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化学   92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22篇
物理学   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水凝胶微孔阵列是细胞培养的新型基板软材料,其微孔形貌对细胞的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但传统水凝胶微孔阵列形貌的表征手段缺乏在水溶液中原位和可逆表征的能力.本文以水溶液中的氧气为还原电对,应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对水溶液中的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水凝胶微孔阵列的形貌进行了原位表征,得到了水凝胶微孔阵列表面的二维孔径和三维形貌信息,开发出采用SECM对水凝胶微孔阵列形貌进行原位、可逆、无损表征及提供三维形貌信息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2.
矩阵对的相似标准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运阁  马晓静 《大学数学》2008,24(1):104-107
设A,B,C,D都是n阶方阵,矩阵对(A,B)相似于矩阵对(C,D),如果存在n阶可逆矩阵P,使得P-1AP=C,P-1BP=D.本文借助Belitskii约化算法,提供一种在相似变化下化任一n阶矩阵对为标准形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可以看作Jordan标准形的推广.  相似文献   
123.
一、引言 碲镉汞(Hg_(1-x)Cd_xTe)合金是制作红外探测器的理想材料。在制备该材料的诸多方法中,淬火-固态再结晶法(CR法)尤为受人重视。由于这种再结晶的凝固过程是在封闭的石英模内进行(见图1),无法直接测量,因此凝固方案的选取主要  相似文献   
124.
实时多运动目标提取与跟踪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种静止背景条件下实时多运动日标提取与跟踪的方法。使用了单模态背景模型,用连通检测的方法分割出目标,取得目标信息,采用特征参数匹配的方法跟踪目标。对实际中出现的目标停止移动、被背景遮掩和相交运动等情况做了分析。通过采集的图像序列证实采用所提出的运动日标提取与跟踪算法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5.
以过渡金属(Cu, Co)取代磷钨酸为模板剂,硫酸钛为钛源,通过一步模板法合成出一类多酸基PW_(11)M(M=Cu、 Co)@TiO_2材料,采用FT-IR、 XRD、 XPS、 Raman、 SEM和TEM表征手段对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 PW_(11)M(M=Cu、 Co)被引入到TiO_2中,形成了球形核壳结构. N_2吸附-脱附测试表明, PW_(11)Co@TiO_2具有介孔结构:孔径大小为3.3 nm,比表面积为72.4 m~2/g.在以H_2O_2为氧化剂,乙腈为溶剂的氧化脱硫反应体系中考察了其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复合材料PW_(11)M(M=Cu、 Co)@TiO_2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其中催化剂PW_(11)Co@TiO_2在投入量为40 mg,反应底物为500 ppm,反应温度60℃,反应40 min后, DBT的脱硫率达到99.7%.中断和循环实验表明,催化剂PW_(11)Co@TiO_2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循环反应5次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6.
辛醇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纳米粒子由于粒径小,所以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表面原子处于高度活化状态,使得表面能很高,粒子易于团聚,填充未经表面处理的纳米粒子,不但起不到特殊作用,反而会成为复合材料的力学弱点。所以要对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提高分散性,增加纳米粒子与聚合物间的界面结合力。用醇类对许多粉体进行酯化反应是常用的表面改性方法。金属氧化物与醇的反应是酯化反应[1]。酯化反应修饰法对于表面为弱酸性和中性的纳米粒子最为有效,例如SiO2等。醇的羟基与SiO2的表面羟基发生反应脱掉一分子水,达到表面接枝的目的。方程式为:这样R基团接枝到SiO2的表面,由于R基团是亲油性的,从而增加了极性的SiO2纳米粒子与有机物的润湿性。为了推动反应正向进行,关键在于及时将产生的水份引出反应体系。目前国内外用醇对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主要采用常规回流法和高压反应釜法[2]。由于微波照射具有对物质高效、均匀的加热作用,同时还具有电磁场对反应分子间行为的直接作用而引起的所谓“非热效应”,所以本实验采用微波照射法用正辛醇对SiO2纳米微粒进行表面酯化反应并与常规回流法进行比较。关于该方面的研究报道国内外较少。1实验部分1.1实验原料纳米SiO2:(10~20nm...  相似文献   
127.
利用固体核磁共振实验研究了15N标记的g-C3N4样品中的15N-15N空间相关性,在高场和魔角旋转条件下对比两种不同的脉冲序列PDSD和SHA+的实验效果。发现当某个氮上连有质子的时候,脉冲序列SHA+比PDSD可以更好地检测15N原子间的极化转移。该研究可以为材料科学领域,特别是含氮掺杂的碳材料,提供一种有价值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8.
以炔烃-联烯酮为原料,水作为亲核试剂,通过N-氯代丁二酰亚胺(NCS)介导的[2+2]环加成和碳碳叁键断裂重组反应合成了18个2,4,4-三氯萘-1(4H)-酮衍生物,产率为55%~88%.所得产物的结构经NMR和IR以及HRMS等表征,其中目标产物2e的结构经X单晶分析确认.该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无需金属催化剂且产率良好,为合成官能化的1-萘酮衍生物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的合成策略.  相似文献   
129.
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表达、纯化了游仆虫中心蛋白及N-端半分子,用铽荧光探针法、离子竞争法研究了pH 7.4,0.01 mol· L-1 Hepes条件下中心蛋白与铽、钙的结合性质。结果表明中心蛋白有4个铽结合部位,其中2个为高亲合结合部位、2个为低亲合结合部位。具有2个低亲合结合部位的中心蛋白半分子与铽结合的条件常数是(2.13±0.10)×105 L·mol-1,与钙结合的条件常数是(7.52±0.02)×102 L·mol-1。  相似文献   
130.
助浸剂NaCl可提高硫酸在常温常压下浸取低品位复杂铜矿时铜的浸出率,但也形成了含铜的混酸溶液。二(2-乙基己基)-(N-(2-乙基己基)氨基)甲基膦酸酯(Cextrant230)对混酸(H2SO4+HCl)溶液中Cu2+、Fe3+、Co2+、Mg2+和Al3+的萃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extrant 230对混酸溶液中的Cu2+和Fe3+具有良好的萃取能力和选择性,而对Co2+、Mg2+和Al3+的萃取能力较弱;Cl-可促进Cu2+的萃取,而SO42-和HSO4-对Cu2+的萃取起抑制作用;Cu2+的萃取过程是放热反应;当水相初始pH值为1.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