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90篇
化学   271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64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68篇
物理学   23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N-二甲基甲酰胺(DMF)是有机化学实验室的常用溶剂。这种非质子型的极性溶剂,对很多化学品是良好溶剂,应用很广。1982年7月12日出版的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在一则致编者信件中报道了一起DMF和氢化钠的爆炸事故。原编者还提醒读者注意,该刊在1979年和1980年也分别报告过DMF和铬酸,和高锰酸钾以及和钠硼氢的事故。和氢化钠发生爆炸的DMF是经过小心乾燥的,因此排除了水与氢化钠作用的可能性。重复验证的模拟实验表明,二者在26℃时即能自动升温,在40°—  相似文献   
22.
在用酯基锡MeO2CCH2CH2SnCl3合成配合物MeO2CCH2CH2SnCl3·(2-OHC6H4CH=NC6H5)时,其配合物的甲苯溶液放置培养单晶时(放置十天以上)会发生分解生成配合物MeO2CCH2CH2SnCl4—·H+。研究了标题化合物的合成反应,用元素分析、IR、NMR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晶体结构。为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cn, a=7.852(2), b=12.236(1), c=16.952(4) ? V=1628.7?, Z=4, Dc=1.79g/cm3, F(000)= 860,m=22.2cm—1(Mo),R=0.0449, Rw=0.0382。标题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畸变的八面体构型,中心锡原子的配位数为6。  相似文献   
23.
超声辐射下金属锰诱发芳香醛的还原偶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超声辐射下,Mn-NH4Cl-THF:H2O(1:4,V:V)或Mn-MnCl2-THF:H2O(1:4, V:V)体系中,于室温2-3h内可使芳香醛还原偶联成邻二醇,收率为30%-95%.与 传统方法相比,反应时间缩短,还原剂用量降低,产品收率提高.  相似文献   
24.
聚苯胺/二氧化钛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温条件下, 运用静电力自组装和原位化学氧化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聚苯胺/纳米二氧化钛(PANI/TiO2)复合薄膜和聚苯胺(PANI)薄膜, 并通过XPS和SEM对薄膜进行了分析表征. 采用平面叉指电极式器件制备了PANI/TiO2复合薄膜和PANI薄膜气体传感器, 研究了其在常温下对有毒气体NH3和CO 的敏感性能. 结果表明, PANI/TiO2复合薄膜较PANI薄膜具有更优的灵敏度和响应恢复特性.  相似文献   
25.
报道了3-苯基-1-丁炔-3-醇的常规电子轰击质谱(EIMS)。利用碰撞诱导解离(CID)技术研究了质谱碎裂过程中产生的[C8H7]^+的气相离子结构。同时, 氘代同位素交换、亚稳(MI)和CID实验进一步证实了m/z 103离子的形成并不是分子离子的质谱碎裂中顺次失去甲基自由基和中性CO分子的直接氢迁移的协同反应, 而是在失去CO分子前后发生了二次质子迁移反应的逐步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双分子质子键合复合物中间体的碎裂机理。  相似文献   
26.
OCS分子的真空紫外吸收光谱早有研究,但有关OCS分子的多光子电离光谱尚未见报导。我们利用可调脉冲激光器,研究了OCS分子的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首次观察到OCS分子在277—285nm波长范围内的多光子电离光谱。OCS由硫氰酸铵和硫酸反应制取,经多次低温蒸馏纯化。产物通过FT-IR红外光谱和  相似文献   
27.
合成了16个β-烷氧羰基乙基三氯化锡与二甲基亚砜、N-氧化吡啶、吡啶等单齿配体的配合物,经过元素分析、IR、^1H NMR、TG-DTA等表征了其结构。报道了β-烷氧羰基乙基三氯化锡配合物和醇的酯交换反应,提出了其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8.
微波辐射下苯偶姻的干法氧化反应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微波辐射下干法氧化苯偶姻生成苯偶酰的反应。结果表明,硅胶和酸性氧化铝是本反应的良好载体,空气是良好的氧化剂。在较短时间内(8~15min)即可获得很高的产率(92%~98%),为一种有效的苯偶姻氧化反应新方法。  相似文献   
29.
从4个方面讨论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改革问题:借鉴物理学史,激发学习热情;开设创新实验项目;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结合专业特点设置实验项目.  相似文献   
30.
信欣  刘禹  孙影 《化学教育》2021,42(9):67-75
利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蓝瓶子”实验进行正交实验设计,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最佳实验条件。利用氧化还原传感器(ORP)对“蓝瓶子”振荡体系的电极电势变化曲线进行分析,并针对蓝色的产生和消失过程设计3组对比实验深入探究,阐明其反应原理,意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趣味实验现象背后的微观反应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