)。方法的最低ACE活性检测限为 5pmol/min(以 2倍的信噪比计 )。  相似文献   
158.
将一根细管插入填充有颗粒的静止容器中并对管施加竖直振动,颗粒将在管内发生上升运动,并最终稳定在一定高度,这一现象与液体毛细效应类似,被称为颗粒毛细效应.为探究颗粒毛细效应过程中伴随的颗粒尺度动力学行为及机理,基于离散元方法建立颗粒运动模型,对颗粒毛细效应动力学过程和特性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模拟再现了文献中实验得到的颗粒毛细效应全过程,给出了管内颗粒柱高度随时间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受到颗粒系统参数的影响,本模拟条件下颗粒毛细效应过程呈现单周期上升、倍周期上升和倍周期稳定三个阶段,在倍周期上升阶段颗粒柱上升速度逐渐减小,平缓过渡到稳定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管内颗粒速度场和填充率分布随时间的演变特性,揭示了颗粒毛细效应过程中由容器传输到管内的颗粒的占比分布.研究发现,管内不同高度位置颗粒的运动并不同步,随着管的振动,管内出现速度波,速度波的传播引起管内颗粒出现膨胀和压缩交替的情况,从而管内颗粒填充率随时间发生周期性波动;在上升阶段,越接近管壁由容器传输到管内的颗粒占比越大,在稳定阶段,管内上层颗粒的对流引起容器传输到管内的颗粒占比发生反转.   相似文献   
159.
合成了三种含有六氟乙酰丙酮阴离子和不同烷基链长咪唑阳离子的室温离子液体([Cnmim][hfac];n=4,6,8)润滑剂,以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基亚胺盐(L-F104)为参照样,研究了它们作为不同金属摩擦副润滑剂的摩擦学性能和理化性质,并探索了其结构中阳离子烷基链长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Cnmim][hfac]离子液体对金属基底材料腐蚀较轻,常温下作为钢/铜和钢/铝摩擦副的润滑剂均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并且随着其结构中阳离子烷基链的增长,热稳定性和黏度呈递增趋势,减摩抗磨作用也更加优异.   相似文献   
160.
颗粒毛细效应是指将一根细管插入填充有颗粒物质的容器中并对管施加竖直振动时颗粒在管内上升并最终达到一个稳定的高度的现象,该现象为颗粒物料的逆重力输运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技术途径.为探究颗粒毛细效应的影响因素,采用离散元方法,模拟再现了颗粒毛细效应过程,展示了不同管径下颗粒竖直方向速度演变特性,考察了不同容器宽度和振动条件下颗粒最终毛细上升高度随管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容器宽度与粒径比为40、管振幅与粒径比为14.33、管振动频率为12 Hz情况下,管径与粒径比D/d=3.33时,管内颗粒堵塞严重,使得颗粒上升缓慢,并造成颗粒柱中断; D/d=8.33时,起初毛细上升高度增加迅速,随后毛细上升高度的增大逐渐减缓,管内颗粒在管径方向几乎不存在速度梯度; D/d=15时,随着颗粒毛细上升高度的增大,管内颗粒柱分离为速度截然不同的两层,上层颗粒在管径方向几乎不存在速度梯度,而下层颗粒存在明显的速度梯度.研究还发现,在毛细效应能够发生的管径范围内,存在一个对应于颗粒最终毛细上升高度最大值的临界管径,当管径小于临界管径时,颗粒最终毛细上升高度随管径的增大而增大,当管径大于临界管径时,颗粒最终毛细上升高度随管径的增大而趋于减小;增大容器宽度,临界管径有所增大;增大振幅、适当提高频率能够有效促进临界管径的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