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8篇 |
免费 | 253篇 |
国内免费 | 246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16篇 |
晶体学 | 17篇 |
力学 | 115篇 |
综合类 | 28篇 |
数学 | 274篇 |
物理学 | 5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27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62篇 |
2013年 | 52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50篇 |
2010年 | 62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69篇 |
2007年 | 62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5篇 |
1966年 | 3篇 |
1964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研究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花椰菜种子油,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油脂萃取工艺,并分析花椰菜种子油脂肪酸构成。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从7个因素中筛选得到影响超临界CO_2萃取花椰菜种子油提取率的3个主要因素,分别是萃取压强、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基于最陡爬坡试验设计,得到工艺参数最佳值区域。通过Box-Behnken试验开展响应面分析,得到提取率数学模型,方差分析表明该回归模型有效、可靠。确定最佳萃取条件是:萃取压强为34 MPa、萃取温度为44℃、萃取时间为91 min,预测提取率为92.17%,实际提取率为92.08±0.71%。采用GC-MS分析花椰菜种子油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其脂肪酸种类与萝卜种子油、菜籽油极为相似,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该油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3.81%,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4.65%。 相似文献
72.
利用希夫碱反应,在荧光素硫代酰肼中引入对羟基苯甲醛、吡咯甲醛等醛基化合物,制得了能特异检测汞离子的3种荧光染料探针TFP3,TFP4及TFP5.研究发现,当加入7.5μmol/L的Hg~(2+)后,TFP3,TFP4和TFP5的荧光光谱530 nm处均出现了约高于30倍的荧光增强,其检出限分别为7.22×10~(-8),1.03×10~(-7)和1.28×10~(-8)mol/L.另外,细胞成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探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在生物体系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
固态反应制备纳米钙钛矿型物质及其反应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TiCl4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为原料, 采用低温固态反应合成了钙钛矿纳米晶. 首先, TiCl4水解制备高活性TiO2•H2O (H2TiO3), 再分别与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按物质的量比1∶1均匀混合研磨1 h后,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 XRD分析显示产物均为钙钛矿型物质. TEM形貌观察, 粒子均匀, 分散性较好, 平均粒径小于80 nm. 通过对不同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产物的XRD分析推断出了化学反应为该低温固态反应速度控制步骤, 并分析了影响反应温度的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74.
冯先进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2013,3(4):35-37
研究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物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选择了仪器的最佳测量条件、元素测定的质量数,进行了基体元素的干扰等实验。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测定下限小于0.00005%,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9.2%~101.0%。方法的建立为控制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物中铅提供了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75.
成核剂及其完善剂对聚乳酸结晶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OM、DSC以及流变测试系统考察了成核剂(PPZn)及其完善剂(E61)对PLA结晶形貌及其结晶能力的影响.POM结果表明PPZn和E61对PLA的结晶形态的影响随两者含量的变化而变化.加入低含量的PPZn可诱导PLA得到一定完善程度的球晶,而较高含量的PPZn能够诱导PLA基体得到针状晶体.通过添加少量E61可使在PPZn较高含量下的PLA针状晶体转变为球晶.但更高含量E61的添加却使PPZn的成核作用受到抑制,再次生成针状晶体,且E61含量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DSC和流变测试进一步证明PPZn可显著提高PLA的结晶能力、有效地缩短基体结晶时间,而E61的添加对PLA的结晶速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6.
本文利用ZrO2-B2O3-C体系中碳热还原的基本原理,分别使用正丙醇锆(Zr(OC3H7)4)、硼酸(H3BO3)和蔗糖(C12H22O11)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ZrB2纳米粉末。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首先使用化学修饰剂乙酰丙酮(acac)修饰Zr(OC3H7)4,目的是防止Zr(OC3H7)4的快速水解;其次,选用蔗糖作为碳源,是考虑到蔗糖热解时可以完全分解为碳,这样可以准确计算热解过程碳的生成量。结果表明:当起始原料nB/nZr=2.3、热解温度为1550℃时,通过溶胶-凝胶法可以成功合成单相ZrB2纳米粉末。分布均匀的颗粒形貌呈等轴状,平均尺寸约50 nm。 相似文献
78.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及其原丝中的微孔尺寸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二维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SAXS)研究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及其原丝的微孔结构。结合逐级切线法、对数正态分布及麦克斯韦分布函数对2类实验样品内部微孔的尺寸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类样品中的孔结构具有显著差别,原丝微孔在4~8 nm范围内分布比较集中,碳纤维中微孔的分布区域则移向1.3~1.8 nm。散射数据显示出明显的分形特征,碳纤维与其原丝的孔分形维数分别为1.33和1.55,表明原丝中具有较大的孔隙缺陷。相对于原丝,碳纤维微孔尺寸分布走向均匀和集中,前者则表现出比后者更宽的尺寸分布。就拟合方法而言,逐级切线法的解析手段容易引入误差,低角区的纤维表面散射和高角区的噪音容易对其结果造成影响。正态分布得到了比较窄的尺寸分布,但对于低尺寸区域孔隙的拟合不理想。麦氏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上不足,能够较好地拟合两类纤维样品中微孔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79.
金属纳米颗粒制备中的还原剂与修饰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属纳米颗粒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电学、化学性质以及各种潜在的应用价值,受到不少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实现金属纳米粒子尺寸、形貌可控,改善粒子分散性和稳定性,提高产率及纯度已成为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不断发展和完善金属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目前制备金属纳米材料的几种化学方法:化学试剂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辐射还原法等,分类介绍了化学试剂还原法中常用的无机、有机还原剂,以及含氮、磷、羧基、巯基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以及高分子聚合物等修饰剂并重点总结了其还原和修饰机理。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