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0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7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8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研究了介子中单夸克空间波函数是0s态和1s态混合时对重子-介子顶角结构函数的影响, 并与单夸克波函数只是0s态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 对π介子的耦合常数有较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42.
为了研究p系统的束缚态结构,严格求解了有限深复方位阱的薛定谔方程。计算了能级宽度Γ随位阱虚部深度ξ及其力程α1的变化。得到:(ⅰ)束缚态的窄宽度结构;(ⅱ)对于一个复方位阱,当位阱虚部的深度比其实部大得多时微扰方法不能用于计算能级宽度;(ⅲ)利用吸收位描写(?)p系统的湮灭不仅依赖于ξ,而且依赖于α1。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从在非相对论近似下得到的单胶子交换传递位出发, 用生成坐标方法计算了核子-介子和ISOBAR-介子的顶角函数. 顶角的耦合常数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顶角的形状因子基本上是一个高斯型的分布.  相似文献   
44.
用手征SU(3)夸克模型分析了(Os)6组态的六夸克态能量,结果表明手征SU(3)介子场可以对某些高奇异数的态提供较强的吸引作用,这为进一步讨论是否有可能存在窄宽度的六夸克态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45.
从夸克 -反夸克通过介子场耦合的模型出发研究了 (ΩN) LST是否存在束缚态的问题 .计算表明当考虑了s u(s d)湮没为K 介子的机制后 ,(Ω N)0 2 1 2 是有可能形成结合能较大的束缚态  相似文献   
46.
通过对两重子集团间夸克交换项的分析指出,两重子系统的夸克效应是两集团靠得很近时,并在相对运动的低次波中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对一给定的双重子态其夸克效应的性质由自旋、味道和色空间置换算符在该态的矩阵元决定. 双重子态的结合能和两重子散射相移的数据是检验两集团间夸克效应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47.
在核力的夸克-SU(3)手征场耦合模型基础上研究了N△道耦合效应对NN散射相移的影响. 结果表明N△的5D0分波与NN道的1S0分波间的耦合效应较大,NN的D、F分波与N△道之间的耦合效应较小.  相似文献   
48.
在夸克-夸克相互作用中考虑了单胶子交换的自旋轨道耦合力、由禁闭势导出的自旋轨道耦合力、由手征场σ交换提供的自旋轨道耦合力以及由双胶子交换提供的自旋轨道耦合力,从而可以统一地解释重子谱中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及N-N散射中的各个分波的相移.  相似文献   
49.
本文是“关于Pb~(208)附近原子核的能谱的一个继续。对Bi~(208)及Bi~(207)计算的结果指出:实验与理论是十分符合的,从而再一次验证了独立粒子模型的观点及微扰方法在处理原子核能谱问题上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0.
本文用组态混合及原子核表面振动计算了Pb~(208)附近原子核的一些E2,E3跃迁。在选用的参数为C_2=1000Mev,C_3=350Mev,hw_3=2.6Mev,hw_2=5Mev,的情况下,除Pb~(206)中二个E3跃迁外,其他都得到了理论与实验相符合的结果。结果说明了组态混合主要是由剩余相互作用力引起的,而表面振动硬度和频率决定了E2,E3跃迁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