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124篇
化学   274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73篇
综合类   15篇
数学   87篇
物理学   38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研究超高强度钢靶抗大质量钨合金动能块的侵彻性能及破坏特性,基于弹道炮开展了215 g圆柱形钨合金动能块高速侵彻半无限超高强度G50钢靶和低强度45钢靶试验,获得了不同速度侵彻下两种钢靶的侵彻深度和成坑体积。试验表明,不同于低强度钢靶的近似圆柱体成坑特性,钨合金动能块侵彻超高强度钢靶时,在靶板内形成了类锥形弹坑,成坑侧面和坑底均有拉伸崩落裂纹;分析了超高强度钢靶的侵彻破坏特性,指出侵彻过程中钨合金动能块局部破碎引起靶板内的卸载拉伸剥落和动能块的侵彻锐化行为联合导致了类锥体弹坑的形成。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超高强度钢靶的高速侵彻破坏机制。  相似文献   
102.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青霉素V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青霉素V钾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可与Pb2 + 形成沉淀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沉淀中铅的含量 ,可间接测定药片中青霉素V钾的含量。在优化条件下 ,测定青霉素V钾的线性范围为 5 .15× 10 -5~ 4 .12× 10 -4mol/L ,线性回归方程为A =2 .4 2× 10 3 c - 0 .0 6 3 1,相关系数为 0 .999 1,检出限为 7.392× 10 -7mol/L ,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0 .0 6 %~ 0 .6 9% ,回收率为 97.8%~ 10 2 .0 %。  相似文献   
103.
建立了固相萃取(SPE)/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水中8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残留的方法。过滤后的样品经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后,采用BEH C18柱,以2 mmol/L乙酸铵-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串联质谱进行检测。8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在0.8~1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5 8~0.999 6),回收率为74%~90%,相对标准偏差为1.0%~12.0%,方法检出限(3S)为1.0~1.8 ng/L。该方法快速、灵敏,适用于水体中8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4.
1 INTROD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low-dimensional organic- inorganic hybrid material with novel properties re- presents new directions in solid-state chemistry[1, 2]. Generally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uch low di- mensional compounds differ from tho…  相似文献   
105.
分层蒸镀制备聚酰亚胺自支撑膜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分层蒸镀法,在玻璃基片上依次蒸镀二氨基二苯醚(ODA)和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两种单体,然后在空气环境中对样品进行不同温度和时间的热亚胺化处理,使二者在交界面上反应生成聚酰亚胺。经加热150 ℃ 1 h然后经350 ℃ 2 h处理的样品,在脱膜后能制备出直径1.8 cm,厚度为100 nm的聚酰亚胺自支撑薄膜。用FTIR测量了自支撑薄膜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的分析表明薄膜已基本上完全亚胺化。用原子力显微镜分析了浮法玻璃衬底上聚酰亚胺薄膜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以ODA作为内层制备的膜层表面更光滑平整。  相似文献   
106.
吴永刚  刘家兴  刘红玲  徐梅  令狐荣锋 《物理学报》2019,68(6):63102-063102
采用B3LYP/6-311++g(3df,3pd)方法和基组对氟利昂物质CFC-11 (CFCl_3)分子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包括了该分子的基态结构、电偶极矩、总能量、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E_H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级E_L、能隙、红外与拉曼光谱性质、C-F键解离,并探讨电场对该分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态结构优化后的理论计算值和实验值的最大误差低于2%,C-F键受电场强度的增大而被拉长,能隙E_g随E_H和E_L的变化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电场影响着CFC-11分子的红外与拉曼光谱吸收强度,红外与拉曼光谱随着电场变化出现红移或蓝移现象.电场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对其重叠或准重叠谱线进行分离.势阱深度随反向电场逐渐增大而减小,直至消失,使得C-F键的束缚能力逐渐减弱.本文有望为实现CFC-11分子最终发生解离而降解提供一种可行有效的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107.
设计了一套紧凑型高温激光二极管阵列端面泵浦电光调Q Nd∶YAG激光器。为使激光器整体结构紧凑,以高温激光二极管阵列作为泵源以有效地降低Nd∶YAG激光器散热压力。利用Ansys软件对高温激光二极管阵列工作时的温度场进行模拟。使用基于K9玻璃材质的导光锥将泵浦光耦合进Nd∶YAG晶体内。利用Traceproc软件模拟了导光锥前后端面的光场分布。采用5mm×5mm×40mm、掺杂浓度为1.0at。%的Nd∶YAG晶体作为增益介质,利用Ansys软件对200μs,250μs泵浦脉宽条件下的晶体内部温度场分布进行模拟并计算了激光器工作时的热透镜焦距。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紧凑型激光器可以实现稳定的脉冲激光输出。在重复频率20Hz,泵浦源电压脉冲宽度250μs、300μs条件下,获得了单脉冲能量44.1mJ和50.2mJ的单脉冲输出,对应脉冲宽度分别为18.3ns和21.3ns,斜效率为12.35%和12.24%.  相似文献   
108.
非富勒烯太阳能电池目前已经成为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热点,大量的共轭电子受体分子被开发,并成功应用到高性能光伏器件中。共轭分子作为非富勒烯电子受体,需要综合考虑吸收、能级、电子传输以及结晶性等,其中宽吸收光谱可以提高对太阳光谱的利用,是分子设计中重要因素之一。本工作中,我们设计一种新型电子受体分子,以卟啉为核、萘酰亚胺为端基以及炔为桥连基团。这种新型分子具有近红外的吸收光谱以及合适的能级。将一种具有吸收互补的共轭聚合物为电子给体,星型分子为电子受体应用到电池的活性层中,我们获得了1.8%的能量转换效率,电池的光谱响应为300–900 nm。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种以卟啉为核的分子设计在实现近红外吸收的电子受体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缓冲层对导模共振滤光片反射光谱截止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将均质多层膜系设计中的缓冲层概念71入到反射导模共振(GMR)滤光片的设计中,通过严格的耦合波理论精确计算,研究了加入缓冲层对改善导模共振滤光片反射峰边带截止深度及截止宽度的作用.双层导模共振滤光片结构中,入射光为TE偏振光时,设计增加97.5 nm缓冲层后,能够明显地展宽反射光谱范围.由原来的192.4 nm展宽到345.6 nm,并且在650~1250 nm波长范围内的边带截止度均比不含缓冲层结构的要深.入射光为TM偏振光,以类似TE结构的滤光片在布儒斯特角入射时,在700~1300 nm波长范围内,较不含缓冲层的结构,也能够获得更宽的截止带反射光谱和更深的截止度.在提出的膜系结构中,经过优化膜系、选择合适的光栅参数等,可以使反射光谱具有更好的截止特性,同时保证设计的共振峰位置不变.  相似文献   
110.
 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和金属弹头组成的复合弹体,对混凝土靶进行了高速侵彻实验,弹体分别以336、447和517 m/s的速度对强度为30 MPa、厚度为200 mm的混凝土靶进行正侵彻和30°斜侵彻。实验结果表明: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在高速侵彻靶体的过程中弹体结构能够保持完整,复合材料壳体没有纤维分层和断裂产生。相对于同样结构尺寸的金属弹体(将复合材料壳体替换为密度7.8 g/cm3的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弹填充物的质量分数(18.5%)约为金属弹体的两倍,因此采用轻质高强复合材料替代高密度金属弹身,不仅可以提高弹体装填比、增加比毁伤威力,而且还具有较高的侵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