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1篇 |
免费 | 71篇 |
国内免费 | 154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27篇 |
晶体学 | 7篇 |
力学 | 20篇 |
综合类 | 8篇 |
数学 | 57篇 |
物理学 | 1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4篇 |
1974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71.
采用有机溶剂热法在FTO衬底上制备{001}面暴露的单晶锐钛矿相TiO2纳米片阵列,通过FESEM和XRD研究样品的形貌和晶体结构. 与水热法制备的纳米片阵列相比,有机溶剂热法制备的样品取向性更好. 采用光沉积方法在纳米片阵列上沉积Pt,所得到的Pt纳米颗粒粒径更为均匀,并且更容易沉积在{001}面上. 所负载的Pt 纳米颗粒增强了TiO2纳米片的光吸收性能,同时大大减弱了光致发光强度. 在光催化性能测试中,具有最优负载量的样品催化性能提高了一倍. 与传统的Pt负载相比,{001}面的最优负载量显得相当小,这可能源于高活性{001}面的原子结构. 相似文献
72.
电泳中介微分析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邻苯三酚自氧化的抑制作用和电泳中介微分析(EMMA)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SOD的新方法。采用“三明治”式不同pH缓冲液部分填充法,有利于邻苯三酚的自氧化反应,便于观察SOD的抑制作用,有利于反应产物与反应物的分离。对溶液填充模式、反应条件等实验参数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的抑制率I与SOD浓度C在1.00×102~6.00×102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0.0895C(μg/L) 17.633(r=0.9973)。 相似文献
73.
Fe-Ni 共掺杂 ZnO 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溶液法制备了 Fe-Ni 共掺杂 ZnO 光催化剂, 并运用 X 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原子发射光谱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以甲基橙 (MO) 为模型污染物, 评价了样品的光催化活性, 考察了甲基橙初始浓度及其 pH 值, 以及催化剂用量等对光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Fe-Ni 共掺杂降低了 ZnO 的结晶度, 并促进了晶粒的长大. 光催化降解反应表明, Fe-Ni 共掺杂显著提高了 ZnO 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活性, 当催化剂用量为 0.6 g/L, 经 120 min 紫外光照射时, 可使甲基橙溶液 (10 mg/L) 降解率达到 93.5%.
关键词:铁; 镍; 共掺杂; 氧化锌; 光催化; 甲基橙; 降解 相似文献
74.
75.
以甲胺水溶液为改性剂, 高硅Y型沸石可在常温下吸附甲胺(MA)制备有机-无机杂化酸碱双功能高硅Y型沸石材料. X 射线粉末衍射(XRD), 固体29Si魔角核磁共振(13C及29Si MAS NMR)表征表明甲胺分子与高硅Y型沸石骨架相互作用导致沸石结构发生变化, 骨架上生成新的Si—N键及Si—OH. 以热重分析(TG/DTG), NH3, CO2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CO2-TPD)研究杂化Y型沸石的酸碱性质及其经不同温度焙烧后的变化, 结果表明, 杂化后沸石的酸/碱量, 尤其是后者明显增大, 其原因是骨架上生成了新的Si—OH及Si—N键. 相似文献
76.
77.
无机阴离子的毛细管电泳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研究了常见无机阴离子的毛细管电泳规律,考察了分离电压、电解质熔液组成、浓度、pH值等对分离的影响,建立了高效、快速的无机阴离子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各种常见无机阴离子在5min内达到完全分离,对Br^-和Cl^-的分离柱效每米可达76万理论板数。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各离子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5 ̄0.5μg/ml。 相似文献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