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化学   102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21篇
物理学   1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非全取代的乙基纤维素在浓硫酸催化下与醋酸反应,生成乙基醋酸纤维素。乙基醋酸纤维素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形成溶致性液晶。随浓度的升高,溶液从各向同性态经两相共存,转变成完全的液晶态。在加热溶液时,可以看到两相共存状态的形成和液晶相的完全消失,降低温度,液晶相又可以再生成。在液晶相生成的过程中,存在过冷现象,液晶聚集的区域由许多微小的取向区域组成,它们的取向方向不相同。溶液的n—c曲线在各相同性、两相共存和液晶态区域内是直线,但在这些相态之间相互转变时出现转折点。溶液的双折射△n=ne—no在两相共存与液晶态相互转变时也会发生较大变化。乙基醋酸纤维素大分子链的刚性随有机酸溶剂体系的酸的强度增大而增大,使临界浓度C_1~*随溶剂酸的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氰乙基纤维素在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乙腈以及丙酮等溶剂中可以形成溶致性液晶。随浓度增加,溶液从各向同性状态经两相共存态转变成为完全的液晶态。升高温度到T_c,液晶相消失;降低温度到T′_c,液晶相再生成。T_c总大于T′_c。而且,浓度越高,过冷温度△T=T_c—T′_c越小。在各向同性,两相共存或完全的液晶状态,溶液平均折射率和消光度均与浓度呈线性关系。但在两相间相互转变时,即在C_1~*和C_2~*处,n-C和 A-C 曲线上出现转折点。高聚物与溶剂的相互作用参数X_(12)愈小,临界浓度C_1~*愈小。把描述大分子链柔顺性的参数f与X_(12)联系起来,可用 1956年 Flory的理论定性地解释溶剂对高聚物溶致性液晶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付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了乙基氰乙基纤维素/二氯乙酸溶液的红外吸收谱带随浓度变化的情况。发现某些谱带的位移与溶液的结构有关。特别是溶液中各种氢键的形成或被破坏,对谱带的位移有很大的影响。在液晶相内,呈头—尾相连状态的溶剂分子增多。溶液在临界浓度C_2~*以上还存在一个临界值。在浓度超过该临界值后,溶液的结构呈现出一种比较恒定的状态,各基团的红外吸收谱带基本上不再随浓度的增加而位移。  相似文献   
14.
高分子分散剂在陶瓷浓悬浮体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分散的陶瓷浓悬浮体是胶态成型实现的前提和关键。本文阐述了高分子分散剂的分散稳定作用及其在多种单相复相陶瓷浓悬浮体制备中的研究和应用,进而从高分子分散剂自身特性,陶瓷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陶瓷胶态成型工艺操作等方面,分析了各因素对高分子分散剂分散效果的影响,最后指出了能够优化陶瓷浓悬浮体性能的高分子分散剂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5.
聚酰亚胺薄膜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热蒸发气相沉积聚合方法(VDP)制备了聚酰亚胺(PI)薄膜,研究了设备、衬底温度、升温过程和单体配比因素对PI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利用干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薄膜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测定了薄膜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设定蒸发源-衬底距离为74 cm时可成连续膜;蒸发源采用一段升温和多段升温时,膜表面均方根粗糙度分别为291.23 nm和61.99 nm;采用细筛网可防止原料的喷溅;均苯四甲酸二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PMDA和ODA)单体沉积速率比值为0.9∶1时,膜表面均方根粗糙度值可减小至3.30 nm;沉积衬底温度保持30 ℃左右时,膜表面均方根粗糙度为4.01 nm, 随温度的上升,膜表面质量会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16.
系统研究了 H2 流量和 H 原位处理 Cx H1-x薄膜的时间对 Cx H1-x薄膜的稳定时间、表面悬挂键密度和表面电子局域化程度的影响 ,表明 Cx H1-x薄膜的长时间 H 原位处理是减小 Cx H1-x薄膜表面悬挂键密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区域分解算法的地下水耦合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勇  周志芳 《力学学报》2007,15(1):103-107
根据岩体中不同区域裂隙发育规模的差异分为连续区域和离散区域,在不同区域中使用不同的地下水运动数学模型,应用区域分解算法来解决这类问题。其中连续区域采用了等效连续介质模型,离散区域采用了随机裂隙网络模型,通过区域公共边界上水位和流量连续的条件将两模型耦合求解。将基于区域分解算法的耦合模型应用于锦屏水电站坝址区三维渗流场的模拟中,通过钻孔观测水位和计算水位的对比发现,该方法是有效的,能够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8.
CRRFA-30L波段射频加速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介绍CRRFA-30L波段射频加速器结构和性能,论述了热阴极射频腔注入器、束流加速系统、微波功率源和控制等结构中主要技术及其研究进展,给出了加速器输出束流参数测量与测量结果分析,达到设计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光纤连接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马天  黄勇  杨金龙 《光学技术》2002,28(2):160-162
介绍了光纤连接器的结构、端面形状、技术指标要求以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光纤连接器。对光纤连接器的关键技术———氧化锆陶瓷 (PSZ)插针体的制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 ,生产陶瓷插针的设备和工艺相对比较复杂 ,一次性的固定投入较多 ,只有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才能产生效益  相似文献   
20.
乙基醋酸纤维素/二氯乙酸胆甾型液晶溶液的液晶相和各向同性相在两相共存时,表现出明显的相分离行为。在胆甾相中,液晶相的织态结构随浓度而变化,可以形成园盘结构、油纹结构以及取向微区的无规堆集结构。在前两种结构中,分子链排列层垂直于玻片表面,螺旋结构的轴向与玻片表面平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