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63篇
化学   121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18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48篇
物理学   1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C6D6闪烁体探测系统结合脉冲权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子俘获反应截面测量研究.实验中采用的样品厚度直接影响中子束流时间,同时也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本文基于中国散裂中子源反角白光束线(CSNS Back-n)C6D6探测系统,对比研究了不同厚度的镥(Lu)样品中子俘获反应截面的实验测量.利用GEANT4蒙特卡罗程序模拟了考虑样品厚度的探测系统光响应,计算出精确的脉冲权重函数.实验中,通过采用较长中子飞行距离和本底测量,得到了高精度的共振区产额分布.通过R矩阵理论分析产额分布,得到了相应的实验共振参数.结果发现,较厚Lu样品因其厚度效应导致共振曲线发生变化,实验共振参数与ENDF/B-Ⅷ.0评价数据库差距较大;然而,较薄Lu样品实验结果能够很好地再现ENDF/B-Ⅷ.0评价数据.  相似文献   
82.
关志民  曲优  赵莹 《运筹与管理》2020,29(5):96-107
针对决策者存在失望规避行为且产品绿色水平具有动态变化特征的情形,基于失望理论,运用微分博弈的方法研究了供应链协同绿色创新动态优化与协调问题,探讨了供应链成员失望规避程度对绿色创新决策及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并提出双向成本分担契约对供应链进行协调。结果表明,供应链成员是否选择协同绿色创新及产品的绿色水平均与成员的失望规避程度密切相关;分散式决策下,若制造商选择分担供应商部分绿色创新成本,其分担比例与制造商失望规避程度负相关,与供应商失望规避程度正相关;集中式决策下,产品绿色水平、成员绿色创新水平及效用现值均高于协调前分散系统中的对应值;在一定条件下,双向成本分担契约的设计与实施,能有效提升供应链成员效用现值,实现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83.
具强迫项高阶非线性中立型差分方程的振动性与渐近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具强迫项高阶非线性中立型差分方程△m(xn ∑si=1pi(n)xγi(n)) ∑kj=1qj(n)hj(xσj(n))=fn,n=0,1,2,…及其相关联的差分方程△m(xn ∑si=1pi(n)xγi(n)) ∑kj=1qj(n)hj(xσj(n))=0,n=0,1,2,…的振动性与渐近性,得到了所有解振动或趋于零的充分性判据.  相似文献   
84.
提出一种李代数方法描述分子反应碰撞问题.给出了含有主要动力学参量的S-矩阵元、分子碰撞跃迁几率以及反应体系能量统计平均值随时间演化的解析表达式.讨论了一个简单排斥势场中的原子-双原子分子共线反应体系,以阐明这种新方法的要点。  相似文献   
85.
对正常对照组与出血性脑卒中患病组脑脊液的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测定的五种元素中 ,患病组中铁、锌、锰、钙含量均显著上升 (P <0 0 1 )。脑脊液微量元素含量的改变 ,有助于脑卒中类型的鉴别诊断和提出新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6.
利用二维晶格模型和相分离模型,由正规溶液理论首先推导出了二元表面活性剂形成混合胶束的分子交换能(ε~m)与混合胶束中组分A的超额化学位(μ^E~m~,~A)的关系式:μ^E~m~,~A=ε~m~gN~0(1-x~A)^2。然后导出ε~m与混合胶束中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参数(β~m)的关系:ε~m=gRTβ~m/N~0。用该结论对皂荚素(GS)与十二烷基磺酸钠(C~1~2H~2~5SO~3Na)、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C~1~2H~2~5(OC~2H~4)~3SO~4Na]、全氟辛酸钠(C~7F~1~5CO~2Na)、十二烷基脂肪醇聚氧乙烯(9)醚[C~1~2H~2~5(EO)~9OH]、辛基酚聚氧乙烯(10)醚[C~8H~1~7Ph(EO)~1~0OH]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1~6H~3~3NMe~3Br)等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研究和计算表明:含皂荚素的二元表面活性剂形成的混合胶束,ε~m均为负值,表面活性剂分子间具有较强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87.
合成了7-取代苯氧基-4,5-二氢-1,2,4-三唑并[4,3-a]喹啉(3a3g)和7-取代苯氧基-4,5-二氢-1,2,4-三唑并[4,3-a]喹表明啉-1(2H)-酮(4a4g)类衍生物. 以最大电惊厥法和戊四唑法测定了抗惊厥活性, 以旋转棒法测定了神经毒性. 结果表明, 化合物7-(4-氟苯氧基)-4,5-二氢-1,2,4-三唑并[4,3-a]喹啉-1(2H)-酮(4c)显示最强的抗惊厥作用和低的神经毒性, 其抗电惊厥ED50为6.8 mg/kg, 神经毒性TD50为88.0 mg/kg, 保护指数PI为12.9, 明显优于对照药苯妥英钠.  相似文献   
88.
本文用Li7(4,3)-H和Li9(5,4)-H小原子簇模拟氢原子在平坦金属锂(100)面吸附体系, 取小基组作了各吸附位吸附势能曲线及相应分子轨道能级图、吸附和表面扩散势能面的ab initio研究。结果表明, 氢原子优先吸附在配位数较高的吸附位上, 并倾向于由高配位数吸附位向低配位数吸附位迁移, 表面扩散各向异性, 扩散跳跃步长与锂单晶晶格原子间距数量级相同。从吸附和表面扩散势能确定了最低能量表面扩散途径, 分析了原子在平坦金属表面上迁移的微观过程。  相似文献   
89.
取Li7H和Li9H两个原子簇模拟氢原子与含台阶的金属锂表面的相互作用, 以小基组用ab initip方法计算了体系的吸附和表面扩散势能面(或势能曲线)。结果表明: (1)对Li7H体系, 台阶面附近沿垂直边棱方向存在三种不同的桥位吸附位, 最稳定的吸附位在上台面接近台阶边棱处, 台阶面显著地改变了表面扩散活化能, 台阶边棱处有一个较高的势垒。于是, 迁移原子将会在台阶边棱处受到反射, 并可被捕获于台阶面上及其附近。由势能面确定了最低能量表面扩散途径。(2)对Li9H体系, 在Li7H原子簇基础上增加次表面层两个锂原子后, 表面扩散活化能略有减小, 氢原子在上台面的桥位吸附更趋稳定, 各吸附位相对稳定性及势垒内何位置几无改变, 这些结果显示了台阶面对氢原子的化学吸附和表面扩散发生扰动, 台阶边棱对表面扩散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
杨国伟  关永贵 《计算物理》1991,8(2):216-224
本文应用差分迭代的数值方法和热电子发射的统计理论,编写了一个用于设计计算电子枪、静电透镜和各类像管的通用软件包,并能用CAD绘出各种图表。文中给出一些实例,其计算结果均与实测或资料给出的相符。文中还提出了最佳统计像曲的概念,以及等位线的追迹和电子束管中有关离子轨迹的追迹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